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历史上有个“御茶园”?
“龙桥记”石碑。
福建茶叶网8月28日讯:邵武历史上有个“御茶园”?7月19日,周六,骄阳似火,笔者与新华社记者王成前往距城区50公里、海拔800多米的邵武市和平镇坪上村住村,进行为期两天的专题考察考证。
清理石碑,发现“观音坑御茶园”字样
“前年夏天,我与朋友到坪上和其境内的留仙峰看茶山,了解碎铜茶。通过一条田埂,发现一块铺满脏泥的碑石架在小水沟上,写着‘龙桥记’,细看后发现立碑时间为清康熙四十八年。直觉告诉我,这块被人遗忘的石碑可能有一定的历史考证价值。为此,我便给观音坑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勇讲,这块石碑很有文物价值,要清洗好搬走藏好。”说到那块石碑,市直机关干部张女士很有感触。
“我们把石碑清洗后搬回了喝茶休息的房间里,开始一点也不在意,也没多看几眼。去年春天,3位武夷山茶人到坪上考察碎铜茶,喝茶时发现了这块石碑,很是惊讶。他们认真擦拭着石碑,逐字逐句地念着碑文。我们认识到这块石碑的价值。”杨勇说,“这块石碑,原来一直立在龙桥桥头的一个石龟上,其实这块石碑还有另外一半,现在不知去向。就这块石碑,也不知什么时候被村民搬到田埂上架到小水沟上便于人行走,石龟也被村民抬到庙里‘休息’了。”
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块石碑的内容,那就是将兴建龙桥的捐赠者所在的村落、名单、金额记录下来,以示表彰。整个石碑保存得较为完好,高一米多,宽三十多公分,厚五六厘米,文字均为楷体,清晰清楚,表达的内容简单明白,有三百多字。如,“观音坑御茶园助银二十两”、“吴荣标、凌汉各助银五钱”等,最后落款为“清康熙已亥五十八年五月十四日,合坊鼎新秋瓦砌监造祈祝各坊获福也。”
剥蚕抽丝,“观音坑御茶园”可能存在
“在历史上,这里应该有个御茶园。从已掌握的证据看,推出这个结论不成问题。”市农业局的一位主要领导很肯定,很有理由。与这位农业局主要领导人持同样观点的人还包括杨勇、张女士等人。他们都谈出了自己的“道理”,并言之凿凿,十分坚持。他们的推论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石碑清楚记载,一定程度讲,这种石碑不存在造假,甚至比文献资料还更“靠谱”。
从内容来看,“观音坑御茶园”也应该在坪上,至少是离坪上不远的附近某个地方。认真察看碑文,就可以知道,这个石碑是表彰为建在本地的桥梁(即龙桥)而伸缓手的人而立的,写在上面的所有捐银的村落都在坪上附近很小的范围,且那些写着的村落现在的名字还延用,那些捐银的李姓、梁姓人名还是坪上村的主要姓氏族群,因此“观音坑御茶园”应该就位于坪上村附近。
坪上村有与“观音”相一致的名称,也从侧面证实“观音坑御茶园”在坪上村附近的存在。坪上村有观音山、有观音排,还有观音茶,被称为“观音坑”的那个地方,也有人称之为“雕字坑”。一位现年96岁的老奶奶,自称祖上在御茶园制茶,且有说过御茶园的故事。这些都证明了观音坑御茶园的存在。
茶厂、茶园、龙桥驿站等遗迹可推出,坪上有过种植加工茶叶的辉煌历史。从当地村民的回忆中可知,坪上村曾经有一个规模很大的茶叶加工厂,在文革期间茶厂破损的房子虽拆除了,但一部分建筑木料仍在村里的另一处建房使用,笔者在那些建筑木料上看到了栩栩如生的雕刻图案,包括仙鹿衔茶、灵鸟衔茶等图案仍清晰可见。观音坑里的老茶树数百亩上千亩,很有规模。这些都能证明,坪上村过去种植和制茶十分辉煌。 此外,当地有一条从江西通往福建的官道,为确保运输方便。
尤为难得的是坪上村还有一座总管庙。总管名高久,元朝人,元朝邵武路总管,兼任武夷山御茶园监制长官。其父为浙江省平章事高兴。元代的御茶园是武夷山茶史中的一座丰碑。至元十六年(1279年),高久的父亲高兴路经武夷山,得石乳名茶,赞不绝口,品后美芹思献,请冲祐宫道士焙制了数斤入贡,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后来高兴的儿子高久住被任命为邵武路总管,兼领武夷茶事。
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判断坪上村历史上有个御茶园还为时尚早,没有查到相关的文字记载,有待文史专家进一步深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