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中见多省茶商旧迹(图)
襄阳二中内的山陕会馆部分遗址。特派记者胡冬冬 摄
1951年的襄阳,街道尽头为武昌会馆牌楼。 李秀桦供图
福建茶叶网8月26日讯:历史上,从汉口到襄阳的汉水航线是推动襄阳经贸发展的动脉,各省茶商尤其是山西商人从汉口将茶叶运来,刺激了襄阳17至19世纪的繁荣。
记者了解到,包括武汉商人在内,这些做着长途贩运生意的各地商人,于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在襄阳兴建了山陕、福建、河南、浙江、徽州、湖南、武昌、黄州等21座会馆。采访团走访一天,见识到山陕、黄州等会馆留下的遗迹。
山陕会馆融进了校园
襄阳文化遗产民间保护组织“拾穗者”的发起人李秀桦,作为向导参与了这次探访。
山陕会馆在襄阳二中校内。学校后门,山陕会馆两块蓝色照壁、一对石狮,半隐半现在一片花坛中。这是当年山陕会馆的大门口,虽斑驳有缺损,但整体上尚完整。
会馆主体建筑在校园内,钟鼓亭一对耸立在半空,前殿、正殿在校园东侧。馆顶的黄色琉璃瓦、梁枋上的孔雀蓝彩绘、门窗上的红漆木雕……柱梁粗大,殿顶高旷,气势恢宏,有种从黄土高原传来的北派殿宇的高阔厚重。陪同我们采访的市文物处干部余劲松说,1939年,苏军少校库里申科率领飞行大队驻扎襄阳,当地安排他们住在山陕会馆。一到驻地,官兵们惊讶得不得了,以为到了“皇宫”。
山陕会馆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会馆原占地数千平方米,有殿阁楼堂百余间,大部分毁掉了,现在剩下的,算是几个构件残片。当时晋商在襄阳有70余家商号,多数是茶商,另有10多家当铺,他们集资建造了这座会馆,是襄阳规模最大、建筑最精美的会馆。
史料中描述的3米高关公像等,已经不在。现在前后殿地面上最显眼的,是两侧墙边一座座两三米高的石碑。石碑多刻有历次会馆修建文字,上面有捐资者的商号,“永兴合”等茶商商号,隐没其中。记者数了数,有17块这样的石碑。年代最早的一块,落款康熙五十二年,也就是会馆兴建那一年。
武昌会馆留下砖石残片
武昌会馆位于樊城中山后街中段,是当年武昌商人集资兴建的。
清代武昌府辖一州九县,即江夏、武昌、嘉鱼、蒲圻、咸宁、崇阳、兴国州、通城、大冶、通山。晚清民国时期,是“武帮”商人的兴盛期,不少钱庄、票号、商铺地产为武昌人经营,为长江、汉水沿线各路商人提供金融和商业支持,财力雄厚。
武昌会馆旧影,如今只能从一张1951年老照片、《襄樊文史资料》等史料中寻访。采访团查看了其中部分图文,记载甚详。
武昌会馆内供奉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故又名“三闾书院”。它的建筑别具一格,有江南民居兼西洋风味;会产很多,围周呈“王”字形状的三街一巷,都属于它。当年有民谚称:“山陕会馆是金銮宝殿,武昌会馆是三宫六院”。
《襄樊市房地产志》记载了武昌会馆最后的消失过程:武昌会馆“甲等房,一栋15间,450平方米,清乾隆年建。1956年,因房屋倒塌有危险,市政府拆除3间。1980年,市广播事业局新建楼房拆除3间,1984年拆除4间,尚存5间150平方米……”李秀桦告诉我们,襄阳收藏家施锦华收有武昌会馆的铭文砖4款,一款上有“三闾”二字,另三款分别为“武”、“昌”、“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