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上坎”争跨越 石阡苔茶产业强势发展
福建茶叶网1月18日讯:随着石阡茶产业的快速发展,“石阡苔茶”这个曾经陌生的概念,正在变成国内外无数人士熟悉的品牌。2012年,对于石阡茶人来说,无疑是“爬坡上坎”之年,尽管如此,这一年石阡茶叶产量达1.47万吨,实现产值5.56亿元,比去年的2.73亿元翻了一番。
这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石阡苔茶从2007年的3万亩发展到如今的28.5万亩;2007年,“石阡苔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石阡苔茶作为地方品牌第一次在全国范围亮相;2009年,石阡苔茶申报中国苔茶之乡成功,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品种成功跻身茶业之林;2010年9月,石阡苔茶以总分第2名跻身“贵州三大名茶”;今年年初,石阡苔茶斩获“中国驰名商标”。当前,石阡苔茶也成为该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在茶产业起步的前两年,贴息贷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全县茶产业累计欠账4510万元!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去年,该县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机遇,大胆先行先试,该县与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签订了开发性金融支持石阡扶贫攻坚合作协议,由国开行决定为石阡提供首批2.5亿元的贷款,省扶贫办利用扶贫资金为此贴息。扶贫资金贴息贷款,为石阡茶产业获得了喘息机会,助推石阡茶产业这架马车“爬坡上坎”。
石阡采取县内培训和外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招聘100名茶叶辅导员上岗培训,选送了10名到杭州参加茶艺培训,完成了2000名茶农阳光工程培训。去年全县新建茶叶加工厂25座、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设10家、完成招商引资企业2家、5个公司通过QS认证,在省内外开设石阡苔茶专卖店34个。在11个乡镇建立了新植茶园示范点18500亩、9个乡镇建立了幼龄茶园管理示范点15070亩。该县抢抓国家财政购置补贴等相关政策机遇,整合项目资金,将茶叶生产从简单的手工制作向技术先进、品类多元、配置成套、使用能源清洁化的高层次发展,县级财政无偿投入茶叶机械购置补偿达400多万元,配置名优茶机械821台(套),茶园管理机械514台。组织参加了北京、上海、重庆、贵阳等茶事活动,10月11日该县被中国茶叶学会命名为第三届“中国名茶之乡”,10月18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再次授予该县为“2012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全县全年完成新植茶园3.48万亩,使现有茶园面积累计达28.5万亩。
新的一年,石阡茶产业再次奏响发展最强音:今年,全县生态茶产业建设围绕“示范带动、扶持推进”的新思路,将完成新植茶园建设3万亩,补植补造1万亩,使茶园建设规模达3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