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屡禁难止(组图)
发布时间:2011-05-26 10:55:07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中国有个成语叫“买椟还珠”,来源于《韩非子》中的一个故事:一个人要卖出自己的宝珠,精心用名贵木材做了一个漂亮的盒子来装,雕花纹,镶美玉,极尽其所能。然而买者付完钱却只拿走了精美的盒子,退回了宝珠。
如今,这个古老的故事依然每天在我们身边上演――有人把豪华包装的茶叶称作现代版的“买椟还珠”,因为茶叶并不一定名贵,但那些装茶叶的包装实在漂亮,扔了可惜。
不仅是茶叶,在传统“礼仪”被物化为“礼品”的今天,凡是可以打包送人的商品,都渐渐成为豪华包装的重灾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豪华包装情况最严重的国家,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一半,每年废弃价值达4000亿元,这个数字,可以用来承办14次上海世博会,或建造105个国家大剧院。
从简陋到奢侈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出口产品曾因包装薄弱、外观不佳在国际竞争中屡屡受挫,造成每年的压价损失达数亿美元。当时,贸易出口中“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现象,真实反映了我国商品包装水平的不足。
1979年,包装企业中的一批有识之士,针对我国包装行业的落后状况,上书邓小平同志,请求国家加快包装工业的发展,对包装实行行业管理,并很快得到中央的支持。1980年和1981年,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中国包装总公司相继成立。
30年间,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包装里面有“黄金”,整个包装行业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发展。如今,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包装大国。不仅如此,中国的包装行业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刚刚告别一穷二白,就开始追求过度豪华。
茶叶、月饼是“豪华包装”的重灾区。月饼包装后的体积通常能膨大数倍甚至数十倍。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全国每年要生产1亿多盒月饼,耗费大量木质材料,相当于一个中秋节,全国人民就要“吃掉”一片面积很大的森林。
在某商场,一位售货员拿出一个装有3个玻璃瓶的中老年营养早餐礼盒,放到电子秤上一称,重达5斤半,但礼品盒上标明的食品净含量只有1050克,算下来,包装就有3斤多。她说,不少顾客对豪华包装很反感,毕竟保健品是买来吃的,质量好才是关键。
豪华包装产生的附加值,满足了人们“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需要。一位卖了几年保健品的售货员向记者透露:“那些买东西送礼的人,为了"看着够档次",宁愿选择价位高的。”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介绍说:“2008年,政府曾经起草过《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但是由于实际操作中存在执行困难,至今没有颁布。”
2010年3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并于2010年4月1日起实行。该标准对饮料、酒、糕点、粮食、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产品的外包装都进行了“强制瘦身”的规范要求,如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层数不得多于3层,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另外,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售价的20%。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限制生产商选用木头或金属等高档材质包装商品,以利于节约自然资源。
如今,新国标实施已经一年。由于既没有执法监督部门,又没有惩罚治理措施,所以实际收效甚微。
豪华包装带来多种危害
豪华包装也加剧了资源的浪费。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徐海云等专家算过这样一笔账:目前我国一年约生产12亿件衬衫,其中8亿件是盒装,8亿只包装盒需要用纸24万吨,如果以直径10厘米的树为标准计算,每7棵树可以制1吨纸,8亿只包装盒就相当于要砍伐168万棵大树。等于仅衬衫一项,消费者一年就“穿”掉一大片森林。而包装衬衫所用的纸盒,在全部商品包装中只是九牛一毛。现在我国每年包装产量达3000多万吨,而总体回收率还不到产量的30%。
豪华包装通常会在设计上追求色彩鲜艳夺目,在材质上追求多种材料复合。对此,董金狮表示,华丽包装产生的彩色油墨和复合物非常不利于回收处理,是名副其实的“美丽垃圾”。相反,越是简单、透明的包装就越好分解,对于消费者来说卖废品时也越值钱。
豪华包装影响消费者对食品本身质量的鉴别。一些劣质食品往往利用包装来欺骗消费者。另外,消费者既要承担产品成本,还要承担过度包装的费用,不仅如此,填埋过度包装垃圾需要的费用,也是由消费者的税收埋单的。
谈及豪华包装,社会观察家陈锐博士痛心疾首地说:“各地出现的天价月饼、天价洋酒、天价保健品等,诱发了社会奢侈之风;更有害的是,过度包装的节日礼品被有些人作为"遮羞布",搭配贵重的有价证券、礼品甚至金钱,大开贿赂之道。可以说,过度包装助长了奢侈之风、浮夸之气。”
如何杜绝豪华包装
首先,要真正扭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局面。有关部门应行动起来,特别是在茶叶、月饼的生产环节和销售旺季,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整肃市场。
其次,从根本上说,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直接决定着市场。媒体和舆论应该发挥作用,在社会上提倡勤俭节约,批评追求奢华、炫耀财富的虚荣之风。源头治理把好用料减量关,末端治理回收利用包装材料并使其资源化。这些,法规体系建设及社会化回收体系的建设,可谓任重道远。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
如今,这个古老的故事依然每天在我们身边上演――有人把豪华包装的茶叶称作现代版的“买椟还珠”,因为茶叶并不一定名贵,但那些装茶叶的包装实在漂亮,扔了可惜。
不仅是茶叶,在传统“礼仪”被物化为“礼品”的今天,凡是可以打包送人的商品,都渐渐成为豪华包装的重灾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豪华包装情况最严重的国家,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一半,每年废弃价值达4000亿元,这个数字,可以用来承办14次上海世博会,或建造105个国家大剧院。
从简陋到奢侈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出口产品曾因包装薄弱、外观不佳在国际竞争中屡屡受挫,造成每年的压价损失达数亿美元。当时,贸易出口中“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现象,真实反映了我国商品包装水平的不足。
1979年,包装企业中的一批有识之士,针对我国包装行业的落后状况,上书邓小平同志,请求国家加快包装工业的发展,对包装实行行业管理,并很快得到中央的支持。1980年和1981年,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中国包装总公司相继成立。
30年间,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包装里面有“黄金”,整个包装行业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发展。如今,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包装大国。不仅如此,中国的包装行业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刚刚告别一穷二白,就开始追求过度豪华。
茶叶、月饼是“豪华包装”的重灾区。月饼包装后的体积通常能膨大数倍甚至数十倍。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全国每年要生产1亿多盒月饼,耗费大量木质材料,相当于一个中秋节,全国人民就要“吃掉”一片面积很大的森林。
在某商场,一位售货员拿出一个装有3个玻璃瓶的中老年营养早餐礼盒,放到电子秤上一称,重达5斤半,但礼品盒上标明的食品净含量只有1050克,算下来,包装就有3斤多。她说,不少顾客对豪华包装很反感,毕竟保健品是买来吃的,质量好才是关键。
豪华包装产生的附加值,满足了人们“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需要。一位卖了几年保健品的售货员向记者透露:“那些买东西送礼的人,为了"看着够档次",宁愿选择价位高的。”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介绍说:“2008年,政府曾经起草过《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但是由于实际操作中存在执行困难,至今没有颁布。”
2010年3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并于2010年4月1日起实行。该标准对饮料、酒、糕点、粮食、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产品的外包装都进行了“强制瘦身”的规范要求,如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层数不得多于3层,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另外,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售价的20%。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限制生产商选用木头或金属等高档材质包装商品,以利于节约自然资源。
如今,新国标实施已经一年。由于既没有执法监督部门,又没有惩罚治理措施,所以实际收效甚微。
豪华包装带来多种危害
豪华包装也加剧了资源的浪费。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徐海云等专家算过这样一笔账:目前我国一年约生产12亿件衬衫,其中8亿件是盒装,8亿只包装盒需要用纸24万吨,如果以直径10厘米的树为标准计算,每7棵树可以制1吨纸,8亿只包装盒就相当于要砍伐168万棵大树。等于仅衬衫一项,消费者一年就“穿”掉一大片森林。而包装衬衫所用的纸盒,在全部商品包装中只是九牛一毛。现在我国每年包装产量达3000多万吨,而总体回收率还不到产量的30%。
豪华包装通常会在设计上追求色彩鲜艳夺目,在材质上追求多种材料复合。对此,董金狮表示,华丽包装产生的彩色油墨和复合物非常不利于回收处理,是名副其实的“美丽垃圾”。相反,越是简单、透明的包装就越好分解,对于消费者来说卖废品时也越值钱。
豪华包装影响消费者对食品本身质量的鉴别。一些劣质食品往往利用包装来欺骗消费者。另外,消费者既要承担产品成本,还要承担过度包装的费用,不仅如此,填埋过度包装垃圾需要的费用,也是由消费者的税收埋单的。
谈及豪华包装,社会观察家陈锐博士痛心疾首地说:“各地出现的天价月饼、天价洋酒、天价保健品等,诱发了社会奢侈之风;更有害的是,过度包装的节日礼品被有些人作为"遮羞布",搭配贵重的有价证券、礼品甚至金钱,大开贿赂之道。可以说,过度包装助长了奢侈之风、浮夸之气。”
如何杜绝豪华包装
首先,要真正扭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局面。有关部门应行动起来,特别是在茶叶、月饼的生产环节和销售旺季,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整肃市场。
其次,从根本上说,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直接决定着市场。媒体和舆论应该发挥作用,在社会上提倡勤俭节约,批评追求奢华、炫耀财富的虚荣之风。源头治理把好用料减量关,末端治理回收利用包装材料并使其资源化。这些,法规体系建设及社会化回收体系的建设,可谓任重道远。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
我来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