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散文——儿时梦,端午情

发布时间:2011-06-06 15:12:11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端午节近了的时候就有满腹的话儿要说,可是到了香艾满街粽子飘香时仍在积攒着浓情。不,也许是情太浓而不得倒罢。渐渐的,端午过了,天气热了,在早蝉的鸣叫声中,栀子的浓郁里,我那遥远的端午情结却日渐清晰,在耳边鼻断心头萦绕着,缠绵着……

儿时的端午是繁华的,丰富的,当然,相比较的那个物质和精神都很贫乏的时代和现在充斥着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社会。在节前的几天,母亲就会从阁楼上翻出陈年的粽叶,那叶也不和我现在市场上青绿的苇叶一样,那是真正从大山里面采了阴干的,很有韧性的。越老越香且和浓郁的粽叶,现在的苇叶也香,只是清香,而且不能存放,是脆的。包粽子用的也不是麻绳或者塑料绳,是上一年的糯稻收割的时候精挑细拣的细长匀净的稻草。这两样包装的东西拿出来放进大锅里一煮的时候,满屋满村的香就溢了呀。

第二天一早,母亲会叫上我带上抹布和她一道去河边清洗粽叶,稻草还要锤一下,让它更有韧性。河,其实都不能称之为河,叫她小溪更像一点,溪水是从距离我家10来里的山上涓涓汇成,儿时的端午的溪水仍旧清凉清亮,鹅卵石有的很光滑,有的长了些许青苔,我那顽皮的儿时呀,就在溪水里嬉戏着,一天又一天……

儿时还有个最深的记忆是唯一一条姨给的旧裙子,儿时的小丫头已经知道什么是美了,七八岁吧,唯一的一个穿裙子的端午节,是条天蓝色的小碎花连衫裙,天气还透着凉意,头上的丫角辫上插上菜园地边摘的香艾,那是我儿时最美的打扮了呀。

粽叶晾干了,就是包粽子了,如果有要好的邻居婶婶大妈们自愿来帮忙,就是三五个围着淘洗的洁净的糯米盆,一边放着叶子和稻草,一边放着一碗红豆,那时能包上红豆粽子已经是奢侈了。在包了大半的光粽子以后,就要把碗里的红豆掺进糯米里,为区分内容,一般的我喜欢吃的光粽子妈妈会包成长长的尖尖的很秀气的那种,我们称做尖粽子,而且5个一束(这把粽子归类束在一起当然是我的工作了)。红豆粽子妈妈会包成短短的团团的,母亲说是团粽子,10个打个结。剩的叶子母亲总是给我几张,我总是很高兴的拿到沙地里,模仿母亲们的手法,叠好叶子,用沙子学包粽子,尖的,团的,可是,拆不了几次,好好的粽叶就裂了。等来年周而复始,一直到现在,竟然还是不会包一个很美观的粽子出来。

煮粽子是下午或者晚上,农村的锅都很大,但是家家户户也都是满锅满灶的,等烟囱上的烟渐渐淡了,满村满村的都漾满了粽子的香味呀。煮熟了的粽子马上吃还不好吃,要放在锅里闷着。到了明天早晨揭开锅。捞起。沥着水分,凉透了的粽子才最有咬头,一个女人能不能能干,看她包的粽子就知道了,小巧,利索,不用剪刀修理,捆扎的不紧不松,粽子里面的糯米不能夹生,能干的女人粽子先起锅,敢拎着左右邻居家相送着尝鲜,至于笨拙的粽子就只好自家人包销了。筷子上插着一团粽子,蘸着碗里的白糖,从开满米粒大的花的枣树下穿过,一年又一年……

不知道是我们那独有的传统还是处处一样,农村的姑娘是泼出去的水,轻易是不能全家回娘家的,只有端午,中秋和元宵三个节,大凡那三天节,儿子都做女婿了,我家里,照例会有两个堂姐领着姐夫和他们的子女过来,济济一堂。堂姐的父母早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就不在了。他们从7、8岁跟着我父母长大,出嫁,在亲情上一直和我们融为一家了,他们的家庭都不富裕,可是一瓶酒一包糖和一盒绿豆糕还是要送节的。母亲会吩咐我去乡里的小街上割上几斤肉,端几块小锁家的豆腐,买几快他家特制的臭豆干,自家宰上一只鸡的,配上菜园地里的时新菜蔬,也能满满一八仙桌,一解常年不沾荤的馋啊。

大门两边的艾一年年的插上,枯萎,老去,我所缅怀的儿时情结却是越来越浓,越来越清晰。而今,父母已经从一定意义上脱离了农村。尽管还居住在乡下,那也是因为乡下的环境空气适合二老的身体,从生活上,他们已经不需要事事事必躬亲的下地,劳动只是他们的需要了。不单是每年的农历节日,平时我们也是经常的聚在一起的,但逢上节日,例如端午,我们兄妹还是会回到父母身边,让父母觉得自己还有父母的“威严”和凝聚,只是堂姐们因为路途的遥远几年没有身影。可是我心目中的端午好象已经渐渐地融化了,除了仍有粽子,仍有丰富的筵席,再也没有儿时的棋盘和雀跃了,回观孩子,对这一切简直是不知所以,这是一种幸还是哀呢?国家某些部门已经把这些农历传统的节日上到法定假日。但于我,只是希望能回家看望父母,多承欢膝下,而不是日渐淡漠的亲情,你说呢?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