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苔茶大步走上品牌建设之路
石阡县位于贵州东北部,这个历史悠久但长期欠开发的国家级贫困县,不沿边、不临海、远离中心城市、无交通主干道过境,基本无工业,无优势矿产,其主要产业为烤烟种植,占全县经济近1/3。2006年底,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作出“大变区位、大办工业、大兴产业”的决策,所谓大兴产业,就是把仅有的优势资源——茶叶和温泉定为重点产业进行重新规划,采取重点投入、全民参与、打造品牌、强势推进、加快发展,使之迅速成为真正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在这一大背景下,石阡县质监局围绕生态茶产业建设,主动介入,在茶叶品牌打造和茶产业发展上开始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
石阡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该县特有的气候、土壤均有利于加工优质茶叶产品。但在过去,由于全县有大小茶叶企业(作坊)数十家,各家产品品牌名称不一,有的甚至一家就有几个“品牌”,导致很多消费者和客商只知道石阡茶好,而不知石阡什么品牌的茶好,为什么好。这种局面极不利于集中宣传推介、打造石阡茶叶品牌。石阡县质监局与县茶办经过多次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必须规范、统一产品品牌名称。根据石阡茶叶独有的特征特性及原产地域因素,以及茶区群众习惯称谓,在反复征求茶叶企业及业内人士意见后,最终以“石阡苔茶”统一石阡绿茶产品名称。2007年,该县质监局与茶办开始动员了3家企业采用该名称进行包装标识和广告宣传,在两部门的努力下,“石阡苔茶”得到了企业领导和业内人士的赞同与支持。
石阡县质监局原局长周兴政认为,要有统一的名称,才能统一标准,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石阡茶叶产品多年来一直采用国家或行业普通标准,已不适应生产精制茶、打造茶叶知名品牌的需要。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石阡县质监局与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充分调查研究,克服技术难题,广泛征求意见,多方请教专家,制定了石阡县第一个贵州省地方标准《石阡苔茶》产品标准,于2007年11月5日正式发布实施。名称的统一与标准的制定成为石阡苔茶发展的奠基石。
与此同时,石阡县质监局还将“石阡苔茶生产”申报为全国第6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并为此投入人力物力,制定了7个县级地方标准,对石阡苔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宣传进行“五统一”,示范项目的实施对石阡苔茶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8年到2010年的3年里,石阡县共建成标准化茶园5000公顷,改造中低产茶园600公顷,兴建茶园道路565.4公里,修建茶区集水窖池29090立方米,修筑茶园灌渠67公里,茶区改厕改池16000户,并实施万人培训计划,培训茶叶生产技术人员240人次,培训茶农36000人次,参加示范茶农3.78万户,苔茶产品公斤均价达272元,茶农户均收入3841元,全县3年累计增加茶叶产值3.7亿元。
周兴政说,如果这些前期工作是石阡苔茶的坚实基础,那么就需要一个品牌效应来将之延伸,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石阡苔茶的品牌建设设想,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之成为贵州茶叶的一支奇葩,能与国内顶级名茶媲美,并占有相当市场份额。于是,石阡县质监局提出,将石阡苔茶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一建议很快得到石阡县政府的同意。2009年5月26日,石阡苔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专家审查。
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石阡苔茶品牌战略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新起点,2009年6月,石阡申报“中国苔茶之乡”,由于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报过程中,各项工作基础扎实,文字、图片资料齐全,如石阡苔茶的古老传说、石阡苔茶主要理化指标检测依据、石阡苔茶标准体系(文本)及实施农业标准化部分资料、石阡苔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审查资料等,整个申报资料详实、全面,理由充分,顺利通过贵州省茶协和中国茶协的审查。
有了质量基础,有了品牌支撑,还需要严格的生产许可及检测把关。石阡县共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作坊)约60家,3年前没有一家符合生产许可证考核验收条件。石阡县质监局选择生产条件较好、生产较正常的10余户企业(作坊)进行重点帮扶。从设计选址建厂、设备采购验收、车间布局规划、人员业务培训、制度建立健全,直至申报QS全部资料的编撰,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指导。截至目前,已有3家获QS证(其中一家涵盖3家分厂和一个专业合作社),其中两家企业已成为龙头企业,其余小作坊正通过大量技术改造,将逐步达到申证条件。此外,该局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茶产品质量,其中关键措施是加强产品质量检验。为10家企业(作坊)开展出厂检验;实行不定期监督抽样检验;配合上级部门搞好定期监督检验。3年来共抽样检验茶叶样品近50个,其中送上级检验机构检验30余个。
2010年9月,贵州省委、省政府组织举行2010年“贵州五大名茶”评选活动,并选出前三名授予“2010年贵州三大名茶”称号,此次评选主要从茶叶的产品质量、规模、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组织化与管理、茶叶标准化和茶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评定,省内数10家茶叶参与角逐,石阡苔茶以总分第2名跻身“贵州三大名茶”。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