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三大原因促中低端茶价格普遍上涨

发布时间:2013-03-28 11:57:41 来源:北方新报  编辑:张国文  
   采访地点:呼和浩特市市区

  采访对象:茶叶经销商、消费者、相关监管部门

  采访内容:春茶提前上市、价格普遍上涨、高端茶叶价格走低、陈茶扮新问题

  茶商语录

  今年行情变了,明前茶价格比往年同期便宜了两三成。各茶叶商家私下里认为,极品的龙井茶价格普遍回归了,毕竟公款消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茶庄老板邢然

  今年成品茶的出厂价确实略有上涨,这是必然趋势。不涨价,成本高,我们也难做生意。

  ——做茶叶加工生意的田先生

  影响今年茶叶价格的主要原因有产地管理、天气因素和成本上涨三大方面。

  ——茶叶经销商、杭州龙井茶品流通产业协会副会长郭元皓

    福建茶叶网3月28日讯:日前,记者通过走访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各大茶叶批发市场和茶庄了解到,持续的春旱和倒春寒天气直接影响着今年的春茶采摘。虽然上市早,但是春茶减产、茶贩抢茶、加工费提高、新茶身价飙升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中低端大众春茶价格总体呈现上涨态势。

  调查一:高端茶价格走低

  3月25日,记者在首府各大茶庄和茶叶批发市场采访时了解到,高端茶叶走下神坛,价格回归理性。“今年行情变了,明前茶价格比往年同期便宜了两三成。各茶叶商家私下里认为,极品的龙井茶价格普遍回归了,毕竟公款消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通道南路一茶庄的老板邢然对记者说。随后,他拿出一个茶叶包,数量不是很多,约摸有两斤左右,让顾客现场看、闻、品。记者以帮助朋友买茶送人为由,要求购买30斤茶叶。店里的营业员表示,目前只有几斤,如需要,还要等些时日。邢然说:“今年每天还能剩下几斤,往年这个时候都不可能有存货的,只能预订。刚刚拿出来的茶叶,就是昨天炒制出来卖剩下的,每斤1100元。如果需要可以付点订金,货到通知提取。”

  据邢然介绍,今年价格也很合算,以现在卖每斤1100元的明前西湖龙井来说,去年最低价都是每斤1600元以上。过去客户年前就会打电话来预订明前西湖龙井,今年电话明显少了。明前茶下来的这一周,来的客商较往年少了很多。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目前龙井、竹叶青、普洱、碧螺春等春茶均已上市,与往年相比,高端茶叶的价格有所下降。

  在文化宫路,来自福建永安的一茶叶店负责人杜峰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各种等级的春茶都已陆续上市,铁观音估计要等到清明节后才会大批量上市,“相比往年,今年高端茶叶的价格普遍下降幅度很大。以我们店里的明前龙井为例,去年卖价为每斤1800元,而今年竟跌至每斤1000元左右。在高端茶叶中,绿茶价格下降最多。”杜峰说,龙井、竹叶青、普洱等春茶一直被誉为送礼的佳品,往年高端茶更是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但今年各地行政机构响应国家政策,紧缩经费,送礼潮也渐渐退却。

  调查二:中低端茶价格高于往年

  距清明节还有一周的时间,可产自西湖的春茶已经在首府提前上市了。“西湖周边地区的春茶已经开始大面积采摘了,而西湖地区的龙井才刚刚开始采摘嫩芽。我提前半个月就到当地采购,看到全国各地的茶商都前去抢购。”做了十几年茶叶生意的石金莉告诉记者,3月21日她将首批订购的西湖龙井嫩芽空运到呼和浩特,然后加工成龙井茶。

  记者走访了多家销售茶叶的商场,看到不少店铺在显眼处张贴着“新茶到货”。多数茶商表示,他们到杭州当地抢购春茶时发现,价格比去年涨了10%左右,“虽然产量还可以,但是随着需求量的增大,大众消费的春茶一年比一年价格高。”“我今年到杭州当地采购到的龙井嫩叶每公斤是340元,比去年的价格高出近10%。去年嫩叶的价格每公斤约300多元。”在赛罕区开茶坊的梁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中端的铁观音价格从去年的每斤400~500元涨到600~700元,碧螺春从400元涨到500元。”呼和浩特九久街茶叶批发市场一茶叶店的李老板说,现在中端茶叶受到广大市民青睐,是中低端茶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另外,采摘工人工资提高、店面租金上涨,也是导致价格上涨的因素。“今年成品茶的出厂价确实略有上涨,这是必然趋势。不涨价,成本高,我们也难做生意。”在李老板茶叶店做茶叶加工生意的田先生说。

  影响:三方面原因促涨价

  针对大众消费的春茶价格上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茶叶经销商、杭州龙井茶品流通产业协会副会长郭元皓。据他介绍,影响今年茶叶价格的主要原因有产地管理、天气因素和成本上涨三方面。

  原因一:采摘数量减少

  西湖龙井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与其他茶叶不同,当地政府实施了非常严格的原产地管理措施,因此只有划出的168平方公里范围内产出的茶叶才能叫西湖龙井。在2001年开始实施原产地管理措施后,市场上能被称为西湖龙井的茶叶数量急剧减少。这促成了近20年来西湖龙井价格的第一次明显上涨。而今年,产地禁止使用一些刺激植物发芽的手段,延迟了采摘期,保证了更好的质量,也直接刺激了今年头拨茶的价格走高。虽然上述政策刺激西湖龙井价格上涨,但其本质是保护了西湖龙井的品牌,归根结底是一件正本清源的好事。

  原因二:倒春寒和旱情天气影响

  今年,我国有许多主要茶叶产区遭到了春旱的考验,茶叶数量也在减少。因此,天气是刺激春茶价格上涨的又一大推手。众所周知,清明前气温还不太稳定,而2005年和2010年出现的倒春寒天气,则让西湖龙井以及铁观音、碧螺春等头拨茶价格上了新台阶。对于龙井来说,由于头拨茶采摘的是芽头,气温骤降使得刚刚冒头的芽头被冻死,直接影响了茶叶产量。茶叶作为农产品,减产带来的必然是价格上涨。

  原因三:各类成本增加

  除了上述原因外,不能忽视的还有成本上涨。这里所说的成本是指人工和交通。今年茶产区采茶工的日工资从去年的50元左右上涨到100元以上,即使如此,还是很难招到人。而高端茶叶的炒制也是人工的,熟练的炒茶工近些年越来越少,薪资也在直线上涨。西湖龙井价格10年内从每斤300余元上涨到每斤3000余元,而近两年收购价都在以每年20%的幅度上涨,今年达到了均价每斤3500元左右。此外,由于经销商对明前茶抢早的意识越来越强。为了争抢市场,有的茶企负责人当起空中飞人,早上将头批茶亲自带到呼和浩特,下午又飞去杭州等地带下一批茶返呼。

  综合上述原因,郭元皓说,今年浙江、福建等茶叶主产区气温比往年低大约1~3摄氏度,平均雨量也比往年同期多六成。连日的阴雨低温天气让龙井始终处于休眠状态,无法采摘,导致清明前采摘时间明显减少,上市量减少。4月下旬到5月上旬,新茶会大量上市且价格会下降,爱喝茶的人不必现在急着买高价茶。

  无奈:收茶靠关系

  据名胜茶庄的籍老板介绍,收茶必须把茶农的关系搞好,人家才把采摘的茶叶卖给你,这是不少茶贩子眼下所面临的问题。

  2007年前,籍老板在老家福建省武夷山市收茶时都是上午11时出门,赶到田间收购茶农采摘的新鲜茶叶刚刚合适。“没办法啊,僧多粥少,茶不好收啊。”籍老板说,“出门时我会专门带一包烟,遇到卖茶的茶农,上去先发一根烟,联络一下感情,说不定他觉得你‘巴适’就把茶卖给你了。今年新鲜茶叶产量低,像我这样四处收茶的茶贩子又多,不在“服务”上下工夫,茶叶肯定收得少。中午12时,收茶的高峰期来临,鉴茶、称秤、给钱,茶农们只需走出茶地,就可以完成茶叶交易,而类似我这样的茶贩当年在田间就能做成一笔生意。要想多收茶就得跑得勤,‘守株待兔’的活儿是挣不到钱的。”

  提醒:小心陈茶扮新

  眼下快到4月了,春茶将逐渐大量上市。3月26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不法商家打着“刚上市春茶”的幌子,售卖假冒春茶——要么陈茶扮嫩,要么拿普通茶冒充高档茶。在玉泉区开名胜茶庄的籍老板的话证实了这一点,“许多商户上一年的茶不可能卖得一干二净,有的就降价卖,有的和新茶掺在一起卖,看你怎么处理了。”

  家住新城区艺术厅北街的刘女士在3·15活动期间来到新华广场找到本报的咨询台进行投诉:前不久她在一家网站以每两260元的价格买了半斤新上市的西湖龙井。收到茶叶后,她打开查看,感觉还可以,就点击确认收货了。然而朋友到家品尝后,才知道不是龙井,而是少量的龙井掺杂着竹叶青等。事后,她找到卖家要求退款,可对方表示是她确认收货后付款的,现在又说茶叶是假冒的,谁证明?无奈,刘女士只能自认倒霉。

  对此,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买茶叶一定要到信誉好的茶叶专卖店,在网上或是路边摊上买茶叶要小心。

  记者了解到,每年新茶过季后,一些茶叶商会将卖剩下的茶叶放入冷库,等到来年再用食用染色剂加烹调油炒一下,冒充新茶。这样的茶虽然口感稍差,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而少数商贩用工业颜料铅铬绿给陈茶染色,加工成卖相极佳的“新茶”,并喷上香精,这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伤害了。“对于染色茶一定要提高警惕,因为长期饮用会造成体内重金属超标。”茶叶经销商、杭州龙井茶品流通产业协会副会长郭元皓说。至于如何分辨染色茶叶,他表示,对那些过于鲜艳的茶叶,可取少量放在手心,用手指蘸点冷水捏一下,如果手指上留下了绿色痕迹,就证明这种茶叶染过色。此外,如果茶水颜色碧绿,而且泡了几次后仍是碧绿色,那么这种茶叶就很可能是染色茶。

  措施:工商部门严查市场

  为了维护茶叶市场经营秩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工商分局日前组织人员开展专项检查整顿活动,对入市上架摆放销售的各种品牌茶叶从包装、色泽、嗅觉感官有无刺激性异味、进销货台账登记是否清晰规范、经营者守法自律诚信经营意识强弱等方面进行逐一查验、询问、了解。为了防止旧茶扮新茶,虚抬价格,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耐心地向被检查的经营者讲解食品安全消费知识,告诫他们遵守自律与诚信经营准则对其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为了确保广大消费者能买到放心茶叶,呼和浩特市工商局要求各分局对辖区各茶叶经销门店进行检查,对预包装茶叶标识进行详细核查。有效规范茶叶市场经营秩序,不断加大对茶叶市场的规范整治力度,营造诚信有序的行业安全消费新环境。

  此外,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内蒙古地区的茶叶消费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内蒙古茶叶流通协会已经成立,这不仅可以在企业与政府间构建良好的沟通桥梁,也将在本地商贸企业与其他地区产销企业间搭建顺畅的互动平台。同时,协会作为一个行业组织,还将有力地维护各茶叶生产经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并通过行约行规,加强企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