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万里茶道”的历史之变

发布时间:2014-08-18 12:25:29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欧阳春艳 刘嘉 林偲彦 
     福建茶叶网8月18日讯:传统的中俄万里茶道以汉口为起点,经恰克图进行贸易,再到彼得堡和欧洲腹地,恰克图因此成为中俄茶叶交易重镇。有关数据显示,到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夕,俄国从恰克图进口的中国货物中,茶叶已超过95%。这不仅是一座造就富翁的城市,也让俄国与中国的文化实现了“不可思议的沟通”。

    而对中俄万里茶道而言,1905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全世界最长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开始通车,从此改变了万里茶道的走向。绵延2万多里的陆上茶路,自此被一条更新、更快的通道所代替:来自汉口的茶叶,经长江黄金水道运至上海;再由上海通过定期海轮运至海参崴;然后,经西伯利亚大铁路送到俄国全境。

   “这条路线非常重要,它使茶叶的供货周期大幅缩小,茶叶在俄罗斯的价格大幅下降,饮茶得到更大范围普及。但这也是一条短命的路线,大概只持续了12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整条万里茶道也就衰落了,”湖北省社科院《中俄茶叶之路》课题组专家刘晓航说,“有关这条路线的研究极少”。

    西伯利亚铁路开通 万里茶道渐渐冷清

    1891年4月,俄国皇太子尼古拉来汉,湖广总督张之洞设宴接待。“这趟行程,跟清政府确定的事情之一,就是未来的茶叶将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进入俄国府邸。1891年,正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开始修建的年份。”刘晓航教授在查阅了大量史料后这样认为。

    1905年,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开通,中俄茶叶之路从此绕过了恰克图。此后,虽然恰克图仍然是“走西口”中国商人的重要目的地,但它在中俄贸易中的地位却不断下滑,很多商号出现“人去楼空”的景象,整个城市到最后更是沦为地区级的商贸中心。昔日富甲大陆的恰克图,甚至一度变成了军事要塞。

   “俄国人一直致力于采用新的运茶路线,将汉茶至恰克图的传统北线陆路,改为江海水路。运程缩短,运费降低,利润增加。随着海运的扩大,往昔繁忙的中俄万里茶道渐渐冷清,成为历史的陈迹。”武汉大学教授、中俄关系学会理事刘再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俄商淡出汉口茶市 中国人赴巴统种茶

    因1905年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车而崛起的全新中俄海上茶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就几乎陷入了停顿,它仅运行了短短12年。

    事实上,20世纪之初,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随后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两个国家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刻影响了维持200年的中俄茶叶贸易。刘晓航教授告诉记者:“俄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后,不仅宣布放弃沙皇俄国海外一切‘殖民特权’,并同时宣布茶叶为‘奢侈性消费’,俄商在华的茶叶生意自此由盛而衰。”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输俄茶叶贸易日趋衰落,在汉口的几家俄商茶厂相继关闭,其中新泰茶厂为英商接办,易名为太平洋砖茶厂。俄商独占汉口茶市半个多世纪的局面从此结束。”刘再起教授介绍。

    湖北省社科院徐凯希教授在《近代湖北茶叶改良述略》中记载,十月革命后,随着外销红茶渐行停止,洋行停购,又无其他销路,湖北茶业蒙受严重损失,茶叶生产逐年缩减。1918年后,茶农或置茶园荒芜于不顾,或改制内销绿茶,茶商亦纷纷歇业。几年间,茶市一片萧条。由于山西帮茶庄收缩业务,素以茶庄最多著称的羊楼洞,仅剩义兴、兴隆茂、聚兴顺、长裕川及昌生等5家砖茶庄勉强维持。直到1922年俄国恢复收购,汉口茶市复苏。到1925年,汉口几家砖茶厂复工,各行存茶才全部售完。1929年中东路事件发生,中苏断交,汉口茶市再度萧条。1934年前后,市场方重新活跃。

    俄国人喝红茶的习惯,却没有因十月革命而消失。因为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刘峻周家族为代表的中国茶叶种植者在高加索巴统地区种植茶树,并采用中国的制茶方式,建厂生产红茶。中俄茶叶交往,以另一种方式存续了下来。

    从莫斯科到海参崴 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贯俄国东西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横贯俄罗斯东西的铁路干线,总长9332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起自莫斯科,经梁赞、萨马拉、车里雅宾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赤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奔跑在这一钢铁大动脉上的,共有大约1000列货运和客运列车。车里雅宾斯克以西,于19世纪中建成;以东长7416公里,于1891年始建,1905年大部分路段运营,1916年全线通车。

    海参崴是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人口70多万,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俄罗斯在远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参崴原是中国领土,“崴”是洼地的意思。100多年以前,这里盛产海参,海参崴由此得名。

    1860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致使包括海参崴在内的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被割让给沙俄。1862年,沙俄政府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为“控制东方”。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