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逶迤崇阳溪 悠久大潭茶
实际上,武夷山万里茶路起点之渊源,是可以从建溪上游崇阳溪畔的茶之古邑建阳的历史追溯起的。笔者在深入黄坑、莒口、书坊、麻沙、考亭、水吉、小湖、徐市等地采风中,发现古邑建阳,茶路端倪突显,一条“大潭茶路全景图”展现在人们眼前。一千多年来,她生产茶叶与茶叶贸易的历史,与武夷山共同催生了万里茶路的起点。
大凡学者研究武夷山茶叶栽培始于谁,都把唐朝孙樵与晚甘候来开题说事。唐朝孙樵《送茶焦刑部书》中写到的“晚甘候”奇茗,实为“建阳碧水丹山之乡,系月涧云龛之品。”众所周知,公元994年(宋淳化五年)之前的崇安场(今武夷山市)隶属于建阳县,咸平元年(998年),又分建阳之上梅、下梅、会仙、黄村、周村、将村等六里归崇安管辖。也就是说,早期的武夷岩茶的行政辖区是建阳。
大潭茶路,起自建溪。首先在茶路上飘香的,是建溪茶。建阳古时就有“闽北走廊”之说,它沿建溪北上的有官马大道,设有驿站,水路设有水驿,有舟楫可行。借助建溪良好的水运环境,建安所产的好茶名声远传,北宋时,欧阳修有诗写道:“建安三千五十里,京师三月尝新芽。”从建安(今建瓯)到京都河南,全程三千五十里,也许是个大概数,但反映出那时的茶叶也开始远行了,由贡茶拓展了一条南茶北贡的路线,这我们也可将它认为是茶路起始的一个雏形吧。
当时建溪流域所产之茶统称之为“建茶”或“建茗”, 随着建溪流域茶叶生产的发展,专门销售茶叶的茶局应运而生。据《大潭书》记载:“建阳最早的茶局开办于南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还有一个典雅的名字——玉茸轩”。从嘉禾里出发,通向崇安桐木关再往闽赣古道,崇山峻岭,驿路高挂,茶商雇佣肩舆脚力,跋山涉水至赣水河口,把大潭特产茶叶运往江南甚至晋京;而逶迤建溪,却广纳茶舟,逐波南下,与等候在闽江口岸的洋商互惠贸易。一些与茶相关的古村落,串起了建阳茶路今昔历史的遗迹。莒口镇的茶布村,一听这村庄的名字,就会让人联想到它与茶有关。茶布原来叫茶埠。因“埠”与“布”谐音,茶布就一直沿用至今。茶埠村历史悠久,古时盛产茶叶,建有茶行,是当年建阳茶叶商埠之一。据说宋代茶埠就兴起了斗茶之风。新茶上市之时,茶农、茶商们用建阳水吉产的兔毫盏斗出茶叶的优劣,再进行按质论价交易。在茶埠村,我们还能看到一处双眼古井。据说这与斗茶有关。茶埠村的老人们回忆说,当年茶商把建阳各地产的茶叶拿来比较,于是提取了双井的水。一些地方的茶叶,只有用左井的水,才能泡出茶的本质清香;一些地方的茶叶,就要用右井的水来泡,才能泡出特有的馨香,这是万里茶路起点一个奇特的故事。
宋代张舜民在《能改斋漫录》中写道:“适值本朝,建溪独盛。”也就是说,宋代建溪所产的茶叶,已经进入了旺盛时期,是其它地方无法比拟的。宋时武夷山一带的崇安、建阳、建安所产之茶,统称之为建溪茶。不言而喻,原产地的划分是以建溪流域来划定的。崇安建阳本为建溪之上游,所产的茶更多地带有建溪北源武夷山的、地理的、人文的特质。淳化二年(公元991年),被贬官至商州(现陕西商县)的诗人王禹偁十分赏识建州茶,在他的诗作《恩赐龙团茶》中写道:“烹处岂期商岭外,碾时空想建溪春”,随身所带的珍品就是产自闽北一带的“建溪春”茶饼。
由此可见,一千多年前闽北茶叶就离开了碧水丹山,到遥远的黄土高原飘香了。虽那时还称不上什么茶路,但至少可以说,因丝绸、瓷器、茶叶这三大宗中国特色产品朝向西亚的流通,建溪茶就与丝绸之路有过齐头并进的发展历程。《大潭书》中提供了一则史料:建溪茶于北宋时每年产蜡面茶五六万斤,后增加到三十余万斤。在这庞大的茶产量数字中,当然包含了建阳所产的茶。
把万里茶道与崇阳溪连起来说,并非包装新概念,绝无炒作之意。潭城本是建溪上游古茶邑,也是建溪茶的摇篮。建溪茶在宋代就如此名气大振,其声誉是从崇阳溪走出去的。宋时建阳处建州之中,以崇阳溪为纽带,使建安崇安南北连袂,直通闽赣古道分水关。若顺建溪水东南行,可行舟至福州。《福建史稿》描述道:“就交通情况而论,西溪东流,北溪南下,在建阳城南潘锦桥下,合称双溪,有舟楫之利。杉关和分水关两条路线,亦在建阳相衔接。这就是说,建阳扼闽北水陆要冲。”最早北上的陆路,始通于汉,历朝都视为要道,加以巩固和拓修。到了宋代,闽赣古道就是晋京的官马大道。而茶叶之路,就是沿分水关通往江南、中原直至北方疆土之外。建阳所产建溪茶,还有其它著名物产如建盏等,也是茶路上流通的大宗茶货之一。进入清中期,大清朝与俄国签订茶叶贸易协约,南茶北销之热席卷中国产茶之乡,犹以闽北崇安茶叶为最。而建阳本邑商贾,亦不惜重金,积极趸存,伺机集运,向北拓市,坐店营销。
建阳所产名茶经久不衰,有与正山小种一样的坳头红茶,有与武夷水仙相同的祝墩的闽北水仙。建阳的白茶,却是闽北奇茗之一;犹以漳墩、小湖两镇所产的白茶为佳,漳墩南坑白茶素有“南坑白”之称。“南坑白”工艺的诞生时期,恰在清乾隆年间,而此时正是清政府大量对外出售茶叶换取欧人白银的利好时期。《福建民生地理学》载:清道光年间,发现水吉祝仙洞下一株茶树,遂命名为祝仙,因祝与水谐音,固讹为“水仙”,清末才与乌龙品种,同移植于武夷。道光八至十年,诏安知县陈盛韶在他的《问俗录·建阳》中记载道:“福建北部茶山,多租与江西人经营,其租价甚廉,其产值甚肥。春二月,突添江右(即江西)人数十万,通衢市集,饭店渡口,有殻击肩摩之势。”实际上,自清乾隆时,就有大量的江西人来到建阳一带开山种茶,犹以邻县崇安为最多。同治年间,黄坑红茶进入产销盛期,品名也与今桐木所产红茶一样,皆曰正山小种。光绪年间,随着海禁开放,香港、广州、潮汕茶商,到水吉开设茶庄。最盛时,水吉有茶商60多家。其中港商21家,广州3家,汕商3家,厦商4家。
在复兴万里茶路的今天,崇阳溪串起的茶路,把古邑建阳连在了一起。如今,沉寂在大潭古邑的茶文化被激活,建阳的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黄坑生态茶叶生产基地、充满品牌魅力的小湖水仙,都在不断地焕发着大潭茶乡的活力。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水吉建盏,还有像茶埠、茶马溪、太子桥、坳头茶岭,这些都是一千多年以来沉积在大潭茶路上的重要人文符号,它们是见证了大潭古邑曾经辅佐武夷山茶叶之路起点的形成。绵延亚欧大陆一万多里的茶叶之路,三百年前从武夷山起始,同样也串起了崇阳溪畔美丽建阳的这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