中国古代的端午节习俗
发布时间:2011-06-06 16:03:15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1、 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
---------宗懔:《荆楚岁时记》
2、 京师谚语:善正月,恶五月。
---------《燕京岁时记》
3、 五月盖屋,令人头秃。
-------------《风俗通》
4、 是月暑气方盛,可以登高远望,顺阳居上。
----------《太平广记》卷二十一引《月令》注
5、 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宗懔:《荆楚岁时记》
6、 端午,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7、 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
----------《岁华纪丽》
8、 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
-----------白居易:《观儿戏》
9、 端午刻蒲为小人子或葫芦形,带之辟邪。
----------邓之诚:《东京梦华录注》卷八引陈元靓《岁时广记》二十一引《岁时杂记》
10、 五月五日采艾悬于户上,以禳毒气。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玉烛宝典》
11、 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详,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燕京岁时记》
12、 台州师彦参夹山语:炙疮瘢上更著艾。
-------------《通俗编》卷三十引《五灯会元》
13、 是日,竞渡,采杂药。
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观之。
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武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是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越地传》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
是日竞采杂药。《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
---------------宗懔:《荆楚岁时记》
14、 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艺文类聚》卷四引《大戴礼记》
15、 以五色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取鸲鹆教之语。
---------宗懔:《荆楚岁时记》
16、 五月五日,集五彩缯为之辟兵。
------------裴玄《新语》
17、 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令人不病,曰长命缕。
--------《风俗通》
18、 夏至著五彩辟兵,题曰游光厉鬼,知其名者无瘟疾。
--------《太平御览》卷二十三引《风俗通》
19、 五月五日剪鸲鹆舌,以能学人话。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异苑》
20、 续命缕分赐百官。
--------------《宋史。礼志》
21、 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
------------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
22、 夏至节日食粽。
周处谓之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练叶插五彩系臂,谓之长命缕。
----------------宗懔:《荆楚岁时记》
23、 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粘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蔌蓼,名曰俎龟粘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包裹未(分)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
24、 仲夏端午,烹骜角黍。
---------《风土记》
25、 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续齐谐记》
26、 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
--------- 《续齐谐记》
27、 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已。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
-----------《东京梦华录》卷八引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一引《岁时杂记》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
我来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