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花”香漫边界—黎川构筑赣闽边界平安和谐走廊侧记

发布时间:2011-05-10 16:47:43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吃点心、喝“擂茶”、酿米酒、做麻糍……黎川县厚村乡与福建省光泽县相邻,两地的乡亲们经常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黎川地处赣闽边界,与福建省的邵武、光泽、建宁、泰宁四县(市)山水相依、村落相错。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以区域共建为载体的工作机制,促进了赣闽边界的经济发展、和谐交往,在武夷山下打造了一条边界和谐、人缘相亲的新走廊。

携手共护“大团结”

“喂,是厚村派出所吗?我是福建止马派出所。现有一起案件需贵所配合……”近日,相邻的光泽县止马乡发生摩托车被盗案件,在警方的追捕下,犯罪嫌疑人往边界黎川厚村方向逃窜。接到电话后,厚村派出所立即组织精干警力到边界治安卡点堵截。在两地警方的努力下,犯罪嫌疑人胡某很快被捉拿归案。

为维护边界安宁,营造平安和睦的省际边界环境,2003年初,黎川县率先发起边界联防倡议,成立了由黎川、光泽两县五乡镇组成的边际联防联治协调委员会,随后又吸纳一些边界县乡加入,形成了黎川、邵武、光泽、建宁、泰宁五县(市)九乡镇治安联防大协作格局,构筑起“信息互通、技术互用、经验互借、打防一致”的“大治安、大协作”网络。

黎川与福建接壤线路长,涉及的人口多,山林土地权属等纠纷时有发生。为解决这一难题,该县熊村、厚村等乡镇与毗邻的福建各乡镇成立了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边界矛盾纠纷联调联处委员会,每当发生边界矛盾纠纷便选派2至5人前往调处化解。由于调解员既了解风俗习惯,又懂法知理,能做到不偏袒、不护短,处理问题公平、公正、公开,赢得了两地村民的认可。

去年8月,厚村乡飞源村李某与妻子杨某因家庭纠纷,引发矛盾。杨某从光泽县止马镇叫来“娘家人”,为自己评理“撑腰”。双方在激烈的争吵中,李家兄弟将杨某的兄弟推倒跌伤,迅速激化了家庭矛盾。得知情况后,厚村乡和止马镇的调解员分别做双方的工作,有效制止了一场群体事件。

在赣闽边界,两地联手共护“大团结”的故事经常上演,通过一件件事情的圆满解决,赣闽两地人们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他们越来越珍惜边界之间的安宁与美好。

从联谊到“联姻”

每当圩日,赣闽边界上的黎川县西城乡集贸市场人声鼎沸,格外热闹,毗邻的建宁县黄坊乡的不少村民都会来这里“赶圩”、会友。

随着边界村民之间的矛盾一一化解,边界走廊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黎川县熊村、厚村、西城等乡镇还与毗邻的福建各乡镇通过签订友好协议书、建立友好备忘录等形式建立起友好关系。每逢重大节假日,边界乡镇主要领导都会亲自带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同时,边界乡镇还不定期地举行协作会议、季度例会以及开展文艺会演、体育比赛等联谊活动,黎川的龙“飞”到了福建,福建的狮“舞”到了黎川,边民睦邻友好意识不断增强。

黎川县熊村镇坊坪村食用菌种植大户黄贞富应福建省邵武市金坑乡村民的要求,前往指导食用菌生产,使金坑乡的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而金坑乡也组织烤烟种植能手来熊村镇指导烤烟种植技术,促进了该镇烟农增收。

共住一座山,同饮一溪水,在联谊联动的过程中,边界走廊留下了不少男婚女嫁的佳话。仅黎川县西城乡樟源村就有130多个小伙子娶闽妹为妻,而该乡也有90多位黎川妹子与福建籍青年结为秦晋之好。一些年轻男女结为伉俪后,共同为亲友牵线搭桥,促成了更多赣闽青年的婚姻,进一步增进了边界地区的亲情与友情。边民互相通婚,带动了边界产业的“联姻”。嫁到福建的黎川姑娘把茶薪菇、蜜橘种植技术带到了婆家,成为黎川媳妇的福建姑娘又把先进的烤烟种植、管理技术带到黎川,边界村民共同探索出一条跨省发展的双赢路子。

边界百姓的“一家亲”,还促进了两地工业、商贸经济的大发展。在黎川县工业园区,川田鞋业、华泰鞋业、永超鞋业、大川鞋业等由闽商投资创立的鞋服企业就有数十家。同时,黎川也有2000多位经纪人活跃在边界各农副产品市场,每年贩运销售福建的柑橘、白莲、蜜梨、香菇、笋干、茶叶等各类农产品近万吨。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