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凯:茶道万变不离《茶经》
偶然结缘“著”茶论道
作为一位知名的历史学家,怎么会研究起茶文化呢?是当年学生无意中的一句提问,让郑培凯开始探究中国的奥秘。1991年,台湾开出不少环境幽雅的茶室,刚回台湾当客座教授的郑,喜欢带学生去茶室上课。有学生问:“老师,可不可以讲讲茶的历史啊?”要给学生讲,自然自己要先了解,从中国历代茶书开始入手,书越看越多,读书笔记也越写越厚,后来干脆与人合作,将中国历代的所有茶书都作了校注,汇集了自唐代陆羽《茶经》至清代王复礼《茶说》共114种茶书的《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就这样出炉了,这本著作同时也辑录了各种散佚著作,成为现存所见茶书总汇中收录最丰富的编著。继昆曲、陶瓷等艺术之后,在郑培凯个人标签上,又多了一个“茶”字。
十多年的钻研,郑培凯总结说:“是陆羽开创了整个中国的茶道,他也是第一个提出茶与美学概念的人。”
陆羽生活的时代,上到皇室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之辈,喝茶之风蔚然,《茶经》的诞生正合时宜。《茶经》总结出一套制茶经验,也为喝茶订立了不少规矩。《茶经》全书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内容涵盖了制茶、喝茶、用具、产地等等内容。郑培凯认为,陆羽在书中首次提到茶文化中审美感觉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事实上,陆羽还有过不少茶著作,可惜大都失传。陆羽的《茶经》,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与唐之后,茶经济迅速发展及喝茶之风盛行无不相关。
陆羽对中国茶道影响深远,《茶经》的最后一节“十之图”中,还特别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如今,在日本茶道大师的茶寮中,从挂字画、插花、庭院布置等细节中,依旧可以找到陆羽的美学思想。
择水选器 古今有别
现代人喝茶,对茶具多有讲究,这也算得上是传承了陆羽之衣钵。《茶经》对中国传统品鉴瓷器有很大的影响。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为唐代名瓷,陆羽更推崇越窑青瓷。在《茶经》中他特别解释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他的初衷是想表达从美学的角度看,用青瓷茶碗盛放茶汤要比白瓷效果好。这与当时的制茶工艺有关,唐代茶叶制作成团饼状,外面还裹有米浆,喝前先用火烤干,碾碎后再煮,汤色乌黑,与邢窑白瓷反差强烈,反而是盛在青色的越窑瓷器中,感官效果略胜一筹。
不过,陆羽的这种审美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直接引导着国人对瓷器的审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著名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便是赞誉越窑青瓷的。
好茶须用好水配,陆羽《茶经》中提到了择水标准“……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湧湍激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从《茶经》中找不到“天下第一泉”、“天下第二泉”的叙述。郑培凯认为陆羽曾有过水的著作,只是没能流传下来。
斗茶自唐宋流行到元代,其热闹场景从中国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斗茶图》中可窥一斑。古人的斗茶与现代人的斗茶完全是两码事。郑培凯说:“前者是文人游戏,后者是商人利益。古人斗茶比的是手工打茶花的技巧,今人斗茶比的是制茶的工艺。古人赢的是荣誉,今天比出来的茶王,意味着可以卖个好价钱。”
梳理中国茶文化脉络,不难发现,中国的茶文化是丰富的、悠久的、多元的。郑培凯强调,茶道的变化都离不开《茶经》。
相关资料
郑培凯,山东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副修历史。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佩斯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1998年在香港城市大学协办中国文化中心(ChineseCivilizationCentre,并担任中)心主任及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