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信阳茶产业企业代表 卢书记寄语让我们干劲更足

发布时间:2011-04-30 12:10:35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小茶叶大产业,小茶叶大民生,小茶叶大文章。”昨天中午,九拓信阳红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亦生回想起前日的场面,还在激动不已,“卢展工书记心系信阳茶产业,他在座谈会上用三‘小’和三‘大’来寄语信阳茶业,简短精辟。作为从福建前来信阳投资发展信阳红茶的企业,我们感觉来信阳来对了,省委书记如此重视、支持茶产业,我们的干劲更足,发展的信心更大。”

4月28日下午,省委书记卢展工前来信阳参加信阳第19届国际茶文化节暨2011中国(信阳)国际茶叶博览会,在参观完展厅后,卢展工与嘉宾及茶产业企业代表座谈交流。

当天,参加座谈会的嘉宾有浙江省原政协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浙江省原政协主席李金明,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海峡茶叶交流协会会长张家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林强。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茶企业代表也参加了座谈会。

【小茶叶大产业】信阳的茶产业链条拉长

小小茶叶,灵性十足。在4月28日下午的座谈会上,省委书记卢展工谈到,小茶叶大产业。从种茶、采茶、制茶、卖茶,茶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且还能带动茶具生产、包装机械、包装材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创造了社会财富。

信阳因茶而闻名,因茶而富庶,茶产业的链条日益拉长。昨天,信阳市政府副秘书长、信阳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李世海告诉东方今报记者,信阳市茶产业发展的链条已经拉长,茶饮料、茶食品、茶日用化工品、方便实用的茶机械研发取得重要进展,信阳毛尖茶饮料、环宇绿茶天然纤维内衣、茶多酚胶囊已投放市场。“特别是‘信阳红’的问世,更是将信阳茶产业推向了发展的高潮。”李世海说,“信阳红”是卢展工书记破题指路的结果。

李世海向东方今报记者介绍,多年来,信阳毛尖产销量上不去、夏秋茶资源严重浪费的状况,一直成为困扰数十万茶农和信阳市委、市政府的难题,信阳市委书记王铁和市长郭瑞民曾多次要求市茶办研究解决,然而,以往考虑的是如何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春茶产量,如何把信阳毛尖卖得更远、卖得更好,却没有想过生产加工绿茶以外的其他种类茶叶。

省委书记卢展工从福建来到河南后,王铁书记和郭瑞民市长告诉茶办的同志,卢展工书记来自产茶大省,对茶产业发展有非同寻常的见解,一定要把信阳茶产业发展等情况搞准,为调研提供科学、准确、详实的数据。

2009年12月27日,卢展工在信阳视察时,一句话点醒局中人,为信阳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信阳市委、市政府很快调整了茶产业发展策略,五云茶叶集团、文新茶叶、九拓信阳红等茶企业相机而动,信阳红茶很快研制成功。信阳第十八届国际茶文化节期间,卢展工再次来到信阳,在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一道品尝完首批试制的信阳红茶后,他高兴地为其命名“信阳红”。

来自福建的九拓信阳红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亦生表示,红茶占全球茶叶贸易量的80%,近年稳中有升。因其特殊的加工工艺而生成独特的保健功效,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他们研制的“信阳红”是信阳毛尖和福建红茶的完美结合,因此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信阳红”面市后,信阳市委、市政府又积极运作,组织了“信阳红”风暴促销活动,让“信阳红”迅速打开市场,在大半年时间里共销售红茶50万公斤,实现产值2亿元,茶农人均增收近2000元。照此计算,95万茶农每年可增加收益超过20亿元。

【小茶叶大民生】

信阳茶产业富了茶农

“小茶叶大民生”。省委书记卢展工谈到,茶是农民增收的渠道,是社会和谐的“饮料”。种茶给广大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来了直接利益,使群众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特别是“信阳红”的开发,结束了河南不产红茶的历史,使茶农的增收渠道由绿茶生产一条渠道拓宽为绿茶和红茶生产两条渠道。我们讲富民强国、富民强省,这里的富不仅包括财富“富有”,也包括文化“富有”和身体健康。茶文化内涵丰富,喝茶不仅对人们的健康有益,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随着茶产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喝茶的人会越来越多。大家以茶结缘、以茶会友,心情会更加舒畅,社会会更加和谐。“听完卢书记的一席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从一个提着竹筐沿街叫卖茶叶的小贩,到如今拥有3亿元资产的茶叶公司,都是茶叶给我带来的机遇。”昨天下午,文新茶叶公司董事长刘文新不无感慨。

来自信阳市茶办的数据显示:信阳现有茶农95万人,2009年,茶农人均月收入近2500元,茶农收入占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的55%;如果月平均收入再增加2000元,那么整体上信阳茶农每个月就会多出19亿元的收入,一年就是220多亿元。同时“信阳红”红茶的生产,还会源源不断地为农民增加就业岗位。

还有这样一组数据:目前,信阳市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50万亩,茶叶产量达3.6万吨,综合产值超过40亿元。当前,信阳市8个主要产茶县区已有24家红茶生产企业生产出了“信阳红”,产量已达50万公斤,产值达2亿元。

还是那个当初靠叫卖茶叶的茶叶贩子刘文新,从一人先富到带领30万茶农共同致富,从打造信阳毛尖名牌到打响文新“信阳红”品牌,越做越大。如今,仅文新公司就有5000户合同茶农,在全国开设108家文新专卖店,累计为茶农创收3亿多元。

【小茶叶大文章】

外地茶商纷纷登陆信阳

“发展茶产业是一篇大文章,大有可为。”卢展工说,目前,我省已经制定了茶产业发展规划,对如何发展壮大茶产业、如何调整种植结构、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如何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等进行了安排。信阳在发展茶产业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当前正在抓紧建设国际茶城,努力把信阳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茶制作、培训、交流、交易中心。要通过茶叶节这一重要平台,进一步加强同福建、台湾、浙江等地茶产业界的联系,学习成功经验,加强合作交流,实现互利共赢。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提高产量、壮大自身实力,注重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不断促进河南茶产业发展,为全国茶产业发展做出河南的贡献。“我们先期投入1.5亿巨资在信阳开发信阳茶生产基地,包括茶叶种植基地、生产基地、茶文化庄园等项目建设。”说这话的是全国知名茶叶品牌“华祥苑”董事长肖文华,他是第19届信阳茶文化节迎来的首家闽南功夫茶企业。

谈起为何进军信阳茶产业,40岁的肖文华机智地说:“河南茶产业大有可为。”他告诉东方今报记者,他个人对信阳有着浓厚的情结,认为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他从年轻时就投身茶事业,那时候就了解信阳的茶文化,“当时就有这个心愿,把华祥苑的店开到信阳去。我们的茶文化与信阳的茶文化,有着共融共生的地方”。

信阳是个包容的城市。信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表示,信阳的茶产业迎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卢展工书记非常关注信阳茶产业,他亲自命名“信阳红”,并多次在重要场合推介“信阳红”,信阳非常欢迎外省的茶企业落户信阳,给信阳的茶产业注入鲜活的因子,“华祥苑的入驻,从此信阳茶有了‘福建味道’”。“这次华祥苑开发信阳毛尖与信阳红,无疑是我们在闽豫茶文化、南北茶文化交融上的有益尝试。南北茶文化交融是做强中国茶文化的必然之路。”肖文华表示。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