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多彩的高原民族茶文化

发布时间:2014-06-28 19:04:08 来源:西部开发报 编辑:聂宗顺 
     福建茶叶网6月28日讯: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历史选择与沉淀,威宁的乌撒烤茶就是在地域、环境与人文的长期交融而得,它以鲜明的地域特质和时代特征表达出来了茶文化符号。这种饮茶习俗具有一定的物质文化特点,又更多的体现了非物质文化特色。

  威宁:乌撒烤茶

  “威宁府茶,出平远,产岩间,以法制之,味亦佳。”

  一个炉火,一个砂罐,一个水壶,一个茶器,经过烤、抖、泡之后,就是一杯延续了3000年的乌撒烤茶。

  乌撒烤茶这个称谓既展示了茶文化的古老,同时也告诉人们这西南一隅、贵州最高处鲜为人知的茶俗,还告诉人们这一地域带有很浓厚的少数民族色彩。

  “乌撒”是威宁这一区域的古代称谓,彝族是最先进入乌撒的民族。彝族先民经过几个时代,发展到公元前14世纪中期,父系一世希慕遮传到其27代孙娄珠武,“珠子十二,十一河变”,有11个渡过大渡河到金沙江两岸的滇、川居住,分散为不同的古夷人。留下的一支,有30代世居于蜀,到31代笃慕俄时,因避蜀洪水,迁入云南东川,发展成为武、乍、糯、恒、布、默6部,称为“彝族六部”。其中,恒部慕雅卧部族,在昭通一带又分支,部分迁入毕节东北。布部慕克克部落,在云南宣威分支,部分进入威宁、安顺、普安等地,称为“纪俄格部”。最早者大约相当于中国历史纪年的商代,可见彝族之于威宁是最先进入的民族。

  彝族有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的习俗,因此常有敬山、敬神、祭祖、祭天地的活动,用茶作为祭品便成了为流行。民间之茶,除自饮外,大都投入此中。

  《中国茶饮》一书记载,云南纳西族、普米族、彝族、苗族等,已经开始在火塘上放置小瓦罐烧烘,等到茶发出响声后并散发出茶叶的焦香味时,再加沸水以饮之。这与今日之“乌撒烤茶”无异。

  此外,拉祜族也习惯烧茶饮用。烧茶即将一芽五六叶的新茶采下后,直接在明火上烘烧至焦黄,再放入茶罐内煮饮。即将小土陶罐放在4火塘上烤热后,放入茶叶进行抖烤,待茶叶焦黄时,即冲入开水,茶煮好后倒入茶杯,即可饮用。如果茶汁过浓,可加入开水使之浓淡适宜。这种烤茶香气足,味道浓烈,饮后使人精神倍增。

  这样,“烤茶”便顺理成章地植根于下层民众之中,逐渐成为一种民情风俗,一种人生礼仪。

  乌撒烤茶是威宁这个地方的地域环境和独特的人文延续演绎的文化现象,在这里,茶文化的发展变化和公认的茶文化内涵有不同之处。威宁茶文化的表述实际上是突出了一个“和”字,这个“和”字是现代社会的社会关系核心,即“和谐社会”。这种茶文化表达方式的独特性在于,他把茶的“士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都泛化为一个“和”字,而在这里表现的“和”与佛家所表达的“和”也大有不同。应当说,乌撒烤茶的文化内涵,就是茶文化从一种“曲高和寡”走向雅俗共赏的态势的先遣趋向。“茶为国饮”,就是要让国人都有饮茶兴趣,都有茶文化品味,就要让国人都像威宁这里的人们一样普及饮茶习俗。

  乌撒烤茶,闻的是浓郁的醇香,触摸的是土地的厚重,品味的是民族的历史。

  大方:奢香茶文化

  茶叶作为大方县人民生活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经过若干代人的传承和发展一直延续至今,纵观大方县茶文化历史,其主要的精髓没有发生过改变。奢香茶文化(即彝族茶文化)是大方县茶文化的一个缩影,诠释了大方县茶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其主要精髓总结起来是“上能通天神;下能通地府;人际间相通能避免是非,换来和睦相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方人在逢年过节、祭祀、祭庙、祈福仪式时,首先必须用茶献祭祖先和诸神,以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他们相信通过茶叶献祭能够上通天神,保佑来年丰收,岁岁平安。

  (二)结婚嫁娶不能没有茶,在大方无论家贫家富,举行结婚嫁娶都要首先用茶接待和安顿潜力祝贺亲戚、朋友和街坊邻舍,以示亲热,同时在个别地方出嫁女儿还有赔送茶叶的习俗。

  (三)办理丧事离不开茶叶,无论在农村或者城镇,办理丧事除了要用茶接待和安顿潜力奔丧的亲戚、朋友和街坊邻舍外,在为逝者举行的一堂叫做过十殿的法式中也离不开茶叶,必须备齐“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等十样物品,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打通地府,以获得逝者在地下的安宁,从而保佑生者的平安。

  (四)人际交往,茶叶作为沟通彼此间的桥梁,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千百年来,茶叶作为一种友好、和平、和睦的象征,促进了大方的安定团结与稳定。官员之间通过互赠茶叶、饮茶谈心,增加相互理解,获取互信,减少摩擦,促进团结;商人之间通过互赠茶叶、饮茶谈心,获取互信,增加交易,而获得利益;官民之间、民于民之间可以通过茶叶互赠互送,增加彼此往来,增强互信,加强团结,从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管费口舌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总之,无论大方县农村或城镇,茶叶已经渗透到大方人民深层文化生活之中,形成了“一茶、二酒、三食肉”的饮茶文化特色,奢香茶文化将随着大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大方的安定团结、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纳雍:姑箐千年古茶树

  纳雍县姑箐千年古茶树亦称“姑箐贡茶”、“姑箐御茶”,据清朝康熙1673年《贵州通志》载:“平远府茶产岩间,以法制之,味亦佳”。“纳雍1941年建县,建县前的大部分地带原属大定府,而姑箐一带毗邻平远州(今织金),因此,《贵州通志》所载的”平远府茶产岩间“就是指今天的姑箐。

  据姑菁当地老农介绍,它以采摘细嫩、制工讲究,具有独特的品质和韵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并成为清代年间水西地区进奉朝廷的贡品。时过境迁,如今在姑箐,仅有少数野生古茶树零星散落在海拔1700米左右的箐脚、河头上、屯脚、坡头、岩脚、箐上等地。专家多次实地考察后论证,姑箐最古老的茶树距今已有1000多年,在毕节”独一无二“,属于珍稀的地方物种资源。姑箐古茶树现仅存200余棵,资源十分稀缺。

  经有关专家论证,纳雍姑箐茶茶树平均高度达4.44米,树幅4.37-4.78米,主干周长61.9厘米,叶片均长11.2厘米,均宽4.06厘米,叶面稍隆呈波状,叶肉厚,叶色绿有光泽,嫩芽叶色黄绿,无茸毛,发芽整齐。品种均是千年以上的乔木型大中叶的群体品种。从姑箐茶树主要经济性状看出,姑箐茶树属较优良的群体品种,适制绿茶。该品种长期在1800米的高寒地区经受锻炼,有较强的抗寒性,经省茶科所分析,姑箐茶内含物较丰富,茶多酚达41.1%。

  姑箐距纳雍县城东约60公里,地势较高,海拔约1800米,比县城约高340米,茶区地形比较复杂、山峰重叠,三面环山,东是石山,西面有土山。山顶各有少量漆树、榕桦、枫香及矮小灌木。植被较好,而半山、峡谷的沟旁以及土坎上则是成片的姑箐茶园。由于茶区地处较高,气温较低,年平均温只有11.7℃,比县城气温低2℃,冬有严寒和冰凌,年降雨量1330.1毫米,多集中在4-7月,雨量仍较丰富,在毕节地区属多雨的县份,相对湿度是81%,年有雾约50天,有霜期107.9天,日照时数较长,全年达1486.5小时,不仅多于我省茶叶主产区的湄潭、遵义、安顺,而且多于大方、织金、金沙,在毕节地区各县中,仅次于高日照的威宁。姑箐茶园土壤多石灰石、玄武岩发育而成,当地俗称”小种黄泥夹砂“,质地较好,壤中带砂,属砂质壤土。表土层呈浅黄色,质地较松,呈细块状结构,厚度30厘米;底层呈灰色,质地较粘呈块状结构,厚度深约3米,茶园土壤PH值是5.10-5.20之间,属中酸土壤,有利于茶树根系生长,经省茶科所分析测定,姑箐茶园土壤肥力基础很好,有机质和含N量丰富,表上有机质高达7.0%,底土达3.18%,且C、N比例较为协调,从上述茶园生态条件看出,姑箐虽属我省西部高原区,但种茶条件较为适宜。再看姑箐大队十一个生产队均有茶树分布,种植品种主体是百年以上的乔木型大中叶当地的群体品种,茶树平均高度达4.44米,树幅4.37-4.78米,主干周长61.9厘米,叶片均长11.2厘米,均宽4.06厘米,叶面稍隆呈波状,叶肉厚,叶色绿有光泽,嫩芽叶色黄绿,无茸毛,发芽整齐,由上述主要经济性状看出,姑箐茶树属较优良的群体品种,适制绿茶,该品种在1800米的高寒地区长期经受锻炼,表现有较强抗寒性,并且茶叶自然品质尚好,经省茶科所分析,姑箐茶内含物较丰富,茶多酚达 41.1%,氨基酸达1.6%,咖啡碱2.1%,干物率91.2%。

  现姑箐茶采摘为1芽4、5叶,杀青用新砂锅,锅温160-180℃,茶青下锅有微爆声,勤翻炒,抖闷结合,直到杀匀杀透为度,揉捻用簸箕,双手进行顺一方向揉捻成条形;揉捻叶置于阳光下晒或用煤火烘至半干;复炒,待到农活比较轻闲或急需用钱时,再将半干茶叶进行复炒,复炒前洒水在茶叶上,使叶质变软,在锅中复炒至干。

  姑箐是汉苗杂居之地,据对当地老农的调查访问,原姑箐茶采摘较细嫩,制工亦较讲究,由于解放前对茶叶生产不很重视,茶园失管,采摘粗糙,精细制作工艺已失传,现姑箐茶采摘较老,但在加工中有半炒半晒后发酵微火复炒的特点,帮形成的毛茶品质别有风格,即外形条粗,茶汤耐泡,可冲泡3-4次,当地汉苗有砂灌熬饮的习惯,对”形粗味美而泡“的姑箐茶更加别具一格,普遍反映姑箐茶味口感舒适,清香醇和,苦涩味轻,回味甘甜。

  金沙:清池贡茶

  贡茶,是从唐代开始兴起的掠夺地方特产以满足统治者私欲的经济政策。由于茶叶之名贵,主产区距离京城又远,自唐代始对茶叶进行专卖,官家垄断,贡茶制度同时兴起。

  而在这之前,素有”中国贡茶之乡“称号的金沙县的上贡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西汉元鼎20年(公元前135年),汉中郎将唐蒙受汉武帝委派,征发巴蜀士兵千人,加上粮食、布帛、金银、珠宝等辎重队伍1万余人,从赤水河口符关(即今日四川省合江南关上码头)出发,沿赤水河上行,来到了紧邻古蔺的清池停留,后辗转北盘江直达夜郎国,并劝夜郎王多同归附汉家王朝。据后来的《大定府》记载:唐蒙出使夜郎,曾在清池停留一天,当地少数民族为了迎接唐蒙,将家中刚刚炒制的新茶让唐蒙品尝,口干舌渴的唐蒙和他的军队品尝到清池茶后,赞叹说:”我从都城出发,走了近一年,还没有品尝到这么好的茶。“临走时,唐蒙向当地村民购买了10斤上贡汉武帝。汉武帝品尝后,大加赞誉,亲自将此茶命名为”夜郎茶“,并传旨作为贡茶。

  而后又据《大定府志》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当时的宣慰土司奢香夫人前往南京朝拜朱元璋,除了向朝廷献马23匹外,还进贡了大批清池茶叶。在朱元璋的支持下,奢香夫人开辟驿道,其中就有清池到四川的古驿道,即古茶道(又称古盐道)。当是时,清池商贾云集,商人们把清池茶运到四川、南京等地出售,再把清池需要的盐巴、日用品等物资运过来出售。在今天金沙清池与古蔺交界处的古渡口,还保存有立于清同治年间的三块贡茶碑,其中一块就记载道:”清水塘茶,渡船经古蔺出川,畅销各地,连年税贡,惜产少耳。“

  茶市交易始于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

  盐茶古道,是当年商贸往来的一条主线。盐茶古道纵贯川黔两省,跨越鱼塘河,穿过清水塘,直达打鼓新场(今金沙)和黔西州(今黔西县),在清池又分几条私盐道通往各处。古道主线北系四川省古蔺县,南为贵州省金沙县,在县境内以鱼塘河为界,由此朝东南直至打鼓新场,筑有宽1米、长约70余公里的一条古道。

  金沙从作为贡茶到成为商品,得益于水上交通和盐茶业的繁荣。元至顺元年(1330),川盐入黔过鱼塘河,设清水塘哨,开鱼塘河渡。后来随着盐业发展,茶叶销售和其他商品交易,产生了清池集镇。咸丰初年(1851),川黔两省邻边州府官员感动于盐商、茶商及茶农的辛苦,首开义渡,来往客商不收船费,但拒渡为富不仁之人,故在渡口崖壁上刻有”川黔义渡“四字。

  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的清池镇彭氏民居,落于盐茶古道旁,迄今179年,是最早的茶叶交易市场。彭氏先祖彭础才祖籍江西婺江,为盐茶古道的繁荣所吸引,和许多同乡离乡背井来此落业,以酿酒、交易茶叶和商品发家立业。民居为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顶建筑,分前后二厅,前厅有槽门,宽敞明亮,宽大的天井是商品交易的场所,天井两边和正面是商品交易超市,左边是百货超市,主营烧酒、生漆、猪油、盐及其他产品,右边是茶馆和茶叶交易厅,注销和收购清池茶。当时,还可以用清池茶来换酒、盐和其他商品。这样的繁荣景象见证了清池镇,金沙县乃至整个毕业区域内盛产茶叶的历史境况。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