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锡制“煮茶壶”泡汉口砖茶

发布时间:2014-09-02 12:35:20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郑汝可 
 祁县锡制“煮茶壶”泡汉口砖茶

祁县古城一家古董店收藏的茶箱。 特派记者 胡冬冬 摄

祁县锡制“煮茶壶”泡汉口砖茶

8月24日傍晚,祁县古城老街上,人群熙熙攘攘。

    福建茶叶网9月2日讯:“万里茶道”经陆路,走入山西晋中祁县,算是回到当年茶道“主力军”晋商的大本营。

    祁县在山西晋中盆地中,古旧如昔,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4日,采访团在祁县走访发现,无论是祁县古城的票号遗址,还是晋商乔家与渠家的深宅大院,都诉说了古城当年的财富与繁华。

    这些繁华,多与茶相关,因茶而起。当地有俗语:“祁县的好房子,不是茶庄就是票号。”记者考察发现,作为明清商业重镇的汉口,与祁县有绕不开的“茶缘”。

    古城藏着茶叶古玩店

    祁县古街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明风清韵,店铺林立。2011年,被授予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街。

    记者来到祁县老街时,正值傍晚下班时间,人流如织,民风扑面。走过老街上依然尚存的一个个老字号牌坊,记者发现,在当年,除了长裕川等茶庄,繁忙的茶叶运输,也催生了各种服务行业,除了货栈外,卖饼子的、卖面食的、剃头的、钉掌的、卖杂货的铺子也随处可见。

    据古街上老人叙述,19世纪至20世纪初,祁县只有四个大镇,都在“万里茶道”上。当时,祁县东门外开着几家大客栈,运茶的骆驼满院都是。

    夕阳下,当年的茶庄等遗迹,大多已做他用,构成了今日之商业街。而与万里茶道相关的遗物,在偌大一座古城中,却是鲜有见到。祁县晋商研究会会长范维令解释,因时间久远,茶道的收藏多在民间。

    记者在街上一家古董店所见,佐证了范维令的说法。当年茶商的通关牒文,茶商路线图,各式储藏茶叶的木盒、铁罐,在店里都能看见。

    柜台里,记者还看到湖北羊楼洞生产的川字砖茶,分不同年代摆放。墙壁上,店家收藏的茶商信件栏,有“汉镇”(即汉口)、“东昌”、“苏郡”、“京都”、“天津”5个档口,为当时重要分号所在地。

    晋商大宅中住着汉口茶商后裔

    古街渠家大院周围,一栋栋紧挨着的明清古宅引人注目。记者看到,古宅院落多在300-500平方米之间,现多为民宅,基本保持原貌。

    穿过古宅见一个个当地人称之为“圪垛”的窄巷,记者来到现年61岁的杨平藩老人家中。

    杨平藩家宅院面积约为350平方米,呈三厢式,原为晋商何家所有。询问得知,杨平藩的爷爷,正是在汉口经营茶庄,新中国成立后回到祁县,是本地茶庄“北昌源”在汉口的“常驻掌柜”。

    杨平藩说,爷爷回来后,用汉口带回的2700块大洋,买下了如今的宅院。在他小时候,祁县去汉口做茶叶生意的,不在少数。小时候,经常在家中喝到印有“汉口”字样的砖茶。

    当年,祁县城内有茶庄共计约30家,在各地县城中堪称全国之最。祁县当地饮食清淡,多无饮茶习惯。如杨平藩所提到的砖茶,多为茶商们从汉口经商带回。

    当地老人王宝林说,民国时期,祁县家家户户有一种锡制“煮茶壶”,用来泡煮汉口砖茶,大小与开水瓶类似。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