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专家林作炎与一粒种子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11-04-26 13:48:43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茶叶专家林作炎与一粒种子的前世今生
楚天都市报记者刘莉实习生钱梦洁
在宜昌,77岁的林作炎是很多茶叶行内人的偶像。这个偶像,从校园时代就开始关注一颗种子的命运--他第一个描述出茶树良种“宜昌大叶种”的性状特征,还从中分离选育出特早生优质良种-宜红早、并用其良种研制出“峡州碧峰”等一大批中国或省市名优茶。他的一生伴随着这颗种子的成长和流通,因为这颗种子,他是首批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茶叶专家。
一杯茶泡五道依然舌齿留香
对林作炎的采访,是在夷陵区晓溪塔的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茶城里进行。
中式上衣,老光眼镜,温和谦恭的微笑。坐定,他端起茶杯,让我们品尝刚泡好茶的味道特点。
待每个人说完,他总结,“绿豆滋味、板栗香,这是饮茶者给宜昌大叶种的茶叶滋味总结出的谚语,我觉得很形象。”
接着,他吸进一口茶,在口腔中轻慢徵声的吸溜着,打了个几个转,慢慢咽下。“喝茶不能急,细啜襟领爽、微饮齿夹香,特别是宜昌大叶茶。要像我这个样子,让茶叶在口腔中逗留,才能领会有回甘的感觉。这是第一泡,我们一共喝五泡,你到最后再体会这杯茶和其它茶种的茶在滋味上有什么区别。”
待到第五泡,一杯茶依然能让人感觉到,馥郁的栗香味充盈着口腔。“这个种子能在宜昌三峡茶区生长100多年,它浓重而鲜醇的口感很适合湖北人喝茶的习惯。”
邓村有个“林作炎”茶园
上世纪50年代。从宜昌农校毕业分配至机关的林作炎在办公室呆了不到一年,就打起背包,主动申请去宜昌专署邓村国营示范茶场,当了一名技术员。开始从事老茶园改造和建设新茶园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他将坡地的“鸡窝蔸、两层楼,吊鱼杆子、刷竹头” 旧式稀大蔸茶园,改建成为密植条列梯式新茶园,他还创办“茶叶中学”, 培训茶叶技术员,推广其新技术,仅三、五年时间,邓村茶区突破了“年产万担茶”大关。1960年一张由周恩来总理署名的国务院奖状引起乡里的轰动,茶乡的美名不胫而走。
那是他与茶的第一次辉煌相遇。
10年“文革”,差点让林作炎归隐田园。但不久,他下放到小鱼村,仅一个冬季,他坚持“水平梯田盘山转、坎坚梯面七尺宽,沟渠相通路相联、全园深翻一尺半” 的建园标准,带领当地茶农开发梯式新茶园30多亩,林作炎并像抚养孩子一样把精力投入其中,成为了乡民模仿的示范田。
八十年代后期,林作炎已调入县局创办宜昌西陵茶叶公司工作,一次生病入院,有一医院护工看到床牌上的名字,马上问他,“你可是邓村茶园牌子上的那个林作炎吗?”他这才知晓,那茶园地后来在分田承包到户时被村民们命名为“林作炎”茶园。
为宜昌大叶种给了个“说法”
1972年,林作炎调至太平溪公社(现太平溪镇)。他再次翻开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编著的大学教科书《茶树栽培学》,将近20年过去,学生时代读到的宜昌大叶种还只是一个静态的茶叶专有名词,没有任何性状说明。
为了给它一个“说法”,林作炎从事了茶树品种资源调查认定工作,终于在太平溪镇黄家冲四组茶园找到了能以代表宜昌大叶种的茶树大群体。并对它们进行多年反复观察记载对比后得出了结论,撰写出“宜昌大叶种性状观察与丰产栽培技术” 论文。这一判断在1978年的全国茶叶研讨会上得到茶叶专家庄晚芳的肯定,并在1983年入选中国首批30个茶叶良种之一。
稻草练揉茶手法制出峡州碧峰
1979年,著名茶叶专家吴觉农从四川乘船东下,航经雄伟壮观的西陵峡,被两岸修整得非常壮观的梯地茶园所吸引。回京后,他致函湖北茶科所:“西陵峡,山川秀丽,当有名茶”, 不久,研制名茶的任务很快交托给林作炎。
林作炎即组织科研组进行试制,他们从宜昌大叶茶品种中精选嫩度一致的“一芽一叶”为原料标准,采取“摊青、杀青、摊凉、初揉、初干、复揉理条、足干提毫、精拣定级” 八大工序,试制出了形似“少妇姑娘细眉、三十月亮” 型的条形茶,显示出其长江西陵峡茶叶“形美、色绿、香高、味爽”的品质特点,始取名“太平毛尖”,后因其产于古唐“峡州”茶区及取其诗人以当地“仙人桥” 为背景描述其生态条件“仙人桥上白云封,仙人桥下水汹汹,行舟过此停挠问,不见仙人空碧峰” 一 诗尾“碧峰”二字,改为“峡州碧峰”。 一跃成中国名茶,农业部,湖北省“双优产品”。
宜昌的很多制茶师傅还记得林作炎最早教他们练习搓制条形茶的手法。“把稻草剪成5寸长的节,训练双手搓揉,像做广播操那样,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朝一个方向揉过去,压力适度。一杯茶能够泡几道,和揉捻的关系很大,如果用力过大,第一杯就会把所有的滋味都泡光。”
“峡州碧峰”于1982年正式投产,当年就卖出高出市场价3一5倍的高价。林作炎于1984年创办宜昌西陵茶叶公司。一时间,产供销一体化的“西陵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林作炎“三进人民大会堂,一进中南海”传茶经,成了全国茶叶界的标杆。
送品茶样品超过1两就不收
林作炎的茶功夫早已渗透进宜昌各个茶叶品牌。如今,宜昌最大的几家茶叶品牌都请他当茶叶顾问,每有茶叶盛事,他必定是受邀的嘉宾。
林作炎对茶叶的态度,严谨且单纯。他拿起桌上几盒封装的茶叶,“这都是用宜昌大叶种或是宜红早茶树品种鲜叶原料制出的各个茶企样品,他们请我品评其茶,鉴定其品质好坏,要是超过1两我就不收。因其太精细昂贵,”
他一生不“藏茶”,不“讲究”喝高档芽茶,不“玩茶”,也不推崇“斗茶” 等闹形式的作法。与茶相伴的50多年,他有一大半时间在茶园,其余几乎在茶叶加工厂,再就是从事茶企策划,开发茶叶市场。
女儿从台湾回来,特地带回一盒贴有“马英九” 标帜的乌龙茶,他只淡淡一句:“起什么名头都是空,采制于什么品种才是说明问题。”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
我来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