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白茶文化浅析:东白嘉木非寻常
上世纪90年代末,偶然登上浙江东阳的东白山。时值盛夏,漫山葱郁,一蓬蓬茶树随山势柔曼起伏,排列出一座又一座茶园,远望仿佛翠绿的螺髻。偌大山体在茶园点缀下,宛若浊世中的翩翩少年,披上了传说中的“孔雀裘”。惊艳之情,无以言表。在东白山茶场,啜饮一口用东白山泉煮泡的茶水,齿颊生津,未几遍体生凉。对东白茶的爱慕之情,油然而生……“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随着与东白山及东白茶接触日频,逐渐知道——由东白山发端的东白茶文化,是东阳茶文化的核心,更是婺州茶文化的主流。
自古名山多名茶。趁东阳市茶文化研究会成立之机,且走进东白山,品味“味浓香永”的东白茶文化——
流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禅茶
天下名山僧占多。作为浙中第一名山,东白山也难逃僧众与道人的“法眼”。因而,东白茶的最初身份,可以说是“禅茶”。
早在汉代,东白山区就已产茶。据《山越史》载:“吴国境内山越所居之地,有会稽、东阳……九郡。会稽以东以南分添郡县,渐次开辟,农业渐兴,本土所产竹木盐茶之利,不可胜数。”据传,晋时道士许逊(公元239至374年),河南汝阳人,学道于吴猛,后举孝廉,感晋室棼乱,弃官东归,周游传道,行到磐安大盘山一带,品尝到此地香茶而流连忘返,随即研制新的茶叶。唐代,这种茶叶与东白山茶一起被称为“婺州东白”。
许逊得道后的公元420年,正是东晋末年,东白山的云山雾海间,走来了一代名士褚伯玉(杭州人)。他在东白山(古时曾称西白山)结庐隐居,潜心修道。《剡志》记载了这段经历:“晋太傅褚伯玉在刘裕称宋时隐居东白山不仕,称道士治茶炼丹,齐高帝为之筑太平馆。”褚伯玉在东白山如何“治茶”?专家考证是他引进襄州茶籽,挖穴播种。这一行为看来,颇似今天的移植改良茶种。专家同时考证,东白山野生木禾种茶树,晋代开始繁育。
公元777年前后,茶圣陆羽云游浙江,考察各地茶叶,在《茶经》中称“婺州东阳县东白山与荆州同”。陆羽的称举,加上东白山列入“道家七十二洞天”的诱惑,使无数求仙学道之士闻声而来,东白山上,一时茶烟细细,茶香袅袅。
唐太和六年(公元832年),东白山建起了禅林院,香火鼎盛,需茶益多,东白茶得到发展。青青翠竹尽为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一时期,可谓东白茶“禅茶”的鼎盛期。东白山麓,古道上行人络绎,僧院中访客不绝,“济人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正是东白茶在此时的功能写照。无数文人墨客在东白山这一著名道场,畅享东白茶醇厚绵长的滋味。
“瑟瑟香尘瑟瑟泉,惊风骤雨起炉烟。一瓯解却心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就在无数人沉浸于这种“诗情但随茶香转”的意境中时,公元875年,黄巢起义的烽烟点燃,名山古刹中不绝如缕的茶烟逐渐消逝。史载,黄巢曾屯兵于东白山的禅林院,“部属多饮茶”。
禅林院后来毁于战火,东白禅茶的历史就此灰飞烟灭。但这种禅茶意境并未泯灭,宋代文人吴之文就登东白山赋诗:“天池顶汇丹崖泻,金荈烟冲石宝分。”描写天池水煮沸冲泡绿叶嵌金边的芽茶。明朝许岳英游太白山葛仙翁祠,有“断岩崔巍天骥腾,虚明倒影势欲崩,太阴生寒激山濑,微茫烟水涵青冥”的咏歌,展示用葛仙翁祠丹井泉之水煮饮东白山茶的意境。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名茶
东白茶成为名茶,固然是陆羽起了“推波助澜”、“广而告之”的作用所致,但向陆羽引荐东白茶者,更是功不可没,他就是唐代的著名诗人、监察御史里行——戴叔伦。
公元780年,戴叔伦领监察御史里行一职,治理东阳,“抚百姓,抑豪强,发展农桑,政通讼简”。正在浙江考察茶叶生产的陆羽,闻讯亲莅东阳拜会老友戴叔伦。两人相见,分外欣喜,旋即相偕去东白山,考察了东白山茶。陆羽对东白山茶的自然品质给予肯定,并作了“婺州东阳县东白山,与荆州同”等论述。陆羽离开时,戴叔伦作《敬酬陆山人》诗两首相赠。
陆游为何要把东白山的茶叶与荆州茶叶相提并论?中国茶叶博物馆周文棠研究认为:除云南和西双版纳外,鄂西山地(大巴山、武当山、荆山、巫山等山脉组成)也是茶树原产地、中国茶文化发源地之一。这一地区古称“荆州”。荆州茶区属陆羽所称的“山南茶区”。荆州自唐代起盛产名茶,五代时成为中国最大的茶市。陆羽《茶经》中道:“山南,峡州上;襄州、荆州次。”意为荆州茶属山南茶第二等。
由此可见,公元780年前,荆州茶已是大唐帝国的名茶,并已通过丝绸之路出口域外;而东白茶还只能称为“东白山茶”,鲜为人知,或者说屈居于“婺州东白”背后。陆羽是湖北人,唐代湖北处于荆州境内。陆羽“东白山与荆州同”这一评论,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东白山的产茶环境与荆州类似,二是东白山出产的茶叶与荆州的茶叶品质难分伯仲。陆羽把东白山与故乡荆州对比,足见对东白山的偏爱。陆羽同时在《茶经》中云:“产茶者十三省四十二州,婺州东白者为名茶,大盘山、东白山产者佳,列为贡品。”更是明晰了“婺州东白”正宗产地——东白山的地位。
一代茶圣的评赞,把东白山茶这只“菜鸟”,提升到与当时诸名茶同等的地位,东白山茶“明星”地位由此确立。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88年),东白山区所产茶叶统称“东白茶”。
东白茶“一飞冲天”,引起了官府重视。如果说唐初饮茶之风尚局限于山林寺院、皇宫富邸和东南、西南等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随着社会的安定,经济、文化的发达,寺院僧侣的传播,中唐时期,饮茶之风迅速向北方漫延,宫廷常置茶宴,帝王以茶赐大臣,进茶成为宫廷礼仪。王公大臣、富户权贵争相以能购到茶叶为实力,“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足为此景写照。唐建中年间(公元780-783年),嗜好喝茶的唐德宗采纳户部侍郎赵赞之建议,建立“榷茶制”,禁止茶叶在民间私下买卖,并开征茶税以补国库之不足,史称“赵赞茶禁”。东阳即设立治茶机构。据《浙江通志》引《东阳山水记》载:“去县东五十里,曰独山,中有深坞,唐宋时有司常治茶于此,设茶院。”
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设茶马司,行“以茶易马”司事,收购边马,或以茶兑,官设茶场。《大中华地理志》列东阳县乡镇有:“县东永宁镇,宋时已有茶市,曾设巡检。”宋绍圣六年(公元1094年)“榷茶制”改为“引由制”,买茶需要“茶引”作为凭证,官府对茶叶贸易的垄断加强。由此可见,从中唐起茶叶就已成为官府的“管制商品”,和历史上的盐、铁等特殊商品一样,实行严格的管制。到宋代,普通百姓想要喝上茶叶,已非易事。上述史料也说明,官府一直重视东白茶的发展,设立机构,开辟市场,加强管控,征收茶税。但民间对茶叶的需求依然无法遏制,且迅猛增长,直接推动了茶叶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毁于兵燹的东白山禅林院得以重建。处士张志行为其撰写碑文,云“土产春芽,名在古人茶谱,与壑源顾渚播扬天下”。“东白春芽”作为历史名茶的地位,得以确立。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贡茶
从陆羽对东白山及东白茶定位中可知,到唐代时,东白茶已从道士名士等“小资”的饮品,发展为皇家的贡品。但是,相当长时期内,东白茶仿佛是贡茶“婺州东白”的“幕后英雄”,类似现今的“枪手”,是陆羽令其走出了“山寨”阴影。
公元825年,李肇在《国史补》中,将婺州东白与蒙顶石花、睦州鸠坑、顾渚紫笋等15处茶列为唐代名茶,东白茶更是名声大噪。
自唐至清,东白茶都不是寻常百姓可以轻易染指之物,而是皇家权贵的“特供”。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77年)《新修东阳县志》载:“茶皆官收官买,官给本钱于民,而后收其茶,民间不得私市。至于茶场数处,遗迹犹存。其后从园户贸易,而官收租钱。”官府一方面严格控制茶叶交易,另一方面则通过“支付定金、统购统销”的手段扶持茶叶种植与加工。当时茶叶交易都在官府设定的茶场内进行,至今在巍山镇有“茶场”村,就是旧时茶场的遗址。解放军理工大学陶德臣在其论文《清代及民国时期浙江茶叶初级市场与出口茶埠变迁》中写道,清末东阳已有茶叶初级市场,“茶芽,谷雨前采者,人家必买之,取足一岁之用”,此为东阳当地销售茶叶。
据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东阳县志》记载:“茶产东白山者佳,今充贡,岁进春芽茶四斤。”清代诸帝多喜喝茶,乾隆帝就曾与大臣言:“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东白春芽作为贡茶的历史,由此一直延续到清末。
东阳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马国强曾走访东白山麓的茶农,了解贡茶制作情况。据虎鹿镇西垣村老农刘梦山回忆,其祖父曾做过贡茶。方法是采用芽苞初展的嫩茶芽,按新梢尚未开展的标准采下,不带鱼叶,也没有开展的芽叶;摘回来先摊青,待散发清香味时用蒸笼蒸;蒸笼上铺炊巾布,然后将茶芽匀铺上面,加盖蒸茶;待蒸气外冒后出笼,用扇子扇去水蒸气,然后上锅挪做,最后烘干。此茶俗称谷芽,又叫春芽。一个村要做十几斤,做好交官府派来的人,用快马送往京都。
贡茶的生产,使东白茶的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并招来了四方客商,茶叶供不应求,东白茶由东白山区延伸到巍山直到大盘山一带。清康熙二十年《新修东阳县志》记载:“茶以东白大盘二山为最,谷雨前采者谓之芽茶,更早者谓之毛尖。最贵皆挪做,谓之挪茶。客反取粗大,但少饮之,谓之汤茶,转贩西商,如法细做,用少许撒茶饼中,谓之撒花,价常数倍。”可见,东白茶在清朝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不但在东白山区广泛植茶,并已延伸到与东白山相连的广阔的大盘山区,以精湛的采制技术而成为茶中珍品。
延伸阅读:不断创新的东白茶体系
首席记者 吴旭华
历史上的东白茶,有史可考的有“婺州东白”、“东白春芽”等传统名茶。195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禅林院”旧址创建东白山茶场,采用东阳木禾茶群体种,开发茶园3千多亩。1970年以后,又在古代军马场遗址扩大开发茶园,周边各村山民也都纷纷加入茶园开发行列,茶园面积增至近万亩。1980年,开始了东白茶(系列)研制恢复工作。
1980年,历史名茶“东白春芽”的研制恢复工作正式实施,并于1985年通过农业部科技成果鉴定。其茶,具有形似兰花、色泽翠绿、芽毫显露、滋味鲜醇、花香持久、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的品质特征。1991年获“浙江省名茶”称号,之后陆续获第二、三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第四届“中茶杯”名茶评比金奖、中国名茶精品博览会金奖、浙江省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等。
现代名茶“太白顶芽”于1982年研制,1985年通过农业部科技成果鉴定。其茶,形状如梭,芽叶肥壮,白毫显露,色似翡翠,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1988年获“浙江省名茶”称号,2001年获第四届“中茶杯”名茶评比金奖、第三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并在国际名茶日本品评大奖会上获得日本大奖。
“东白龙井”是目前发展最广泛的现代名茶,于1985年采制成功,至今畅销不衰,东白茶主产区被浙江省政府列入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区的越州产区。2005年春,“东白龙井”首次参加了中国济南第三届国际茶博览会,并在名茶评比中获得金奖。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名茶,其茶叶都采自东白山所产的木禾种茶树。1981年浙江省茶树良种老专家申屠杰先生等一行,来东阳对木禾茶进行考种,再次肯定了木禾种的优异特性。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李联标前来东阳考察后认为:“东阳木禾种是全省有名的茶树优良品种,和鸠坑(位于浙江淳安,与安徽接壤)同样有名。”东阳木禾种现遍布磐安、嵊州、绍兴、诸暨等县市。
如今的东白茶,不仅有绿茶,还发展出红茶如“和品红”、“东白晓红”等,这些红茶均采撷东白山的木禾种茶叶,加工制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