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 茶和瓷器一个都不能少

发布时间:2011-04-15 11:08:16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青瓷悠悠,茶香满室。这听起来应当是江南景象,可现如今却被福建商人张明钳搬到了长春。在2008年,他曾投资1.2亿元建成了当时长春市最大的茶都。两年后的2010年10月,他又投资近1亿元建成了吉福国际茶城。

现在,张明钳又琢磨起了瓷器生意。“茶和瓷器是分不开的,爱茶的人多数也爱瓷器,所以我也要将瓷器引入东北市场。”这是他今年的新想法,也要在今年弄出点“动静”。

近800万人的商机

张明钳,长春市福建商会副会长,同时也是福泉茶都和吉福国际茶城的总经理。“来到长春20年,一直在做建材、装修的生意,与茶丝毫无关,如果说以前的生意还和瓷器有关,那就只能是瓷砖了。”张明钳告诉记者,别看现在做成的是长春市最大的两家茶城,但是自己完全属于半路出家。

提及今年的商机,张明钳说,吉林省“十二五”时期有一个发展重点,那就是文化产业。茶和瓷器都属于文化产业,“福建商人应该抓住这个商机。”他说,有了省市相关部门的扶持,是企业更快上路的关键。

张明钳说,长春市有近800万人口,他相信很少有人不喜欢喝茶、不爱茶、不懂茶。“就算是不爱、不懂也没关系,由我来引进,再做推广。”提起2008年刚刚着手福泉茶都的时候,张明钳说:“当时亲朋好友都很反对。都给我泼冷水。其实当时我的压力也非常大,从家里拿钱做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市场,一个全新的市场,风险当然是有的。”

不仅亲朋好友无法理解,家乡人也不理解他脑袋里究竟想些什么?在东北卖茶真的可以吗?结果,令所有人吃惊的是,仅仅相隔两年,张明钳又投资近1亿元建了一个茶城。人们这才发现张明钳的眼光是正确的,当然也是独到的。

从做装修、建材生意到经营茶叶,张明钳无疑都成功了。而他成功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紧跟政策,抓住冷门。别人不敢做的,那就是冷门。当政策与冷门重合,那就意味着机会来了。

瓷器的“钱景”

现在,张明钳又看好了一个商机,那就是瓷器。“前些日子,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当代陶瓷大师的作品居然可以卖到近千万元,这让我非常吃惊,这里面大有玄机。”说做就做,今年清明节期间,张明钳专程到中国瓷都江西省景德镇去了解瓷器。

“瓷器市场的空间也非常大,一个小小的陶罐就几十万元,动辄上百万元,而且近几年投资者也渐渐看好这个市场,纷纷购买、收藏。”张明钳告诉记者,当人们都在关注楼市的时候,已经说明房价很高了,股票市场投资又有些虚无,而最近几年瓷器的价格是翻倍上涨,所以他很看好瓷器市场。他不仅要将瓷器市场做热,还要将当前没有热起来的作品通过宣传、包装产生升值的空间。

除瓷器之外,张明钳还将仿古家具引入了茶城,“专程消费高档茶品的消费者多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那么喝得起高级茶,就买得起瓷器,买得起瓷器自然配得起仿古家具,所以这三者缺一不可。”

东北的“大冷门”

在张明钳的眼里,除了做好茶叶和瓷器市场的表面功夫之外,还要做出它们的内在。“那就是服务。我要开办一所茶艺学校,预计项目在2011年-2012年落成。”张明钳告诉记者,茶、瓷器的文化中传递出的神韵很重要,这种神韵就是服务。

茶艺学校培养出的茶艺师不单纯是为茶楼生意做服务的,还可以与餐饮融为一体。他的想法是,将来到酒店看到的不再是推销酒水的销售员,而是送健康的茶艺师。

这种无形的服务更能够让消费者感到自身的尊贵,如果享受了这种服务,那么就不愁没有利润。

“长春并不是茶叶的产地,所以推广起来需要时间。东北人对瓷器更是很少了解,所以这个工作做起来也比较困难,但是没有关系,越是大家不看好的,可能市场的潜力越大。”张明钳告诉记者,自己当年就是因为在装修、建材市场中跑不过别人,才转向全新的一个行业。

“跑不过别人为什么还要跑呢?跑不过就要停下来,然后思考哪一个行业更有前景。”做了15年的装修、建材生意,突然跑过来做茶、陶瓷生意,张明钳自己也觉得跨度很大,但他喜欢这种做行业第一人的感觉,喜欢挖掘市场潜力的过程。

未来,在茶城里也许还会出现陶艺馆,人们可以自己制造陶瓷、烤制瓷器,享受这样的过程。福建商人看准了东北的“大冷门”,愣是把茶、陶瓷经营的有模有样,与别人投资不一样的领域是福建商人成功的要领。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