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上个周末去了波茨坦。18世纪时显赫一时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在这里建造了王室的夏宫,后称“普鲁士的凡尔赛”。至今几百年过去,当年的英雄早已伴随着11只爱犬沉眠地下,唯有无忧宫,新宫,橙宫,夏洛特宫等一座座华丽的宫殿依然矗立在那里,看着似水流年。可是令人惊讶的是无论是美轮美奂的无忧宫,还是开过波茨坦会议的采瑟琳宫,抑或是有着数百精美雕像的新宫,竟然都不是波茨坦的最值得参观的地方。公认的最不可错过的地方却是默不做声地屹立在无忧宫与新宫之间的林间小径旁,中国茶室。它是一座富丽堂皇的环型镀金亭子,有着中国音乐家和动物的雕塑(都是按照当年的西方人对中国的幻想制造的)。据说腓特烈大帝最爱的就是在这里饮茶小憩。
如果在欧洲游览的地方多一些,你会惊讶的发现,在历史的某个时点,中国风成了所有王室心目中最高档的象征。在维也纳的美泉宫,有一座厅叫蓝厅,专门用来盛放中国蓝白色瓷器。还有两座中国厅,装着中国的漆画和青花瓷,这也是女皇最爱的两座厅。在巴伐利亚的宁芬堡,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阁,写满了当年的选帝侯斐迪南?玛里亚对中国的向往。甚至在17世纪的一场化妆舞会上,主题是装扮成你心目中最高贵的人。令主人惊讶的是,所有邀请的客人不约而同的打扮成了中国人。
这让人深深自豪的同时又有一丝怅然。诚然,我们的文化是那样精深,单从礼节来看,红白喜事不必多说,就是平时的称呼,请安的礼节和其中隐含的抬高别人,自我谦虚的意思就足以考验一位“世家子”多年的幼学。我们的文化又是那样的博大,唐诗宋词,琴棋书画,品酒饮茶,烹饪旅游,拜佛求仙,哪一样不是建立起了完整的理论?我们拥有这样的精深博大,风行欧洲的文化,可是从什么时候起,一切都变了呢?我们不再珍惜着自己的文化,却邯郸学步的模仿着西方的文化?抛弃自己父母,认贼作父,大家认为大逆不道,但为什么对于抛弃自己文化,硬搬西方文化,大家却乐此不疲呢?
来了德国以后认识了很多这边学习,打工的中国人。他们大多都很乐于助人,但是对于中国的看法和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却很多时候令我感到异常苦涩。上个月和几位中国朋友一起吃饭,聊到了结婚。朋友A来了德国已经过了10年,成为了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对我说将来结婚,即便回了中国也一定要去教堂,穿着洁白的婚纱在神父前许下虔诚的誓言。她表情梦幻地陶醉其中。我想作为基督教徒,这种想法理所应当,于是也冲她笑了一下,但她接下来的话却让我很不高兴。她接着说道,“我最讨厌中国的婚礼了,大红色真是俗死了。还有闹洞房更是讨厌,一点也不尊重别人的隐私!”说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脸上表情已经很难看。但她似乎没有意识到,仍在继续说着,“西方结婚的时候交换戒指,戒指代表永恒。非常有意义。但中国呢?真俗。”眼中的轻蔑不加掩饰。我觉得,对于西方婚礼仪式更加认同,这没有什么,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更何况她还是基督教徒。但是没必要对中国的婚礼仪式大泼脏水吧。各个文化是不一样的。西方的个人主义让他们觉得婚礼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中国的群体文化让大家更爱热闹,让婚礼喜气洋洋。两种文化各有千秋。为什么一定要贬低另一个?而且中国婚礼的三拜,也让我感觉到一对新人对父母的感恩,对彼此的尊重。这在我看来比西方的仪式更令人感动。这些都是后话了,但当时在场最令我寒心的是满满一桌人,除了我之外没有别人反对这个女生,甚至帮她帮腔。
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却又将西方文化学得四不象,让很多西方人骨子里用“暴发户”的眼神看着中国人。不只有一个德国人跟我讲,发现中国人出国买酒,不问年份,不问葡萄品种,不问地区,只在乎牌子,而且价钱越高越好的故事。品酒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即便是买好酒后,储存温度,干湿条件都有讲究,喝酒搭配的菜系也马虎不得。有的方面比较生僻,但是有一些常用的知识,比如红,白葡萄酒不同的握杯姿势犯错,就好比西裤下穿了白袜子般显眼了。
有时会感觉很痛心。大多数西方人,甚至一些中国人,说起西方式的品酒,总能谈出一些东西来,比如某地的葡萄酒最近质量一直在上升啊,比如品酒的几个步骤。但是大多数中国人说起品茶,却除了几种著名茶叶,毛尖,龙井之外再无所知。很多时候中国人和外国人聊文化,双方都对西方文化较为了解,一拍即合。但是聊起中国文化后,外国人一无所知,中国人一知半解,话题基本草草收尾。而由于中国一方面对外的文化输出始终没有成体系的结构,而留学的中国学生又不甚了解,所以之后外国人继续对中国一无所知,中国人自己也保持一知半解,最后恶性循环,两方都对西方文化越来越了解,而那曾经倾倒欧洲王室的中国文化如今基本只记住了烹饪。
我们的邻国日本早已是文化输出大国,而韩国甚至还注册了端午节。为什么我们国家就一直占据着低端的市场还一直被视为拙劣的模仿者?在欧洲的中餐馆一直都是定位在快餐,饭菜异常油腻(适应欧洲人口味)还有拙劣的寿司提供,很多欧洲人据此认为中国菜不健康且模仿日本菜。反之,日本餐馆就凭着高雅的装修,不妥协的烹饪获得了众多欧洲人的青睐。今天又看到一座我在中国最喜欢的城市说自己有一个称号,叫做“东方威尼斯”,我对此感到非常无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为什么非要把自己往“模仿者”这个身份上面套?有了“正版”谁还愿意看“盗版”呢?更何况我们的城市几千年的历史,曾经风靡欧洲,冠绝天下,威尼斯只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我们的城市居然自愿说自己是模仿者?这给我的感觉就像射雕英雄传里,郭襄性格像她的外公黄药师,所以管自己叫“小东邪”,结果现在的情景是,郭襄还没改名呢,黄老邪自己改名叫“小郭襄”了!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