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茶香飘两岸,一盏芬芳润千年

发布时间:2025-11-22 19:24:38 来源:浦城新闻网  编辑:-- 

闽北浦城,丹桂飘香,茶韵绵长。作为“中国丹桂之乡”,浦城不仅拥有悠久的桂花种植历史,更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茶类臻品——丹桂花茶。一盏丹桂花茶,茶汤清澈透亮,桂香馥郁持久,茶韵与花香交织,演绎着“茶桂共生、香韵双绝”的杯中诗篇。

千百年来,浦城茶农秉持着“茶引花香”的古法智慧,将秋日枝头的丹桂与四季常青的茶坯巧妙结合,以独特的二窨制技艺铸就一味东方香韵。如今,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理念的引领下,这盏茶成为链接文化、产业、科技与情谊的芬芳纽带。

 d2427806a280c8bf7f27287f5be51d87.jpg

丹桂花茶

陈椽在《茶业通史》中记载:“窨制花茶的历史虽然不长,但茶引花香增益味道,自古有之”。浦城茶农始终坚守“前花后茶”的生产风俗和用丹桂窨制茶叶的制茶方法,将本地特有的丹桂与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等茶坯巧妙结合,从茶坯复火冷却、鲜桂采集筛选,到拌合堆窨、通花散热,再到二次窨制、提花增香,每一步都暗藏玄机、精益求精,才能实现“茶桂共生、香形兼备”的境界。《南平茶志》中记载了《浦城丹桂红茶窨制新工艺》,在窨制花茶篇幅中,还专门提到浦城现在民间还有饮桂花茶。

丹桂花茶的窨制,是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过程,干茶在湿热作用发生的复杂变化,成为具备茶叶的外形,滋味更为香甜,并兼得丹桂的温暖和芬芳,男女老少皆宜。随着时代流转,丹桂花茶已成为当前茶叶市场消费主力,尤其是丹桂红茶、丹桂白茶、丹桂乌龙茶顺应时代潮流,满足青年消费者的需求,成为茶叶市场“新宠”。目前,浦城县已发展丹桂花茶生产企业30余家,在全国各地设立丹桂花茶品鉴店58家。近年来,浦城丹桂花茶年销售达200吨,产值超8000万元。

这门古老技艺历经岁月沉淀,于2014年迎来创新突破,浦城“一种桂花红茶的生产方法”斩获国家发明专利,《浦城丹桂花茶的窨制和开发》《浦城丹桂红茶制作新技艺》等论文相继发表,为传统技艺注入科学生机。2023年,“丹桂花茶窨制技艺”成功列入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名非遗传承人(市级5人、县级15人)接过传承接力棒,让千年技艺代代相传。

2021年来,浦城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组织引领,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推动“三茶”协同发展。成立浦城县统筹“三茶”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与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同时,充分发挥中国丹桂之乡及丹桂花茶窨制技艺非遗优势,印发《浦城县高质量推进“三茶”统筹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浦委办发〔2024〕7号)文件,全力打造浦城“丹桂花茶”公共品牌。目前,浦城县已围绕丹桂花茶品类,连续两年举办“丹桂杯”斗茶赛,成为茶界盛事。

经过几年发展,浦城县已建成绿色生态茶园2.3528万亩,占区域茶园面积的70.29%,70余家茶叶加工经营主体中,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18家取得SC认证。“马迹绿茶制作技艺”“丹桂花茶窨制技艺”分别列入县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浦城丹桂花茶品鉴店”授权58家、“一种桂花红茶的生产方法”发明专利授权13家。此外,全县认定评茶员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培育评茶员80余人、茶艺师70余人,浦城县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吸纳会员单位180余家。同时,为扩大“丹桂花茶”品牌打造效果,在浦城文化街设立丹桂花茶品鉴中心,作为浦城县海峡茶业交流办公场所及丹桂花茶等地方特色茶宣传的重要窗口。

以茶为媒,联通两岸;以花为引,共话发展。依托第十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平台,以“‘三茶’统筹・融合发展”为主题,“缘聚武夷・茶和天下”为宣传口号,浦城县打造了一系列特色茶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台盟中央两岸人共品丹桂花茶、共研窨制技艺、共商产业发展。同步开展的“打卡浦城茶文旅”活动,在浦城非遗文创中心、浦城美术馆设置专场,通过丹桂花茶与抹茶产品品鉴会、茶商采购对接会,联动2025少儿美术作品展览及福建乡土绘画作品展,让茶香与艺术碰撞、文化与商机交融,吸引八方游客感受浦城茶文旅的独特魅力。

当捧起这盏丹桂花茶,品味的不仅是四季轮转的馈赠,更是一段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一场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一缕连接古今、沟通两岸的东方香韵。(徐裕)


版权及免责: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原作者提供素材,如有素材请联系邮箱:info@fjtea.cn。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