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茶具,思古情怀
青花瓷简称“青花”,白地兰花,白地的韵味不同,蓝花发色更是千变万化,如今兰花瓷已是中国风的重要元素,可以说,青花是自唐以来从未衰退的时尚热点。
青花的烧制,是在白瓷胎上用钴料直接描画图案,然后罩上透明釉,以1300℃左右的高温烧成的釉下彩,蓝白对比,色彩鲜明,典雅大方。以元代青花瓷最为名贵。明代以后除了釉下青花、青花釉里红以外还有釉上五彩、素三彩、釉上、釉下结合的斗彩、青花五彩等美丽的青花定器。青花茶具以茶壶、盖碗、茶杯、茶仓等较为多见。
仿汝窑青瓷和龙泉窑青瓷茶具
近几年,瓷质茶具中有越来越多的“仿汝”(仿汝窑茶具)和“龙泉”(龙泉窑茶具)出现在茶叶店铺的柜台上,虽然花色品种甚至货源并不很多,但受关注度则足以与传统花色的瓷、紫砂茶具等平分秋色。
汝窑瓷为北宋晚期汝州现在河南宝丰境内)所烧制,汝州曾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宫廷汝瓷”。宋汝窑瓷器传世稀少,极其珍贵。汝瓷以釉质和釉色见长,“汝窑青瓷,釉色青翠华滋,釉质肥润莹亮,金光内蕴,造型古朴雅致,周身布满纵横交错的纹片,有这开片自然天趣;器物口沿由于上釉时釉汁下流,釉层较薄,釉下黑色胎骨透过半透明的玻璃青釉,呈现紫色,底足部分不上釉,露出黑色胎骨,形成著名的‘紫口铁足’特征。”汝窑瓷釉色有天蓝、月白、天青、豆青、粉青、卵白等颜色,现在常见的仿汝窑茶具多为天青、粉青、月白三种釉色。仿汝窑茶具吸引人之处在于其光华内敛、素雅平静、细腻泽润,以及随着使用日见光润,并逐渐显现的自然开片之美。从现在仿汝窑茶具精品中,我们已经可以遐想宋汝窑瓷的美丽迷人。
南宋鼎盛时期的龙泉青瓷“釉层肥厚如凝脂似白玉”,有月白、豆青、淡蓝、青灰等釉色,其中,以粉青和梅子青两种釉色为龙泉青瓷基本色调,最为美丽。粉青釉色肥厚,釉面略带乳浊,釉色青绿粉润,光泽柔和,有如青玉;梅子青釉比粉青釉更深沉华滋,釉色葱翠,釉层略带透明,釉面光泽照人,如梅予出生。龙泉青瓷又有哥窑和弟窑。
白瓷茶具
如果论及如实反映茶汤之美,白瓷是最佳选择。专业品茶器具中的审评杯只能是白色。中国出产白瓷的地方很多,江西景德镇白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磐”著称;唐山骨质瓷轻盈、细密坚硬、色泽乳白;福建泉州德化白瓷质地坚密,釉色乳白如凝脂,有“象白牙”“猪油白”“鹅绒白”等美称;此外湖南、安徽等地有白瓷出产。
白瓷茶具可选择余地较大,品茗杯、闻香杯、怀托、盖碗、茶壶、公道杯、茶荷、茶仓等都有白瓷制品。选用时如不是成套购买需要注意白瓷的色差。
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通常是耐高温玻璃制品,晶莹剔透,不仅能最准确地反映茶汤的色,更能传达出其他材质茶具无法体现的茶汤信息—茶汤的颜色和清澈透明。好茶的评价标准之一是茶汤“明亮”,无论黄色、橙色、红色的茶汤一定是丝绸一样闪亮,这时,玻璃器就是无可取代的。
除了常用来杯泡绿茶、白茶和黄茶的直筒茶杯,玻璃制茶具最多见的是公道杯和加热保温用的壶。玻璃公道杯可算茶具里的“百搭”,与什么样的茶具配合使用都不显得不协调。近年来,玻璃茶具上还被增加了琉璃、瓷配件加以修饰,使得玻璃茶具透明而不单调。
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在茶具中具有霸主地位。 紫砂茶具产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是以地质细腻、含铁量高的陶土为原料制成的无釉器具。因其含铁、硅较高,多呈紫红色,故名紫砂陶,始创于宋代,盛行于明代中期。
紫砂的烧成温度介于1100℃~1200℃之间,泥料经过拼配,烧成后呈现多种颜色,常见的有紫色、红色、绿色、黄色、黑色等几种颜色。
现代紫砂茶具主要为紫砂壶,明清以来,紫砂壶因其良好的艺茶功能成为最适合泡茶的工具,并备受推崇。除紫砂壶外,紫砂茶杯、品茗杯、公道杯、茶盘等也比较常见。
陶艺茶具及辅助功能
陶艺茶具之美在于非制式化的多样和质感的自然质朴。
陶器诞生于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由于它是产生于原始阶段的手工制品,陶器必然带有一种原始、质朴、自然之气。古代茶人用陶壶煮水,现代茶具中,陶制的品杯、壶承、茶盘、水盂和各种花瓶、盛器、香插等器物非常多见。茶具搭配可简可繁,茶具可细腻、可粗狂。富有个性、反璞归真的陶艺工艺使人们感受到茶以外的更广阔空间。
特别提示
(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提供素材。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有素材请联系邮箱:info@fjte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