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留贤馆茶馆主人的名媛生活
今天,留贤馆主人,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让我们得以打开留贤馆厚重的大门,窥视到京城名媛的生活方式。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子夏问孔子:“‘美的笑容,酒涡微动;美的眼睛,黑白传神;洁白纸上,灿烂颜色。’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底子,而后才绘画。绘事后素,指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绘画。比喻本身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
涛涛女士的气质,像极了《论语》中提到的“绘事后素”。不需过多语言,也不需浓妆艳抹,气质自然呈现。一个人看得见的气质,必定是有看不见的内涵做基础,涛涛女士就是这样一张典雅白纸。她和她的茶馆,在市中心的国子监,结庐在人境,大隐隐于市。
都市最佳隐居地
多年前,白石桥到清华大学的一段路种满白杨树,春天柳絮飞舞。曾经这条路的名字叫做白颐路,现在改成了中关村路。涛涛的童年在此成长。很多人对柳絮过敏,树木最终被砍伐,但是史涛涛会联想到古诗词里的“絮沾衣”等动人描述,觉得遗憾可惜。每次从喧闹的新街口回来进入白颐路,厚厚的大树遮住阳光,恍惚是世外桃源,这种宁静带给她归宿感,随着白颐路的改造这种感觉已不复存在,使她有了结庐在人境的愿望。
涛涛是江苏宜兴人士。宜兴是个人杰地灵的宝地,更有紫砂壶的特产,也许是种在涛涛女士心里的文化种子,种子发芽后,开出了茶馆这朵花。
童年的动荡,来源于父亲大人的工作性质。从事气象研究的父亲,天南海北,专往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涛涛女士认为,童年动荡生活的影响,让她非常不喜欢动荡的生活,“我更向往象一棵树一样,深深扎根,茂密生长”,而出生于江南士族家庭的生活习惯,让她向往“里仁为美”的传统生活方式。
然而在满目高楼的城市,何处才是心皈依处?身皈依处?
2000年一个偶然的发现,涛涛女士找到这块宁静的宝地,雍和宫国子监,佛语檀香,书香茶香,古树苍苍。一位美国记者来北京走访,惊讶地发现北京竟然还有如此安静古朴的地方, 2007年,美国《时代》杂志将留贤馆评为亚洲十个最具特色的地方之一,称其为“最佳都市隐居地”。店内的木桌木椅都是从多个地方悉心淘来,也不乏古董。史涛涛把自己收藏的上百个紫砂壶与瓷器、玉石等,像摆放在家中物件一样随意搁置在留贤馆各处,墙上有许多名家画作以及书法赠字。拿着清代粉彩的杯子,品陈年老茶,赏紫砂美玉,若不是看见窗户外停放的现代车辆,真有恍如隔世的错愕,分不清身处哪个年代。
开这样一个茶馆,需要很多投资么?第一桶金从哪里来?记者问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大凡一个结庐的女人,大多数人好奇她的第一桶金,好奇她背后会有怎样一个英雄爱美人的故事。
涛涛女士非常坦然的回答:“我1997年成立了自己的传媒公司,制作电视节目,到了99年底,小有积蓄,当时,因为劳累,心脏出现问题。所以想安定下来。所以,倾囊而出的投资了这样一个茶馆。而冥冥中自有安排,国子监甚至在当时,是个没有路灯的人迹罕至的地方,没有任何人会在这样的地方做生意。可是我就是很喜欢这样的僻静。就这样,一刹那就是13年。这13年,我把自己淹没在书本里,古今中外无不涉猎,对于茶,更是往深山老林里去探访。茶文化是一个中国文化的横断面,5000年,从神农氏起,全在一杯茶里。儒释道,都在一杯茶里。简亦可,奢亦可。山野亦可,庙堂亦可。”
然而,对著书立说这件事,涛涛女士直摇头:“可能是爱读经典的缘故,觉得写书,是一个很庄严的事情。古语说,爱惜字纸。带字的纸都不能乱扔,乱写,就更不行了,适当的时候,觉得不吐不快的时候,我一定会十年磨一剑的。”
涛涛女士,更是把茶文化提升到“礼”的高度,在店内开展中国茶礼师的培训。
常有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学习者,而她从不以大师自居,有时连“师”这个字也回避掉。“我只是一个平凡的爱茶人,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感悟”,史涛涛认真地说。除了员工是自己亲自把关,留贤馆的装修设计,也皆是史涛涛一人完成。“这,是我的书房。当然事事件件要自己把握,茶馆就是我的生活方式,而且,环境的设计,也是整个茶礼教育的组成部分”。除了茶馆和家、父母,涛涛女士几乎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对大多数的邀请,也是婉言拒绝,拒绝的理由也很有趣“我有社交恐惧症,人多了,真不知道该说什么,说些不合时宜的话,也容易说错话,不如不去”,大概这就叫做“蕙质兰心”。
拜登品茶
记者问,为什么拜登会选择留贤馆品茶?
说到这个问题,涛涛女士笑了,“很多来的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你认识拜登么?我说,认识呀,我认识他,他那天来了才认识我呀。(笑)大家都说,你的店火了,你上CNN头条了。
其实,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我就是13年如一日的泡茶呀,看书呀,就是有很多机会,我因为懒惰和恋家而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就是对每一个店里的访客微笑,聊的好多说,聊不好不说而已。那天拜登来,我多说了几句,大使馆的朋友非常有礼貌,向我道歉,说,真不好意思,打搅你了,这么多人来检查,我说,“my honour”, 虽然我足够糊涂,但是对影响世界的人,还是非常荣幸他的来访的,而且,我相信,这也是美国主流价值观对中国茶文化的认同,以及文化影响力的认同。”
怎么挑选店里的茶?
“我只选我喜欢的。”
“我去山上住。在山上,我就采茶。最喜欢,湖南君山岛的环境,采茶的时候,听见各种鸟叫的声音,仿佛读诗经一般朗朗,然后就试验各种制茶方法,仿佛回到了春秋时期,农耕文明,男耕女织的时代。许多美好的联想,和古人心神相交的穿越,就在独自采茶的那一刻起、、、、、、”
每次聊天都能从史涛涛口中学习到茶文化、茶的新学问和冷知识。话题往往从茶最原始的起源开始,直到当代今日茶的发展近况。最初,神农氏为了替民众治病,亲自了解各类草药的特性,遇毒无数,无意间得到了茶叶。神农吃了之后,身上的毒性慢慢消失。这就是常听到的典故,“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近几年“茶文化”的概念才慢慢回到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它像中国人精神转移的一个标志。史涛涛寄情于茶,她说这不仅是她的精神追求,几千年来人性的发展并无太大变化,“贪嗔痴慢疑”的情绪此消彼长、从未消灭。这些情绪在大时代能被稍微压抑,而茶,也似一个通路,给这些情绪带来一个出口。“佛说,业力牵引。人类在矛盾中求和平,矛盾虽然无法避免,然而一杯茶也可以“抿恩仇”,所以有一个俄罗斯谚语说’Life is a cup of tea.’生活就是一杯茶。
小小一个杯子,神奇万千,自古多少事,恬淡置杯中。眼前一杯茶,有时能嗅到自然山野、春暖花开,那馥郁草香,让人仿佛置身在苍翠欲滴的群山,上有皓月于寂寂中冷照千山。他们可以喝茶,茶是最容易最快捷通往心灵与自然的通道,一盏一杯一思量即可。喝一杯茶,有时就闻到了自然山野的气息,明白自然无处不在。
道可道,非常道。很多学问加上了道,总觉得深不可测。茶道二字源远流长。简单地说,它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深深体会下,它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这一系列的章法与顺序,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去除杂念,这契合了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我们往往会说,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有性格的人
说起茶,她满心欢喜,怡然自得。但温婉端庄的涛涛女士总结到自己性格特点的时候,却用了个坚决强硬的词,“不妥协”。在涉及价值观的问题上,很少去妥协。在她心中,地位与位置可退让,利益与得失可抛舍,但除此之外有些东西是要用生命去捍卫的。从小她生活在一个书香门第,回忆童年时总忘不了父辈举手投足间的气魄,以及人身上自然流露的风骨。父辈的性格与言行教会她,坚守自己的价值观是一种必要的气节与风骨。史涛涛笑着说直到今日她仍是朋友圈中的怪人,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自己坚信的道德观与伦理观,常常被戏称是个古代人。但是,她又说:“好古而不泥古。俗话说,好古而敏求,求什么?求一个当下而已。所以说,所有的历史又都是当代史,怎能不与时俱进?”
然而,她又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涛说,“正因为,如此的悲观,才要乐观的生存。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比如做陶器,泥巴会跟着机器旋转,可是,玩泥巴的手,不能跟着转,否则,什么器物都做不成,你只能找到一个姿态,保持不动,才可以制作出传世佳品来。”
突然意识到,在我们给她拍照的时候,她平时严肃的脸,渐渐浮现甜蜜而深邃的笑,总觉得嘴角有耐人寻味的忧伤,让这微笑带有几分凄然,而眼神中的羞涩和谦恭,被内心的自信托举。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自己的作品,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一份艺术。
茶与身、心、灵
涛涛女士每天生活规律平稳,晨起后慢慢进行一次晨跑,运动完之后悠闲吃早饭,上午的时间她会练习国画,处理公务,下午的时间拜访好友,饮茶品茶,晚上则是三两知己聊天,最后用看书与诵经来结束繁忙一天。这种规律的生活,其实也近乎道。在她眼中,每一件事都有了义与不了义,还有甚深密义,这深义往往有无数层,像洋葱一样亟待一层层去抽丝剥茧。生活如此,茶道亦是如此。
说起茶的三个益处,可以总结为“身,心,灵”。
从“身”来说,饮茶有益身体,可以解毒,可以中和大多数的毒性,有其药用价值。并且,经常喝茶身体便吸入碱性的水,体质能呈弱碱性。茶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古树茶。常喝茶的人会比别人得到更多微量元素的滋养,血液更清澈,身体会有通透轻盈之感,味觉和嗅觉会更灵敏,减缓衰老。喝茶的时候,吸入体内的香气与任督二脉是相通的,口感能慢慢打通我们的脉络。不同的身体,也适合不同的茶。不同的茶,可以设计不同的喝茶习惯和时间表。
“心”,心的修炼来自于茶礼,对行为修养,做事专注度的练习。史涛涛说现代人何不对自己好一点,每天留出十几分钟,安静喝一杯茶,整理自己的思绪,和大家分享一番,生活美哉。在恭敬安谧的空间里,茶香幽幽,水声潺潺,瓷杯相碰的清脆飘扬,简化了生活的繁琐冗重。敬茶谢茶的你来我往,使我们每日快速奔跑的心能歇息片刻,暂谦恭地品一壶好茶。
而“灵”,是等待被领悟的甚深密义,也许是顿悟,也许是渐悟,或者是积思顿悟。“杯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一杯清茶,融进了人生的愁喜诸般滋味,更交融了历史逶迤而来的儒释道的精神。清茶一盏,或饮或品,各得其妙,而妙之所在,尤在一“清”,“清”虽一字,其旨各异。常人或得其清芬与清淡,儒人或得其清正与清雅,道家或得其清真与清灵,佛家或得其清空与清通。常人对酌,我们往往感悟出“色到浓时已近苦,味从回处有余甘”的滋味;面对扬子江水,郑板桥焦山之上挥洒下“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的诗意;唐代的皎然道人或佯或狂,发出“三饮便得道…孰知茶道全尔真…”的吟啸;而在赵州师门前,不管你初登宝殿还是多次拜谒,都只听他淡淡地说声:吃茶去!
“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喝茶去。”
采访完,留贤馆的大门已经合上,门外已是华灯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