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片绿叶到一个品牌 区域公共品牌“屏山炒青”抱团走上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向上的力量
3月17日,四川宜宾屏山炒青新品发布暨屏山春茶展示展销活动在宜宾冠英古街举行。现场,10余家屏山茶企展示展销出当地特色茶叶,吸引市民前来品鉴购买。还举行了新品发布、春茶拍卖、签约仪式等,展示屏山炒青全面升级的系列产品和独特茶香,提升区域公共品牌屏山炒青的影响力。
屏山县拥有悠久的种茶历史,现有茶园面积21.5万亩,茶产业是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区域公共品牌,屏山炒青具有 “条索紧曲,汤青叶绿,栗香浓郁,回味绵长”的独特品质,屏山炒青传统制作技艺于2022年被列入第六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从一片绿叶到一个品牌,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如何利用区域公共品牌“屏山炒青”,让茶企抱团走上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屏山春茶展示展销活动现场。
春茶展示展销 为茶企拓宽销路
当天,在屏山春茶展示展销活动现场,各家参展茶企都纷纷展出了自家的特色春茶,展位前不断迎来品茶和购买的客人。有非遗大师匠心制作、首发上市的屏山高端绿茶,也有采自高山富硒有机茶园、手工制作而成的精品单芽;既有金丝楠木+翡翠玉青瓷的高档礼盒,呈现出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有简约精致的新茶,充满了鲜爽的自然清雅,多元化选择满足爱茶人士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现场展示的屏山春茶。
屏山县添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茶园位于屏山县中都镇,拥有自建高山有机茶基地3000余亩。展位前,该公司总经理蔺和强端出几杯新泡的高山白茶和绿茶供大家品鉴。透明的玻璃杯里,一个个嫩嫩的绿芽在水里浮动着,青绿的茶汤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饮下一口,回味绵长。蔺和强介绍,他们的茶园2021年开始投产,第一年就实现销售2000余万元,带富了一方百姓,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来自屏山清平彝族乡的屏山原林茶业有限公司展位前,有原林甘露、原林红、原林炒青等产品。“这样的展示展销对我们来说是拓宽渠道的好机会。”该公司销售主管徐王川告诉记者,该公司拥有高海拔茶园5000余亩,茶园雨量充沛,高山云雾缭绕,产出的茶叶品质好,销路好,也带动着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她期待,能参与到更多的展示展销活动,不断打开产品销路。
市民李大爷来在活动现场购买了2斤屏山炒青。在一向喜欢喝屏山茶的李先生看来,屏山炒青不仅香味浓郁,口感舒适,更是物美价廉。
屏山县茶叶技术推广站站长吴洪见说,此次活动是今年屏山炒青品牌营销系列活动的第一场,接下来,他们还将以屏山炒青集团为引领,组织参加多种展示展销活动,为企业搭建平台,开辟市场,打响屏山炒青品牌,助推屏山炒青走出去。
茶企抱团发展 开创茶产业发展新局面
屏山地处乌蒙山脉,有2000多年的产茶史,有240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土地上产出的茶叶天然富硒,独特的自然环境,优越的水土气候,为屏山茶叶提供了独特的生长条件。
近年来,屏山县围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把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富民兴县的主要抓手。目前,屏山县拥有茶园21.5万亩,茶叶企业90余家,年干茶产量2.37万吨,综合产值41.62亿元,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四川省第一批优质茶叶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原料基地”。2022年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组织的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价值评估中,屏山炒青品牌价值为39.68亿元,成功进入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
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如何让茶企抱团发展,共同开创茶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近年来成立的四川省屏山炒青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屏山炒青集团”),便是屏山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端屏山好茶,传承弘扬传统制作技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探索举措之一。
“携手全县茶企实现基地共建、技艺共商、渠道共享、品牌共造,以质量塑品质,以美誉塑品牌,就是要进一步擦亮屏山炒青这块非遗招牌,让我们的茶叶走出四川,走向全国。”屏山炒青集团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李泽刚介绍,屏山炒青现代茶产业示范园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以屏山炒青集团为龙头,组建运营团队,整合屏山茶企抱团发展,打通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茶叶种植、加工、营销、休闲体验、文化旅游完整产业链条,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国资国企优势,坚持科技创新驱动,进一步实施产业深度整合、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体系标准,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助力屏山炒青公共品牌做大做强,实现屏山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目前,屏山县基本形成“三带六点”茶产业布局,“三带”即屏山、大乘、锦屏一带10万亩有机早茶基地,屏边、夏溪、新市、新安一带5万亩优质名茶基地,龙华一带5万亩出口茶基地;“六点”即庄子万亩早春茶、岩门万亩炒青茶、锦屏万亩库区茶、夏溪万亩有机茶、龙华万亩绿茶、中都万亩白茶核心区。茶产业已经成为屏山茶农增收致富最重要、最稳定的支柱产业之一。
版权及免责: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原作者提供素材,如有素材请联系邮箱:info@fjte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