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真做”夯实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

发布时间:2011-06-08 15:36:49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6月5日,第十届“网络媒体看河南”走进茶都信阳。采风团采访参观所到之地,处处体现了信阳在“做”上下真功夫,在“做”上写大文章,目标就是做好富民工程,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打造“鄂豫皖区域生态经济谷”。

  下午,信阳市举办了市情说明会,信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刘国栋主持了仪式,信阳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张春香介绍了信阳的市情。

  信阳位于河南省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全市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辖八县两区和六个管理区、开发区,总人口820万。交通处于京广、京九两大经济带纵深,紧临长江经济带,中原城市群、武汉经济圈和皖江经济带内部,是国家物流发展规划中的南北物流通道中心节点城市。同时,位于京津冀大都市连绵区、长三角大都市连绵区、珠三角大都市连绵区和成渝城镇群的核心位置,区域协作、产业转移和市场成长的空间都十分巨大。

  “做大”产业集聚区打造核心增长极

  信阳市产业集聚区位于中心城区东部,规划面积37.7平方公里,规划上按照“一区两片”空间结构,即“机电装备制造片区”和“茶产业片区”两个综合片区,重点发展机械装备、高端电子和茶叶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前不久,荣膺“2010年度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称号,更是激起信阳干劲十足。

  6月6日,端午节,网上看河南采风团来到信阳工业城。汽车行驶在工业城中环路,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双向六车道,两侧高标杆路灯整齐如一,中间和两侧绿化带,花草繁茂,翠绿中透着鹅黄。

  在信阳工业城招商中心,产业聚集区纪委书记杜志刚向采访团介绍了工业城的总体规划设计,他说,工业城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建设标准,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扩展,积极从“提升支撑力、增加承载量、扩大辐射圈、构筑制高点”四个方面下气力,建设一个以经济功能为主,集培育经济增长极、促进城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功能园区。

  随后,采风团走进企业工厂,实地感受信阳工业城发展的勃勃生机。在信阳华隆矿产品有限公司,记者进入3号回转窑生产车间,中央控制室旁边,烧锅炉的红色火焰滚滚,原材料在回转窑转动下研磨搅拌,生产的成品是一种颗粒材料。

  总经理杨应文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华隆矿产品有限公司2009年6月投资建设,是高新技术材料产业,产品的名称是石油压力支撑剂,作用是增加石油天然气的产量,延长石油天然气井的生产生命,以出口为主,主要是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产品附加值比较高,每吨可达到3000元到5000元。

  董事长夏玮说,公司注重科技研发,打造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科研技术人才,储备的科研人才是同行业的5到6倍,主要是以信阳的矿产资源为原料,自动化程度高,环保无污染。一期投产,年产达到15万吨,二期建设正与政府洽谈当中,总投产将达到年产30万吨的石油压力支撑剂,达到世界第一。

  2010年,信阳工业城实现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2.8亿元,同比增长66%;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6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3亿元,同比增长251%;全口径税收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100%;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全市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发展区域,成为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目前,信阳工业城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本着精简、统一、效能、实用的原则,从园区实际出发,创新体制机制,以科学发展统揽集聚区规划思路,构建产业配套、功能合理的园区布局;以市场运作主导集聚区建设方式,创新集聚区建设投入模式;以政府服务加快集聚区建设步伐,创新促进集聚区建设服务机制发展理念。

  “做精”毛尖和信阳红,推动茶产业迅猛发展

  信阳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目前,全市种植茶园180万亩,可采的茶园面积达110万亩,茶农每亩收入3000到5000元。

  去年10月份,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亲自点题,信阳打破两千年来只产绿茶的历史,研发生产出我国最北纬度的红茶新品一一“信阳红”,信阳市委、市政府先后在郑州、北京、武汉、福州、上海、广州六大城市强力推介“信阳红”,“信阳红风暴”席卷大江南北,迅速红遍全国。“信阳红”使茶农每亩增收超过2000元。

  毛尖出名,信阳红叫响,接下来就是如何扩大销售,进一步“做精”毛尖和信阳红。信阳国际茶城首创性地提出了“茶产业聚集、茶产业升级和茶产品集成”的概念,从而力求达到破解世界性茶叶流通与销售困局的目的。

  6月5日,网上看河南采风团走进信阳国际茶城。

  记者看到,信阳国际茶城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施工工地一派繁忙的景象。

  据负责人介绍。信阳国际茶城主题定位打造500万㎡的世界茶品集成交易平台。市场经营种类涵盖世界各地茶叶、茶工艺品、茶具、茶农业用品、茶机械(机械)、茶食品(食品)等衍生产品,是集中外名茶于一身,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国际性的以茶叶及茶关联产品交易平台为基础的,相对开放的关联茶产业上下游行业的茶产业聚集群。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信阳国际茶城由河南宏昌集团携河南五云茶叶集团、河南宏昌永盛公司联合开发建设,是河南省、信阳市确定的“十二五”重点工程、惠农工程、利民工程。项目按照市场功能划分为“十大分区”,分别是产品交易区、新品展示区、终端运营区、产业服务区、推广活动区、仓储物流区、会议洽谈区、商务办公区、生活配套区和文化旅游区等。

  在信阳国际茶城已经投产的茶叶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整个生产流程全自动化,车间全封闭加工,经过数到程序,清香扑鼻的信阳毛尖展现在大家面前。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董事长陈世强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将创造出1000亿元的交易额,实现每年100亿元的利税,增加10万个就业岗位,发展出50000家明星企业。

  中原经济区建设,信阳真做实干。信阳国际茶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茶产品集散展示中心、茶产业研发中心、茶行业信息推广中心、茶文化挖掘传承与传播中心、茶行业标准制定中心。

  对于茶产业聚集群的发展思路,中国经济网记者对信阳浉河区委书记霍勇进行了采访,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浉河区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茶都的战略决策,以"民以茶富,区以茶强"为目标,大力发展茶产业,全区茶园面积迅速发展到40万亩,年产干茶1.5万吨,综合产值达到22亿多元。红茶的开发,使茶农每亩增加收入2000元。信阳国际茶城的建设,又是信阳的一张精品招牌,形成产供销及休闲娱乐的产业链,将大力推进信阳及浉河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建立现代化标准生态茶园是信阳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又一特色。

  6日,网上看河南采访团走进信阳市平桥区万亩生态茶园。放眼望去,梯田式茶园满眼绿,生态发展喝健康。

  近年来,信阳市平桥区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实验核心区陆庙村,大力发展万亩生态茶园,取得了经济、社会和生态多赢的效益。2010年,陆庙试验区实现人均纯收入8104元,较上年增长22.9%。该区大力发展“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流转模式,成立土地合作社21家,建成了陆庙核心区万亩茶叶种植基地和沿淮河蔬菜种植基地12个千亩基地,通过不断深化专业合作社,使该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0家,带动了10多万农户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马氏专业合作社茶园,理事长马德记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生态茶园采用有机施肥,不喷洒农药,采用生物治虫和灯光诱虫。所以产出的茶叶健康环保,保持原生态,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

  在信阳市政府引导下,企业和茶农积极响应,信阳的“红茶战略”全面启动。信阳市经过试验发现,把夏秋季茶叶制成红茶,可以除去苦涩味道,提升茶叶品质。加之目前世界茶叶消费的主要品种是红茶,占到世界茶叶贸易量的75%以上,而近年来,国内市场对红茶的需求量也稳中有升,研制红茶产品将对河南拓展茶产业市场带来广阔前景。

  研究市场,认准市场,开拓市场,具有中原特色风味的新派红茶“信阳红”应运而生,且“绿”且“红”,河南传统茶乡信阳只有绿茶没有红茶的单一产业历史由此改写,河南的茶叶生产也由此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马德记说,用原生态茶园制成的信阳红,特点是口感好、味清香、喝润滑。充分利用夏秋资源,大力开发红茶,加大科技研发,努力做到“信阳红,与众不同。”

  马德记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去年红茶每户收入5000元,今年的红茶,每户的收入将在15000元以上。通过茶园土地流转,荒山得到开发,农户带来实惠,解决平桥区近万人的就业。

  “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休闲度假圣地

  信阳市强力推进鸡公山文化旅游试验区建设,依托港中旅、上文广的巨大优势和强大实力,把鸡公山打造成中国国际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和国际影视文化基地。同时,以新县升级文化体制改革发展试验区为平台,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让新县真正成为国内著名的红色经典景区。

  以文化引领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开发新的文化旅游项目,力争实现每个县打造1—2个品牌文化旅游项目。同时,不断深化、挖掘和拓展信阳丰富的茶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内涵,开展茶文化游、休闲养生度假游等项目,把信阳打造成休闲度假天堂。

  港中旅自入驻信阳以来,依靠其强大的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其国内外巨大而广泛的旅游产业链条,对鸡公山的优质旅游资源进行改造、丰富和提升,改善和提高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释放和展现鸡公山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港中旅鸡公山的旅游建设融人文、山水特色为一体,按照“从山顶到山下、存量到增量、适量投资到扩大投资”的开发思路,同时,坚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将集中治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建立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加大培育“诚实守信、热情待客、服务规范、行为文明”新风尚的力度,强力推进诚信而文明的旅游理念,不断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对于如何实现河南旅游的大突破,推动信阳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港中旅(信阳)鸡公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少志,张少志说:“公司将依靠鸡公山,大力开展休闲度假旅游,做精游客的吃、行、游,对重点旅游项目进行改造,争取用3到5年时间,投资30到50亿元,将鸡公山打造成为中国国际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到时候,港中旅鸡公山的旅游人数将突破4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1600万到1800万,大大提高信阳休闲旅游的经济增长极,实现河南旅游的大突破。”

  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并给信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点题在“做”上下真功夫。信阳坚持把“真做”作为推动发展的总抓手,不犹豫,不空谈,不盲从,不懈怠,一件一件,善做善成,让富民工程激活信阳,魅力四射。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