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夜茶夜茶式微与文化无关
漫画作者:老唐
福建茶叶网10月24日讯:在这个钱比什么力量都大的时代,成本效益比才是金科玉律。什么都扯到文化上面,会让人觉得文化很贱。
城中媒体判断,广州的夜茶文化式微。广州市食品专家委员会主任余永文分析,夜茶作为广州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没落与粤曲息息相关,“以前夜生活比较贫乏,住房条件也不好,没有空调,大家晚上都会出来喝茶聊天,现在娱乐项目非常丰富,泡吧、看电影之类的将消费者分流了。此外,当初喜爱喝夜茶的人群已经到了中老年,变成了喝早茶的消费群体。”果真如此?
我觉得,夜茶与广州文化的关系不大。夜茶的兴起是在上世纪80年代,只是当时广州新的生活方式而已。那时广州也流行喇叭牛仔裤长“的水”,总不能说那也是广州文化的代表吧?
“饮茶”的确是典型的广州传统生活方式。若把传统的生活方式看做是文化也无妨。但这里说的饮茶是有特定涵义的。首先不是在家自斟自饮,其次也不是三五知己极尽茶具之精致茶叶之高级的“斋饮”。而是在茶楼——茶楼这个名词现在也消失得七七八八了——即是现在所说的饭店酒楼之类,一盅两件,有茶——不必高级,有点心——也不必高级。人声鼎沸,要不三五知己相聚,要不手捧一张报纸独坐。时间在清晨——为了霸位常有老人家5点钟就在茶楼门口排队等开门。这盛景现在已经难得一见。至于上世纪80年代,音乐茶座兴起,年轻人的挚爱,粤曲之类的茶座只是跟风搭车,好像也没有兴旺到哪里去,那时我是跑文化线的记者,还做过几篇专题报道。其实夜茶的兴起倒是跟做生意有关,这种联系比跟粤曲的联系要大得多。无论是炒更还是星期六工程师的兴起也正是那个年代。白天一份正职糊糊混混,到了晚上就龙精虎猛,官倒私倒,黄金岁月。与其说是夜生活,不如说是夜生意——不要想岔了,那时候夜生意是正儿八经的生意。这是中国市场经济起步时期的一幅夜景图。啊,充满希望的80年代!
至于说到现在粤式夜茶渐渐式微,这倒是实情。其他夜间娱乐分流等等原因看起来也貌似有理。不过根本的原因在于酒楼做茶市尤其是夜茶有没有钱赚。现在广州的饮食业越做越难做,尤其是人工贵,很多酒楼饭店都是人手不足,甚至我亲眼见过有老板、老板娘亲自上阵做侍应。好多饭店晚上9点多就清场打烊。一壶茶几块点心能卖几个钱?人工电费都赚不回来.不要说夜茶,很多饭店连夜宵都不做了。
无论是行业的三衰六旺还是生活方式的变化,总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原因,而在这个钱比什么力量都大的时代,成本效益比才是金科玉律。什么都扯到文化上面,会让人觉得文化很贱。写到这里,刚准备结束这篇早茶,微信上看到一条新信息:某间酒楼的夜茶也不开了。不是在广州,而是在佛山。顶!到处杨梅一样花。喂喂喂,老细,饮夜茶咯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