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传统手艺现危机 手工炒茶技艺渐行渐远
手工炒茶工序1:揉青
手工炒茶工序2:杀青
手工炒茶工序3:揉捻
手工炒茶工序4:摊凉准备烘干
福建茶叶网4月24日讯:一个人,一双手,一口锅,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传统手工炒茶师的真实写照。
在48岁的张代雄儿时记忆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的村里——清流县林畲乡向阳村,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一到晚上都是亮着煤油灯,全家大小分工明确,烧火的烧火、炒茶的炒茶、烘干的烘干,直到把白天采的茶青全部炒完。很多人常常炒到深夜两三点,熬不住的小孩早就伴着浓浓的茶香进入梦乡……
村民曾用茶治好红军的病
向阳村海拔838米,素有种植、加工、出售高山茶和绿茶的历史,茶在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据老一辈的人说,当年红军打仗经过此地,因天气酷热加之行军疲惫,病倒很多人,当地老百姓就用本地专门给小孩祛病的“七茶六米”水,即来自7家人的茶叶与6家人的米,合在一起煮成水,给他们喝,效果竟神奇般的好。
张代雄就出生在这个小山村,从懂事以来,白天放学后的事情就是跟着母亲上山采茶,到了晚上,一家人围着灶头炒茶,“春夏暑秋”年复一年,家中的茶香从未断过。
那时,村里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是家中的一家之主,都会手工炒茶,炒出的茶因个人手法及经验有好差之别,但全村的茶无论多少,总能一年一年被收购完。依靠茶叶,依靠炒茶手艺,总能养活一家人。
采下的茶两小时内送到家
上午和下午采回来的茶不能一起炒,采下来的茶青两个小时内一定要送到家……张代雄说,炒茶的前期准备工作,即采茶很有讲究。
16岁那年,他开始正式学炒茶。
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学得很快,尽管如此,也经过了近3年的时间才熟练起来。
茶到家后,先放到簸箕内进行摊青和适当摇青,等到轻揉茶叶不碎、茶杆不断时,就可入锅杀青。
杀青前,预先用均匀旺火烧热大锅,把手放在锅上感觉热气刺刺的,就可把茶青倒入,当传来好像放小鞭炮的 “啪啪啪”声时,就是最恰当的时机。
“师傅交代我们手炒茶叶的时候,手不能碰到锅面,因为锅面温度在100摄氏度以上,但是又一定要把最底下的茶叶翻上来,不然茶叶会焦,焦了的茶叶品质就会变差。”张代雄说,对于初学者,两只手被烫得到处是水泡是常有的事。
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焦……
为了避免被烫起泡,按照师傅给出的口诀“手不离茶,茶不离锅”,再经过个人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真正做到两手在滚烫的锅内自如翻炒,达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焦的境界。
“用竹叉子或者戴手套也是可以杀青的,但是弊端很大,因为不用双手是感觉不到茶青是否炒透的。”张代雄说,茶青炒完第一遍后,捞起放入簸箕中,就开始进入揉捻阶段。
双手或轻揉捻或重揉捻,力度把控很重要,力度过轻可能成不了形,过重又会把茶叶揉烂。
经过三炒三揉后,茶叶的青涩味褪去,茶香慢慢浓起来,这时就进入了烘干阶段。传统烘干使用的是木炭,虽无需太多工序,但需较长工时来控制温度和翻动茶叶,待用手捻茶叶会变碎或成末,茶叶就做好了。
传统手工炒制的茶叶外形完整、色泽鲜亮、口感清纯、香气怡人,这是张代雄曾经引以为豪的手工活。
传统手艺似在一夜间停歇
“就市场需要而言,机器在我们这里出现后,手工炒茶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停歇了。”张代雄有些落寞地告诉记者。
1986年,20岁的张代雄,承包了村里的110亩集体茶山,准备大干一场。
那一年,正遇茶山的高产期。
白天,全村不论大人小孩,都齐齐上山帮忙采茶,张代雄再以0.3元/斤支付工钱。
采茶人多容易,可炒茶师傅却不多,请来的30多个师傅,一刻不停的炒,炒到半夜三四点,才勉强把当天采的茶叶炒完。
第二天只能减少采摘数量,没来得及采摘的茶叶最后都老在茶树上而无法使用。
最后,张代雄销售出去的茶叶所得除了支付人工工资外,还亏本了近千元。
正值那时,地处同在林畲乡的另一制茶厂引进机器设备,杀青、揉捻、烘干全用机器替代,相对于传统的手工炒茶,一晚上制出的茶叶产量可高出五六倍,且外形、色泽和口感方面都不比手工的差。
偶尔有客商“点名”手工茶
手工炒茶产量低,人工成本高、耗时长,大热天炒茶易中暑,揉捻耗费体力,第二天就会腰酸背痛,这些无法改变的现状是手工炒茶被机器替代的关键。
以前,村里每家每户都会手工炒茶,现在向阳村有500多人,会传统手工炒茶工艺的,只有不到70人,且这些人的年龄都在四五十岁以上,但也都不炒了。记者还随机采访了当地的几个年轻人,他们基本上也都不愿再学这种累人落后的手工工艺了。
向阳村的村书记官醇富告诉记者,偶尔有安徽的客户打电话来联系,问是否有手工炒茶,但大都因开价过低,而使手工炒茶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