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否产业化运作(图)

发布时间:2011-06-11 12:10:19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蒙顶山茶
  虽然是蒙山茶手工制茶技艺传承人,但是也只能靠机器加工(制茶)的收益来养活企业。作为传承人,这样的现状或许有些尴尬,但市场的现实却是谁也无法回避的。
  如何做到既保持较好的经济收益,又将手工制茶技艺更好地传承,这是蒙顶山茶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魏志文几十年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届非遗节上 ,众人围观蒙顶山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做大做强机械加工是必经之路
  盛夏时节,名山县西大街的一个茶叶加工厂内机器轰鸣,在嗡嗡的机器声中,企业负责人魏志文穿过车间内成堆的茶叶。
  作为蒙顶山茶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魏志文40年来没有间断过手工制茶的传统。
  “这辈子怕是离不开茶了,现在茶厂的很多事情我都移交给了儿子。”魏志文说,经过儿子悉心经营,茶厂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魏志文的工厂前身是一家国营茶厂,改制后他出资买下茶厂。地盘不大,但这个一千多平方米的厂区每年能生产20至30万斤茶叶,靠的就是机械加工。
  谈及茶业市场,魏志文显示出一个商人的理性:“我儿子是坚决支持机器制茶的,这是先进的生产力,又快又节约劳动力,名山茶业要继续向前走,单靠手工制茶肯定不行。规模化、机械化这条道路是蒙顶山茶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名山县茶叶种植基地面积覆盖全县。全县20个乡镇中有14个乡镇茶园面积上万亩,98%的村产茶、87%的农户收入以茶为主。
  自去年9月以来,名山县倾力组建了8家蒙顶山茶业集团公司,实现全县300余家茶叶企业的整合,为打造“蒙顶山茶”这一区域性品牌整合力量。
  据了解,组建后的蒙顶山茶业集团公司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的模式,进行动态管理。每家公司注册资金达2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建有“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基地不少于1万亩。
  据预计,8家茶业集团公司将推进名山茶叶种植有机化、加工标准化、产品多样化、品牌高端化,到2011年实现产值、收入达到8亿元以上,占茶叶加工企业产值、收入的80%以上,真正发挥茶业集团公司龙头带动功能,引领蒙顶山茶产业再度提升。
  魏志文必须承认的是,要让蒙顶山茶做大做强,机械加工标准化、规模化是必经之路,但他认为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同样不容忽视。
  做精做细树立品牌是最好的传承
  作为蒙山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魏志文从19岁起接触茶叶。“我的父亲做了一辈子茶,父亲的师傅一辈子做茶,我的儿子大学学的是茶专业,毕业后还是做茶,我们四代人做茶已经有百年历史了。”魏志文说。
  他说,掌握手工制茶的各个步骤其实很简单,例如手工制作蒙顶甘露,人们常说要“三炒三揉”,怎么个炒法、怎么个揉法,可能一两句话就能说清,但操作起来,可能要数年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1998年,魏志文创建了自己的茶叶加工厂。2003年,他的加工厂成为首批获准使用蒙山茶原产地地域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的茶厂。
  在用机械化操作来养活企业的过程中,魏志文从未放弃过手工制茶的探索。但是,目前的现状却让他感觉尴尬和无奈。
  “一年最多也只能产800斤手工茶。”魏志文有些无奈地说,清明前是手工茶制作高峰期,因为这个时候的单芽原料个大饱满,但即使是连夜加班,厂里会做手工茶的人还是“稀缺”。
  喝茶的人都知道,手工制作的茶叶无论是品质还是口味都非常好,但受传统工艺的局限性制约,产量有限,所以完全谈不上市场占有。
  以魏志文为例,他每年手工制作的800多斤蒙顶山茶基本没有流入市场。一部分送给了亲人、朋友,一部分卖给了预定手工茶的老客户。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可他却常常无茶可卖。
  蒙山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蒙顶山茶在中国茶史上曾独领风骚数千年,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也显得尤为珍贵。
  蒙山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的身份,让魏志文多了一份责任感。他认为,传统手工制茶已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但传统工艺不能“死”。
  如何让这门老祖宗留下来得手艺得到更好的保护是魏志文一直思考的问题。他认为,给手工茶找出路和蒙顶山茶产业化发展并不矛盾。
  “手工茶本身应该定位为高端茶叶,但在名山的市场上常常卖不出高端的价格。”魏志文认为,手工制茶与机械制茶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一,手工茶比机制茶耐泡;其二,手工茶比机制茶更具“灵性”。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筛选原材料的时候,手工茶更精细;在制作的时候,手工茶口感更好,更甘醇;其三,所有售价可观的高端茶叶几乎都是手工茶,市场上有部分消费者非常青睐手工茶。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产品展销专区雅安展馆内,一位人称“茶祥子”的解茶人蒋维明就是崇尚手工制茶的人。
  过去的十多年里,这位成都男人踏遍各大名山大川,学习了普洱、铁观音等各类茗茶的手工制作技艺,但最后他回到了蒙顶山。
  蒋维明说,他看中的是蒙顶山茶的历史和现实优势,同时很看好它的未来。
  展厅内,蒋维明将自己手工制作的一盒茶叶摆在了看台上,这盒茶叶净重330克,标价十七万元。为了展示蒙顶山茶的独特魅力,他将每天从蒙顶山采摘的新鲜茶叶运到了现场,摆上炒锅现场制茶。
  蒋维明认为,要解开有价无市的困局,还得从品牌打造入手,一味靠规模化、市场化是不行的。
  对于这个观点,名山县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局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卢福锦也极其赞同。
  他告诉记者,目前该县手工制茶的市场可以说是个空白,客观地说这门传统手艺已经有萎缩的趋势,文化部门正在为保护和传承蒙顶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做相关的工作。
  目前,蒙顶山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山县正在准备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的申报工作,并且准备筹办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所。
  藏茶
  当背夫的号子逐渐消失,那条熙熙攘攘的古道成为历史的时候,雅安南路边茶(藏茶)的今天是否还能延续辉煌?
  在雨城区多营镇,甘玉祥的藏茶生产企业内机器轰鸣,但他始终将传统制作技艺看作企业立命之本。
  作为南路边茶国家级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甘玉祥认为,藏茶的传统技艺与产业化发展完全可以完美结合。
  革新赋予藏茶新的生命力
  “藏茶是个宝贝,但它还养在深闺人未识。”唯一一位国家级南路边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甘玉祥正在竭尽所能地完成他心中的伟大事业。
  5月底,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一行来到雅安,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不能一味只追求规模化产量,传统的工艺也不能忽视。”马盛德在看完甘玉祥的企业展厅时感慨地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甘玉祥创造了《康砖》系列的藏茶。这个新产品从外部形态到质量都是藏茶生产的革新。
  “要做大产业,就必须开发新产品。”众所周知,以往的藏茶就是“劣质茶”的代名词。甘玉祥决心改变这个现状。
  “汉族地区才是藏茶最大的市场。”在业界,他率先提出了“藏茶汉饮、边茶内销、粗茶细做”的12字理念。
  于是,在别人乐此不疲增加产量向藏区供应产品的时候,他却花费大量资金搞起了研究。
  现在人们常说,原创才有生命力。这一点在甘玉祥的产品中印证了。当年,他的新产品产值提高了一倍。随后,他又接连开发了十多个新产品,并且都被市场广泛认可。
  雅安藏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主要依靠茶号和茶厂的传统艺人、工匠口授心记,代代相传。
  藏茶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但是创新与古老技艺的传承是不是存在矛盾?这几乎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现实问题。作为商人的甘玉祥一直在做相关研究,让藏茶的制作工艺能文字化、数据化,他付出不懈努力就是要让两者融合。
  传统技艺是藏茶最具特色的宝藏
  雅安南路边茶传统制作技艺在2008年1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我市一直致力于南路边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去年年初,首家“南路边茶(雅安藏茶)技艺传习所”挂牌成立,这标志着雅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路边茶传统制作技艺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发展壮大就是对藏茶传统技艺最好的保护。”甘玉祥认为,藏茶的传统技艺保护与产业化发展并不矛盾,在雅安已经实现了在现代化生产线里使用传统技艺的完美结合。
  甘玉祥的友谊茶叶有限公司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路边茶(藏茶)技艺传习所的所在地。日前,记者走进他的厂区,展示大厅内,藏茶的醇厚香味扑面而来。甘玉祥将这个展厅分为4个主题,除了陈列产品,还陈列着一条藏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生产线。
  甘玉祥说,目前藏茶的发展是缺少宣传,他希望这个展厅可以成为人们了解藏茶的窗口。
  在他看来,我市藏茶产业还没有真正达到规模化和产业化,未来的藏茶产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历史沉淀下来的经验,这些传统技艺是最具科学性和原始特色的宝藏。
  相关链接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国发〔2008〕19号文件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雅安市茶业协会组织申报的南路边茶即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Ⅷ-329名列其中(黑茶类),全国仅四川雅安、湖南益阳、安化三地入选。雅安藏茶作为中国黑茶的典型代表,其传统制作技艺成为“国宝”,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的社会政治作用分不开。
  荥经砂器
  “荥经砂器”产于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是名扬海内外的土黑陶器皿和工艺品,拥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手工制作砂器

  近年来,工艺师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工艺,使荥经砂器声名远播。然而,在变化不定的市场中,荥经砂器究竟是保持传统手工艺还是走流水线生产的规模化道路,究竟是成为高端艺术品,还是脱下华丽的装饰走向百姓生活?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荥经砂器何去何从……
  机械化的“春天里”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雅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品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荥经砂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产品展销专区刚开馆几天,荥经的朱庆平就卖了出了数百件产品。
  朱庆平是荥经县朱氏砂器厂负责人,也是荥经砂器“省级非遗传承人”荥经砂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习所负责人,人们习惯叫他“朱砂锅”。
  近年来,“朱砂锅”的名号越来越响亮了,那是因为他用全新的理念方式,将荥经砂器带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市场。
  去年,宜兴紫砂被曝“化工壶”致癌,“大师壶”实为代工。一时间,宜兴紫砂行业80%的商铺关闭。而紫砂行业的造假风波牵扯到电饭煲、保温杯等使用紫砂内胆的行业。
  就在宜兴“紫砂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荥经的砂器却迎来了“春天”。
  2004年,朱庆平专门去江苏宜兴拜师,学习茶具、装饰件等工艺品的制作。目的是为了借助宜兴的技术,改变荥经砂器“粗、大、笨”的形象。他们通过上百次的配料、烧制试验,终于掌握了用荥经砂土烧制茶杯的技术,克服了荥经砂器表面不光滑,颗粒感很强的缺陷。
  “紫砂门”风波骤起的时候,朱庆平正在宜兴考察取经,这个一辈子把玩泥土的匠人从中嗅到了商机。
  紫砂“倒下”,不代表荥经黑砂就能站起来。没有规模化,不具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荥经砂器如何找到生存路径。
  6月2日,朱庆平的砂器厂满负荷运作着,很忙。这里不再是拥挤散乱的加工车间,而是一条机械化的流水生产线,一个个保温杯内胆正从生产线上跳出。
  去年年底,朱庆平的生产线已经顺利实现了保温杯内胆的流水生产,一天能产出两三千个产品。这些保温杯内胆光滑且富有质感,每年能为企业多带来几十万的收益。
  “现在我们的砂器在市场上被广泛认可,我想产业化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朱庆平说,这条生产线实现了他很久以来的愿望——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既不丢掉传统的品质,又能保证产品生产量,实现流水线作业,规模化生产。
  创新突破走向高端市场
  目前荥经砂器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还很低,荥经县文体局负责人张彬在接受采访时说,荥经整个砂器行业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的操作,小有规模的不过两三家。要想让荥经砂器走上真正的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这样的影响力远远不够。这一点,朱庆平体会最深刻。
  “只有工艺品能将荥经砂器带向更高端的市场。”朱庆平告诉记者,多年来,他们手工制作的茶具、摆件、挂件等实用产品比较受欢迎,但人工成本高却是手工制作难以逾越的瓶颈。
  朱庆平算了算,他的一条保温杯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一天能出产上千件产品,而且只需要两名工人。而一个人一天内最多只能制作出两件工艺品成品。这两种产品的附加值相差甚远。
  目前,朱庆平的砂器厂每年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只是所有产品的三分之一。由于成本高,卖价相对较低,基本上不能维持工人的收益。但即使是亏损,朱庆平依然要用流水生产的产品收益来养活手工制作团队。在他心中,这个团队不仅要存在,而且要发展壮大。
  一年前,荥经县国家级非遗项目授牌仪式在古城村举行。当天,荥经砂器传统制作技艺传习所揭牌成立,承担起荥经砂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抢救、传承和生产性保护等重要职能。朱庆平就是这里的负责人。
  这些年来,在他工厂里边学边干的徒弟有几十人,他们多半是本地人,都是冲着荥经砂器的前景而来的。
  “一直以来,荥经砂器产品主要是药罐、蜂窝煤炉、兰草花盆、砂锅等,这些单一的产品,附加值低,需求量少。”朱庆平认为,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也不是出路,只有在传统工艺上进行创新突破,制作出质量好、艺术价值高的产品才能让荥经砂器的影响力得到提升。
  2008年,荥经砂器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的时候,人们开始关注这个藏在古道中的宝贝。荥经县正在进一步加大砂器产业扶持和引导力度,力促荥经砂器走向蓬勃发展之路。
  “没有文化,永远没有生命力。”一位业内人士一语点中荥经砂器的“穴道”。对此,朱庆平深有感触。他说,目前荥经砂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怎样,他一定会坚持发扬传统制作技艺,因为真正有内涵的手工艺品才是不可替代的品牌,才能引领荥经砂器走向更高端的市场。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