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承袭元代“点茶”泡茶法
也有些茶从前并不出名,是在元朝统治的时期才开始成为名茶。闻名后世的武夷茶便在此列,话说是在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后世的公元1279年,也就是崖山一战故宋衣钵陨尽的那年,任元朝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也就相当于副省长的高兴--别笑,他名儿就叫高兴,还是元朝名臣,远征过爪哇呢--这高兴副省长路过福建武夷的时候,在当地选了几斤名为“石乳”的茶奉献皇帝,从此武夷茶便成了蒙元朝廷喜爱的贡品;后来高兴他儿子高久在邵武路当总管,也就是相当于地级市副市长的官儿,就在武夷山一带设置了“焙局”,名为“御茶园”,专营督造贡茶的事;这此后武夷茶的名气便越发大了,到明代还演变出“大红袍”这类精品品牌。
还有一种茶,说来这名字就有点不大荣耀,叫“范殿帅茶”。范殿帅是谁呢?就是那宋末大将范文虎,那是个有名的草包将军啊,仗着奸相贾似道的裙带关系,支援襄阳失败而未受重罚,待元军南下又望风而降;后来带着南宋降军为忽必烈远征日本,初战不利便扔下部队一溜烟逃回国,任凭数万将士被日军屠戮,无论在宋在元都显够了误国的能耐。可偏偏这货就擅长巴结逢迎,不知怎么的发现浙江慈溪县有好水好茶,从中精选了如同雀鸟巢中用的草茎一般细小的茶叶,入贡元廷,这便成了后来一直传至明朝的贡茶--“范殿帅茶”。
要说中国这喝茶的习俗,已是很有年头了,打从汉代起就有关于茶的记载,不过那时是拿来作中药;待到魏晋时代开始有人把茶当饮料来喝,但并不普及,且仅限江南;直到唐代,这饮茶风尚才开始传遍大江南北,不过唐人是把茶用臼捣碎了煮水,而且还往里加些盐、姜之类的佐料;后来宋人把臼改成碾,也不再加佐料调味,但仍然是要连水带茶放进鼎里去煮,那叫“煎茶”;现下待这元人喝茶,便又有了新变化。
元茶可分两种,一是茗茶,二是末茶。胡优进这制茶房的时候,正赶上茗茶的制作,也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所谓“茗茶”,又叫“草茶”,就是沏用整叶而用不着把它磨碎,跟后世所喝的茶一样,说来这还是在元代新出现的种类呢。不过和后世人不同,元人喝茗茶却不用“点”的方式,而是与宋人相同,把茶叶在小鼎中泡上生水,放到炭火上煎煮,刚烧到滚开,便往里加入冷水压住,再开就再加,一直重复三次,待茶的香气弥漫到整个房间,小厮才用勺将熬好的茶汤舀入茶盏,端给客人。
那“末茶”又是什么呢,它就是和唐宋一样,磨碎成粉来喝的东东。只见一个小厮从装茶的大柜子上抽出一个抽屉,自里面取出一个茶饼,那是末茶中之精品--蜡茶,即是把嫩叶调上香膏油,压制成干燥的饼状,其表面光滑如蜡,故名。另一个小厮接过这茶饼,敲下一块,放入碾中,胡优看这小碾,大小形状正如碾药的碾子一般,而那小厮也就蹲在地上,双手推碾,细细地把茶磨作粉末。
之后就与宋人有了区别,只见小厮并未放入锅中去煮,而是把茶末倒进茶盏,一路端上客人的桌子,之后再将一壶烧好的开水逐个倒入盏内,边倒边搅,这叫“点茶”,虽起于宋,却是在元才流行开来,“点”就是朝内注水的意思。说起“点茶”也是很有讲究的,要先倒少量沸水将茶末调匀,然后多加水,同时用茶筅也就是一丛竹丝丝慢慢搅动,让飘在水面上的茶末--这叫“汤花”--贴于茶盏边缘,待其逐渐散去,其精细小心简直如同画画;若是水多茶少了,汤花就太少且很快散掉,是不符合要求的;而若茶多水少,则汤花都在中央聚了一堆儿,也算是失败。胡优看着这种沏茶法,想起在后世似乎也曾相识,就是日本人泡茶,纯属中国古法的残留。
当然,茗茶用煎,末茶用点,这种古朴的方式并没再持续很久,日后到了明朝,便将两者合并,淘汰了末茶和煎煮法,直接用沸水点茗茶,一直沿用到我们后世,那是后话。
喝过茗茶,又品过末茶,还有人不满足。那是个东北汉子,嫌茶叶味道淡,尽管被南方来的组员们摇头,还是放下茶盏问小厮有没有花茶。那小厮也忒是乖巧,立刻明白了这尊贵客官的意思,转去后面半晌,杂耍似的端来两个大盘,里面各盛了一个茶瓶和几个杯子。先斟上左边这个,闻来花香扑鼻,小厮告诉说,这叫“百花香茶”,是用木犀、茉利、橘花、素馨等花,用薄纸裹好放在茶盒上,把茶薰出香味来。
百花香茶虽香,东北汉子仍觉太淡,问还有没有更浓的。小厮早有准备,随即斟上了右边的茶,这回香气更浓,但已不是刚才的纯粹花香,而是夹杂了各种奇异的味道。原来这是宫廷所用的“香茶”配方,是用白茶加了龙脑、百药煎、麝香等等香料,一起研磨成细粉,再拌上用香粳米熬成的米粥,制作出茶饼来,现在沏成茶汤,自然是香得不能再香。要说这还是唐时煎茶多加佐料之风的遗存,到后世已经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