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盛唐的茶马互市
茶马古道印迹
流传在藏区的原生态锅庄舞
山陕修路碑拓片翻拍
过去有研究者认为,甘肃的道路交通可分为两种:一是旧有的河西走廊商路。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自汉唐起就是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并由此以“丝绸之路”而闻名于世。作为通往新疆地区最主要的道路,被后世研究者称为甘肃经济的大动脉;第二种道路交通是清代不断加以建设的驿路。政府修建驿路本是出于调运物资、传递公文、军事联络的目的,但道路的通畅无形中也为民间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实,除了这两种交通要道外,在古代甘肃商业繁荣时期,能够给边野百姓带来最实惠、最便捷服务的,莫过于茶马互市了。
茶马互市
费孝通先生在论述“中国民族的多元化一体格局”时指出,中国西部有两条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一是今天的宁夏、甘肃一带的黄河上游走廊;二是今天滇川藏地区的六江流域走廊,人们形象地把前者称为丝绸之路,把后者称为茶马古道。
茶马互市,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古代历史上西部和北部从事畜牧业经济的少数民族,用马匹等牲畜和畜产品,与内地换取茶叶、布匹、铁器等生产、生活必需品的比较集中的大规模集市性贸易活动。
茶马互市,始于唐代,盛于宋、明、清,长达千余年。有研究者认为,茶马互市对于促进农牧业经济的繁荣发展,维护多民族的团结起过一定作用。在明代,政府制订茶法和马政,在西宁、河州(今甘肃临夏)、洮州(今甘肃临潭)等西北边地重镇设茶马司,在北部的宣府、大同、张家口和东北的广宁(今辽宁北镇)、开元、抚顺等地设茶市、马市,推行严格的茶叶征税法和马匹摊派法,交易双方必须在固定的官市上按照规定的茶马比价进行交易。
以农牧业为主的陇原大地,千百年来,遍布各个牧区草原上的规模不一的茶马互市,构成了古代甘肃民族地区商贸交易和经济发展的主色调,并对后来陇商经济和陇商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历代对茶马互市的管理
相传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已开始种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饮茶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茶习俗。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饮茶的历史也长达千余年。
“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是我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
茶马交易,最早出现于唐代,但直到宋朝才成为定制。宋朝统治阶级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护宋朝的边疆安全。宋朝初年,内地用铜钱向边疆少数民族购买马匹,但是这些地区的牧民则将卖马的铜钱渐渐用来铸造兵器,这在某种程度上威胁到了宋朝的边疆安全,因此,宋朝在太平兴国八年,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来进行物物交换,为了使边贸有序进行,还专门设立了茶马司。
宋时茶马司的职责是“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这就是茶马互市的源起。研究者认为,“茶马互市”对维护宋朝在西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两宋王朝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治边政策。
民间官商“马合盛”
在古代,由于马在政治军事商贸经济中的作用仅次于人,所以历代王朝对马都极为重视。在边疆各地盛产马匹的地方,每年向中央王朝纳贡物品的重要部分就是优良马匹,简称“贡马”。马匹的流通,促进了各地茶马互市的兴起,往来于丝绸之路经商的马匹骆驼,成为汉唐宋元时期最为动人的风景。茶马互市,起初的时候是以关外的马交换内地的茶,后来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路线。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甘肃经营规模最大和最活跃的茶马商号是马合盛。马合盛是清代持有“龙旗”的民间官商,连续百年在西北经营茶庄。马合盛茶号的大本营在白亭。“白亭”是民勤古名镇番的别号。马合盛的商号遍及甘肃乃至西北,仅兰州规模较大的茶庄就有3个,即合盛东、合盛西、合盛谦。
马合盛的这些分支,经营方式完全一致,但都是单独核算。他们的茶叶来自湖南安化等地,采集之后运至陕西泾阳马合盛的茶叶作坊进行加工制作成茶砖,这就是当时颇为流行的“湖南的茶,泾阳的水,马合盛的茯茶”的佳话。盛极一时的马合盛,不但拥有大批的马队,而且拥有数量惊人的骆驼队。
唐蕃古道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补充,在后世关于茶马互市的研究中,唐蕃古道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唐蕃古道起自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即逻些),全长3千余公里。整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连通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故亦有丝绸南路之称。
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时,因为早在那时,中原通往青海、西藏的大道就已基本形成。到公元七世纪中期,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十分敬慕唐王朝的强大兴盛与中原汉族的灿烂文化,为了加强吐蕃与唐王朝的关系,公元634年,松赞干布派使臣前往大唐国都长安,拜见当时的大唐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并请求联姻和好。
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作为国舅,专程护送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文成公主受父皇之命,带着大批卫队、侍女、工匠、艺人和大量绸缎、典籍、医书、粮食等嫁奁沿唐蕃古道进藏,途中不仅播下了汉藏友好的种子,也揭开了唐蕃古道历史上非常重要而又影响深远的第一页。之后的公元709年,唐中宗景龙三年,应吐蕃之请,唐王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往吐蕃,从而又成为唐蕃古道上的又一桩盛事。
穿越青藏高原的洮商
临潭回商又称洮商,之所以称为洮商,是因为临潭位于洮河之阳,洮河穿境而过,因此历史上临潭被称为洮州。洮商,广义上指近代以来从事商业活动的临潭各民族汉、回、藏商人狭义上是指活跃在甘、青、川、藏、滇等省区的临潭回族商业经营者占洮商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由此正式开启了洮州地区民间回藏贸易的先河,催生了一个以“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自强不息、拼搏创新、追求幸福”而闻名的临潭回族商人洮商群体,在国内众多商业群体晋商、浙商、徽商等中独树一帜,雄踞青藏高原。
这是陇商在茶马互市中最壮观的一个群体。
作为特殊群体的他们既非藏区的世居民族藏族,却操着一口流利的藏语也非内地的汉民族,却有着与汉民族近似的经济文化形态。他们是高原和平原、汉地与藏地的两栖民族,既能适应内地的气候和文化生活方式,也能适应高原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类型。这个特殊群体之所以不容忽视,是因为这个群体掌握或者控制着国内虫草贸易的1/3,全国蕨麻销售的90%藏区民族用品销售的2/3,人造毛销售的60%,帐篷生产与加工的90%,军用品销售的90%,垫子生产与销售的70%,藏毯生产与销售的40%甘肃葡萄干销售的50%……
古代玉门关的互市奇观
玉门关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记录了从丝绸之路开辟之初,敦煌从一个游牧之地,变成一个繁荣一时的大都市。霍去病领命抗击匈奴,敦煌从此成为大汉版块的一员。按照文献的记载,玉门关设为酒泉玉门都尉之后,迅速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第一要道。为确保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大约公元前121年—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即:阳关、玉门关。而在那时,玉门关前方是平坦的戈壁,使它成为了商贾和外交使节的重要通道。
玉门关,是丝绸之路通往北道的咽喉要隘。自西汉张骞“凿空”,出使西域以来,通过玉门关这座海关,中原的丝绸和茶叶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输向西方各国。而西域诸国的葡萄瓜果等名优特产和宗教文化相继传入中原。当时玉门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据有关专家介绍,汉朝用两种手段来管理丝绸之路上的来客。如果是商贾,汉朝政府就发给他们“身份证”,将他们分成很多等级,不同的等级出城的时间都有所不同,普通商贾只能在正午出关,时间短暂。另外,汉代最重要的是在玉门关对商客征收关税,大约是按商品比例的4%左右征取,这笔费用全由当地政府收取并用于边防建设和管理中。为了进一步管理西域商客,汉朝政府还每40公里设一个大型驿站,为商客服务的同时还能在沙漠中控制商客的动向,限制商客的补给,当时汉朝的手段不得不让人佩服。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