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初制所

发布时间:2011-04-10 10:15:25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茶叶初制所”这个名称已经消失多年了。

家乡北仑小门村产茶,茶分两种:一种是茶树像庄稼一样种在山地上,由人工认真培植出来的,称为“园地茶”;另一种是茶树在山林中自然生长着的,俗称“野山茶”。不论是园地茶还是野山茶,加工之后做成的干茶按加工方法不同又分为绿茶和红茶。

绿茶的做法很简单:将茶树上采摘的嫩叶,经摊晒晾蔫之后,放入洗净了的饭锅中急炒,炒后再用双手反复揉搓,直到将茶叶中的浆水揉出,晒燥烘干就成。

红茶的做法是将茶树上采摘来的已经不很嫩的茶叶(俗称“老茶婆”)一堆一堆地放在一块很长很长的干净的长方形木板上,木板上方已搁好一条长圆木杠(固定在两根屋柱之间),然后由几位精壮男子双臂扶着圆木杠以洗净的双脚用力地将茶叶反复揉搓,直到将茶叶中的浆水揉出,再经摊晒晾干,放入箩筐中压实,上面覆盖茶布(以纯棉粗纺布做成),让它们在那儿自然发酵,待筐中茶叶发出香气,颜色转红,再倒出晒干或在炭火上烘干而成喷香的红茶。

后来,出现了一种叫“茶叶揉捻机”的机器,其主体是用实木板做成的像八仙桌一般大的一个磨盘,盘面上呈放射状钉着好几根弯成“S”形的粗铁条,正中间则固定着一根很粗的立柱,立柱上套着一只如水桶般粗大的茶桶,那桶盖又厚又重,顶上还安装着一副可以上下移动桶盖的螺杆与螺母。茶桶内可放进四五十斤鲜茶叶,放入茶叶之后转动螺母让桶盖紧紧地压实里面的茶叶,然后叫来四五个力气大的男劳力面对面地站定,用双手推着茶桶在磨盘上绕着立柱连续地回转研磨,桶内的茶叶因为受到挤压和研磨很快就被揉出了汁水,并自然卷曲成条条茶丝。

有了这机器之后,男人就再不用站着用双脚揉茶,只需大力推动茶桶旋转就行。将收购来的鲜叶晾晒后在机器中研磨,然后将带着浆水的茶丝放入箩筐中发酵,掌握好箩筐中茶叶的温度和时间,保证茶叶的质量(色、香、味)。这是很有点技术含量的活。

接下来,要将发酵过的茶叶放入烘房。这是有半尺来高3尺左右宽的矩形矮炕,矮炕上的中间部位挖出一个个圆孔,圆孔中的炭火熊熊燃烧,将专门扎制的腰鼓形竹编烘笼一只只罩到矮炕上,烘笼顶部搁着一只呈圆锥形凸起的竹编茶斗,将已发酵过且晒成半干的红茶丝均匀地撒在上面,让它们接受炭火的烘烤,不一会儿烘房内便有浓浓的茶香飘出。火候差不多时就将烘干的茶叶倒入一只很大的容器内,凉透后即可装入一只只全棉白粗布缝成的茶袋,这种已被染成了一片均匀茶色的茶袋放几年也不烂不蛀,并始终会发出一股好闻的茶香。

小门村茶叶初制所开张的时间大约是在解放后那一年的春末。解放前,茶叶在当地不值钱。解放后,供销社开始收购各村土制的红绿茶,村民见拿着茶叶去收购站就可换回来钞票,这才将茶叶看得金贵起来,茶叶初制所也就开始兴旺起来,一直运行到上世纪60年代,规模和技术都上了一个台阶,光是揉捻机一字排开就安装了四台,且全部电力驱动。在这里初制的红绿茶被国家收购去之后还要送到绍兴的茶厂去分选和精制,然后包装成高档的红绿茶,不仅能销到上海、天津,还能出口。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