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茶叶史上的黄沙坪印迹
据可靠的记载,清末民初,“茶市斯为盛,人烟两岸稠”的黄沙坪,已聚集了至少50家茶行。茶行的兴隆又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钱庄、绸店、当铺、药房、米店以及各类作坊、曲艺、唐班,街市繁荣,经济发达。当时黄沙坪年产红茶十多万箱,引茶2万余包,加工花卷3万支左右,几乎集中了安化全部的千两茶销售,是最大的花卷茶集散地。这里商铺百余家,茶号52家,差不多全国所有的大茶号都有分庄设在此处,仅仅1平方公里多的面积里聚集了4万多常驻人口,民国时期有“小南京”之称。
据黑木崖茶号的伙计回忆,黄沙坪资江沿岸约1.5公里沿线就有13个船码头,其中9个主要用来装运茶叶,有源生昌码头、三德玉码头、梅蓝货运码头、永泰福码头、福音堂码头、谦益盛码头、琦公码头……专门从事搬运的工人成立脚帮,帮众120人,常年靠此营生。
许多大的茶号,如三德玉、黑木崖、晋记、永泰福、宝聚昌、宝聚庆、天顺长、天一香、阮远长、裕通永、大拥裕、兴隆茂、竹巴松茂、大昌川等,都踩制千两茶。当时一个踩卷师的工价是一天4个银洋,一个银洋可购一担白米,薪酬之高,不输今日的高级白领。由于千两茶是安化茶传统的也是主打的产品之一,市场从来不成问题,许多人靠薄本微利起家,做成了大老板。一个茶号的资本金多则几万十万光洋,少则几千元,都做得热火朝天。山西人、陕西人、甘肃人,久已到此生根发芽;福建人、广州人也越过南岭北上,由湘江入资江沿水而溯到黄沙坪开铺立肆,经营茶叶。这些茶号在发展过程中互相渗透和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的年份,你出一份资金,我入一个股份,雇请人工做几千支千两茶,然后按成本摊分支数,各自经销。“老抠儿”的山西人、操着福建官话的闽南人,与宝庆人、安化人一道,共兴公益,建立带有家乡色彩的庙宇、楼阁,如福建印迹的天后宫、山西风格的关帝庙、江浙特色的洞宾楼……装饰了一个盛大的茶市。
黄沙坪依山傍水,狭窄而修长,沿街全是青石板,修建于雍正三年(1725年)。街道两旁屋接屋,檐连檐,街中心开挖了一条1米深、1米宽的下水道,上用1米长、50厘米宽、15厘米厚的青石板盖住。一到雨季,两边檐水一直流下来,汇聚到各家各户台阶前的石孔里,流入下水道,再通过涵孔注入资江。不管雨有多大,都不会积水。这些青石板共有4万余块,3000多立方,全部从远处运来。工程之浩大,所费之不菲,没有雄厚的民间财力,根本无从想象。街道两旁飞阁连檐,有的店铺楼上楼道相连,鳞次栉比,景象壮观。每到收购季节,处处门户大开,茶香满街,连茶商会馆、吉安公馆、山西公馆也会敞开中门。街上摩肩接踵,只能从人缝里挤,那是黄沙坪最繁忙的季节。
1920年,湖南茶叶讲习所由长沙岳麓山迁往安化小淹,再迁黄沙坪;1938年,湖南私立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湖南农业大学的前身之一)因日本侵略者侵略长沙,迁往黄沙坪附近的褒家村,为当地培养了大量茶叶人才。中国当代的茶叶史,从此留下了黄沙坪的印迹。 (原题《并未被遗忘的历史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