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依旧红似火

发布时间:2011-05-12 11:03:15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生命因奉献而精彩,人生因价值而美丽。谢长清,一位喝着酉水长大的苗家汉子,山一般朴实,茶一样香醇。他刻苦钻研,引领茶农走上科技致富之路;他亲农爱农,点亮了茶乡希望的灯。30载的不辞辛苦,沅陵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见证了这一切。

  学一行爱一行 谢长清1979年从湖南农学院茶学系毕业,被安排到县种子公司当出纳。一年中,他连写了四份报告要求换岗从事专业工作,1981年初如愿以偿,从此他就一头钻到碣滩茶场从事唐代贡品碣滩名茶的恢复和研制工作。在已故茶叶专家刘先和的指导下,通过谢长清自己的努力,沉睡了1300多年的唐代名茶终于得以恢复,茶业的产量和质量飞速上升。

  1985年机构改革时,县农业局决定将他提为人事股股长,可他明白,倘若自己从事行政工作,就会影响对茶业的研究与开发进度。于是,他放弃了令人羡慕的职位,主动找到局领导说:“我还是干自己的专业吧。”

  于是,从1988年至今,他一直辗转于碣滩茶场、军大坪茶场、弘沅茶场和官庄茶叶二厂等12个茶场间,负责名优茶研制工作和全县茶叶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他说自己学一行就要爱一行,而且要把技术学精通,将所学的技能真正为茶农服务,致富一方百姓。

  茶乡里的老黄牛 2000年以来,我县实施扶贫茶树品改项目,为了保证品改项目成功,谢长清建议本县自己采用“克隆”技术扦插育苗,并亲自主持实施。第一年育了10亩,一举取得成功。几年来他负责技术把关,共繁育良种茶苗60亩,出圃合格无性系良种茶苗840万株,使全县无性系茶树良种面积由1999年的1.79%增至现在的10.53%,并为农民增加收入100.8万元,为国家和地方财政增加税收8万元。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