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乌龙茶60年产销历程
发布时间:2015-08-02 18:20:59
来源:中国茶叶
编辑:张水存
福建茶叶网8月2日讯:有“八闽门户”之称的厦门,是茶叶最早的输出口岸,被称为茶叶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而乌龙茶长期由厦门口岸出口且大部分为闽南人经营和饮用,因此,以厦门口岸的经营为主结合全省的产销情况,对福建乌龙茶60年产销历程进行论述。
张水存 摄影:皮姝娴
庄晚芳所写的“泉水质美,可存茶香”八个字将张水存的名字融入其中 摄影:皮姝娴
【关于福建茶叶网】
福建茶叶网(fjtea.cn)是国内一家以福建茶叶市场为核心的B2B电子商务门户网。平台致力于推广茶文化、茶品牌,捕捉分享市场动态。敬告茶友:喝福建茶,用心体验下“红梦茶”。
新浪、腾讯微博:@福建茶叶网
网易云阅读:福建茶叶网
搜狐新闻:福建茶叶网
今日头条:福建茶叶网
微信:fjtea100、fjtea520
来往:fj_tea
易信:fjtea520
张水存 摄影:皮姝娴
庄晚芳所写的“泉水质美,可存茶香”八个字将张水存的名字融入其中 摄影:皮姝娴
一、解放前厦门乌龙茶外销的兴衰
厦门这个小岛,面积只有130多平方公里,岛上虽然没有种植茶叶,但有一个天然的良港,因此,英人很着重这个茶叶出口小岛,依照《南京条约》被辞为五口通商之一。19世纪中期,是乌龙荼出口的鼎盛时期,1877年,厦们出口岸出口的乌龙茶达5425.68吨的历史撮高记录,由于销路扩大,供不应求,因而茶叶出现粗制滥造,以次充好,质量低下的现象,无法与台湾、日本的产品竞争,对欧美市场出口终于逐渐衰落。到1900年,乌龙茶出仅406吨,大部分销往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国家和地区。
1923年,厦门成立茶业同业公会,参加公会的有茶行、茶庄40多家。当时,乌龙茶虽然退出欧美市场,经营范围局限于东南亚地区。但仍然是厦门茶庄、茶行的利好时期,从他们的规横可窥得一二。如林金泰茶庄,在安溪有厂,于新加坡、吉降坡设分行,在鼓浪屿内厝澳建造了一幢大洋搂,该楼房地基周围与1907年林鹤寿所建的厦鼓最宏伟的“八卦楼’(原厦门博物馆)一样规模之大,可想而知;厦门有条马路叫“通奉第”是杨文圃茶庄的大舍杨砚农利用茶叶纳税,搞得“通奉大夫”官衔兴建府第于此处而得名的,其声誉之显,可以想见;其他茶庄、茶行绝大多数也自置产业,财力不乏。这些茶庄、茶行有些专营出口,有些内外兼营,有些专营内销。内销茶叶除销售本市场外,大部分销往现在漳州市的漳浦、云霄、诏安、东山等县,可见当时厦门茶庄、茶行的业务盛况。1936年,厦门乌龙茶出口623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次年5月,厦岛沦陷,茶叶出口量大幅下降。继而发生太平洋战争,变通断绝,茶庄、茶行大部分停业。抗战胜利后,茶行、茶庄又大部分恢复营业,但是东南亚一些殖民地国家先后独立,越南、柬埔寨、老挝、印尼、缅甸等或因国内已大量生产茶叶,或因外汇短缺,先后禁止茶叶进口,乌龙茶销区仅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港澳地区。1949年,厦门口岸乌龙茶出口只有216.2吨,至此,名声已不太雅的“侨销茶”,也欠名副其实了。
二、解放后乌龙茶产销的恢复和发展
解放后,大部分茶行、茶庄于l956年参加公私合营,并先后并入厦门茶叶进出口支公司。
乌龙茶产区有福建省的闽北与南地区、广东省的凤凰山区和台湾省。1950年福建省茶叶产量为5450吨,其中乌龙茶673.5吨。1954年起,茶叶由国家统一经营,是年福建省茶叶产量5690吨,其中乌龙茶1137.5吨左右,当年,中国茶业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在厦门设立办事处,全省乌龙茶由“办事处”专营出口,是年出口144吨。当时国家茶叶的供应原则为“扩大外销.有计划边销,适当安排内销”。1957年“办事处”改为“支公司”,先后把合营公司纳入支公司。1961年,全国茶叶的产、供、销由外贸部统一经管;1962年4月厦门市供销社把内销的批发部、加工厂和零售店,全部转给厦门支公司,公司即成为内外兼营的企业。当时,国家茶叶政策举棋不定.强调以粮为纲,茶园没有很好管理,茶农收入低下。茶叶生产停滞不前,产茶大县安溪县竟沦落为贫困县。政府为加大出口力度,茶叶的供应方针调整为“优先保证出口,适当安排边销,剩余安排内销”,当年出口1200吨,几乎没有乌龙茶可以供应内销,全省内销的大部分的原料是红绿茶的茶朴和细茶等,经加工拼配后进行供应,正茶供应极少,厦门市区凭证供应。1984年,茶叶放开只有经营后,才取消凭证供应。
“文化大革命”初期,驰名中外的“大红炮”“铁观音”名茶品名,被斥为“封、资、修”,强行政名为“大红岩”、“铁冠音”;散装原料茶为国外客商加工小包装茶的业务,增加外汇收入,被指“为资本家做工,替资本家赚钱”而勒令停止生产。因此,客户流失。1969年,厦门外贸7家进出口公司合并为外贸公司,厦门支公司也不存在了。1979年7月,厦门支公司又重新成立,“大红炮’、“铁观音”也恢复原来的品名。1984年,厦门支公司改为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2000年改为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至今。
乌龙茶在厦门支公司的苦心经营下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与台湾茶展开竞争,终于占领了大部分市场。1976年公司首次出口乌龙茶3吨到日本,开福建乌龙茶出口日本的先河,公司即在日本选择经销客户,在双方的协作和努力下,促使了乌龙茶在日本市场的发展,乌龙茶以其独特的韵味赢得了日本消费者的喜爱。1978年,乌龙茶在日本销售量达178吨。1979年日本第一次掀起了“乌龙茶热”。1980年在公司的支持下,日本经销商伊藤园株式会社试制罐装乌龙茶水获得成功,为茶叶的饮用另辟蹊径。1984年再次掀起“鸟龙茶热”,于是乌龙茶名声大振,上百家日本饮料商社参与生产罐装乌龙茶水,使得日本饮用乌龙茶的“热潮”迭起。因此,福建乌龙茶对日本的出口猛增,进入90年代.日本年进口乌龙茶达2万吨左右,一跃成为乌龙茶最大进口国,现在乌龙茶已遍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量年年上升,1983年出口达3001.43吨,为1949年216.2吨的14倍,为1954年成立“办事处”时144口吨的21倍。
乌龙茶拣茶车间
瓶装乌龙茶水
福茶出品的福建乌龙茶系列产品
1984年,茶叶放开自由经营.全国绿茶略有积压,红茶出口亏本,乌龙茶供不应求,因此,除原来所有国营茶叶公司外,一些原来非经营茶叶的国营、集体和个人,纷纷到乌龙茶产区收购、加工并运销各地,为了争得货源,争相提价收购,然后降低质量并到处抛售;有的为了暴利,甚至从各地收购低次粗绿茶和假茶,加工拼配后,以名牌乌龙茶厂的唛号欺骗顾客;原非生产乌龙茶的茶区则大肆仿制乌龙茶,因茶树品种的差异和采制技术等原因,市场上出现非乌、非红又非绿的“乌龙”茶。与此同时,日本正巧大兴“乌龙茶热”,客户求货心切,重量先于质量,乌龙茶出口品质下降、掺杂使假和欺诈行骗等种种行为就不断地发生了。日本经销商意见纷纷,要求我方改进供应工作。1985年9月20日,经贸部根据各方的意见,把乌龙茶列为三类物资一类管理,出口实行许可证制度,由经贸部发证,规定由承担乌龙茶出口收汇的四个口岸经营出口。此为解放后茶叶出口首次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然而,利之所在,低劣乌龙茶和“水货”,仍然不断地涌向市场。1991年9月,为贯彻“理特”方针,决定对日本和港澳市场实行统一成交,统一管理,港澳市场由德信行总代理,客户通过德信行向口岸购买;日本市场由总公司驻日本代表事务所统一签订出口合同和统一对日本市场的管理。至此,外销乌龙茶市场才略为稳定。2004年,国务院取消对茶叶(绿茶、乌龙茶)出口资格审批乌龙茶企业被取消出口专营权,外资及民营企业和原来拥有出口专营权的国有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乌龙茶出口不可避免地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
三、改革开放后乌龙茶产销蓬勃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全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茶农不但管理好现有的茶园,还大量垦植新茶园。1950年全省茶园27.7万亩,产量5450吨;1978年,全省茶园141.2万亩,产量2.03万吨,同比增长5.1倍和3.7倍。2007年全省茶园250万甫,为1950年的9倍,1978年的1.8倍;全省产量22.39万吨,为1950年的4l倍,1978年的11倍,其中乌龙茶11.5万吨,占51.4%,为1954年的460倍,1978年的3.8倍。产茶大县安溪县,1949年茶园20920亩,产茶419.6吨,2007年茶园扩展到36.4万亩,产茶达5.2万吨,同比增长17.4倍和124倍。1995年,安溪被农业部授予“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的殊荣。2007年,安溪县涉茶总收入57亿元,脱掉贫困县的帽子,成为省十佳、全国百强县。
2007年全国乌龙茶出口2.17万吨,其中福建省出口1.35万吨,占62.2%.为1949年的62.4倍,1954年的93.8倍,1978年的6.4倍。
乌龙茶内销市场更是蓬勃发展。2007年,福建省乌龙茶产量11.5万吨,扣除出口1.35万吨后,国内销售10万吨左右。乌龙茶遍销全国各地,能有今天这样好的局而,可以说是安溪人起了主导作用。20年前,不少安溪人就单枪匹马到全国各地推销自产茶。1989年9月,北京举办“中国茶文化周”,当时都是一些国营大公司、大茶厂以及国内外的客商前来参加,有位安溪茶农自已租了摊位销售自产茶,显示了安溪人的勤劳、智慧、勇敢和勇于拼搏的精神。现存有10万安溪人在全国各地开设了3万多家茶庄、茶行和茶艺馆,并出现多家驰名全国的企业,不少安溪人在全国各地如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等设立经营机构,推介自家的产品,并开展茶文化宣传。如厦门在解放前后,茶店只有40多家,现在有茶店、茶艺馆近万家.其中大部分是安溪人于改革开放后开办的。
由于乌龙茶的品质优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普遍赞誉和喜爱,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因此,各茶区都看好乌龙茶的发展前景,纷纷参与发展乌龙茶,除福建省各产茶区大量发展乌龙茶外,广东省也由凤凰山区扩大到整个潮汕地区以及揭阳和梅州等地区,浙江、江西、贵州、广西、云南等省也先后培植乌龙茶,预计还会有更多的茶区参与生产乌龙茶。
【关于福建茶叶网】
福建茶叶网(fjtea.cn)是国内一家以福建茶叶市场为核心的B2B电子商务门户网。平台致力于推广茶文化、茶品牌,捕捉分享市场动态。敬告茶友:喝福建茶,用心体验下“红梦茶”。
新浪、腾讯微博:@福建茶叶网
网易云阅读:福建茶叶网
搜狐新闻:福建茶叶网
今日头条:福建茶叶网
微信:fjtea100、fjtea520
来往:fj_tea
易信:fjtea520
我来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