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追求的茶文化是一种与生活相结合的艺术
草前茶馆位于台湾南投市仁德路的一排民宅之间,黑色外观与门口两排绿植,营造出简约风格。走进茶馆,迎面而来是一整面木质立柜,每一格里摆放着造型各异的茶具,深色的木柜呈现茶具的独特,蔡崇三说,这些茶具都是父亲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
融入生活的茶事文化
在蔡崇三眼中,大陆重视茶艺,注重泡茶技巧的展现;日本的茶道流派多,相当严谨,食茶有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而在台湾地区形成的则是与生活、环境紧密结合的“茶事文化”。
对许多台湾人而言,他们享受的是一种品茶时的舒适感。茶具有包容的气质,与亲朋好友相聚时,一杯茶总能搭配天南地北的话题,让聚会上的每一个人感到轻松自在。
近几年,蔡崇三也积极推动茶文化与书法艺术的融合发展,寻找不一样的茶文化之美。在草前茶馆的二楼,设有清幽简单的茶室,平日这里为书法习课所用,学员们在此学习品茶和书法,蔡崇三亲自授课指导。
蔡崇三指着桌面的茶具摆设说,在茶桌上,茶叶是永远的主角。沏茶人、品茶人和所有茶具都为其服务,即便是挂在墙上的书法茶挂,内容也必须与茶相关。
茶与果的完美结合
蔡崇三的父亲是一名茶商,从小就与茶为伴的蔡崇三长大后并没有追随父亲的脚步,反而习得一手好字,成了一位书法家。台湾九二一地震发生后,他开始接手父亲的事业,但此时台湾茶正面临越南、泰国等外销茶抢占市场的严峻考验。蔡崇三不断思考,怎样才能打造出拥有独特风格的茶品,为台湾茶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蔡崇三想到将“水果”和“茶”相结合,他开始了反复的试验。由于每一种茶与水果的果胶和多醣体在融合、发酵和烘培的过程所产生的化学变化都不同,因此,要挖掘出最合适的味道并非易事。蔡崇三说,试验中,为达到最佳口感,他曾消耗了近700个哈密瓜。
最终,草前茶馆运用南投鹿谷、杉林溪等茶区的冻顶乌龙和东方美人茶,结合云林、斗六等地产出的蓝钻哈密瓜、白柚和虎头柑,制作出目前茶馆最具代表的三大“明星茶”:寻觅乌龙、宝柚乌龙和吉甘乌龙。
蔡崇三表示,即使现在已经能够成功地制造出结合水果的茶品,但受气候影响,茶品产量减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精美独特的茶叶包装
或许是书法家的身份,让蔡崇三对美感的坚持始终如一。从“寻觅乌龙”茶的包装可以看出,他已然把茶当成了一种艺术品。朋友开玩笑说,“寻觅乌龙”茶像是一个超大号的“无花果干”。
除了独特的造型和外观,包装纸上还有蔡崇三写下的不同字或词句,有些客人购买茶叶时,会特别邀请蔡崇三在茶包上落款,送给朋友更是别具意义。
品读台湾茶的历史
1717年的《诸罗县志》中记载:“台湾中南部地方,海拔八百到五千尺的山地,有野生茶树,附近居民采其幼苗,简单加工制造,而作自家饮用”,虽然文中所指的茶树与现今台湾茶农栽种的茶树品种并不同,但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得知,茶叶与台湾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清同治年间,苏格兰商人JohnDodd来到台湾,引进茶苗,指导当地人制茶、收购茶叶并外销至世界各地,由此开启了台湾茶登上世界舞台的历史时刻。
台湾产茶区多位于中部以北的中高海拔山区,台湾十大名茶包括冻顶乌龙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松柏长青茶、木栅铁观音、三峡龙井茶、阿里山珠露茶、台湾高山茶、龙潭龙泉茶和日月潭红茶等,其中又以冻顶乌龙茶、东方美人茶和铁观音等最具代表性。(伍策 王宣乔 桂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