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仙芝茶:唐玄宗亲赐美名
《玉川煮茶图轴》(局部)明代画家丁云鹏细笔水墨画。题材来源于卢仝古诗,描绘卢仝坐蕉林修篁下,煮茶品茗的场景。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福建茶叶网9月15日讯:对于仙芝的民间记忆多半要飞上那高耸入云的昆仑雪山,那里古树参天,百花竞放,溪水奔流,在林深树茂处,生长着祥云般的灵芝仙草,神仙吃了能增长神力,凡人吃了能死而复生。传说中为了拯救被巨蛇真身吓死的许仙,白娘子冒着生命危险偷采仙芝,被斜刺里杀出的鹿、鹤守山大仙夹击,命悬一线……灵芝仙草之灵就在于能感应佛性真心,真正的佛性在于为大爱而牺牲,割肉饲鹰、普度众生都是佛性,白娘子舍己救夫的佛心感动南极仙翁出面送她走出了昆仑。
神话中的仙芝来到人间,人们用它来命名那些珍贵、强身的物产,浮梁仙芝就是流传甚久的一例。
“只配神仙所用”
浮梁位于江西东北,八成的土地覆盖着森林,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四周被名山浩水相围,位于黄山、九华山、庐山、武夷山、龙虎山、三清山,鄱阳湖、千岛湖的中心,自然环境极好,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在历史上就长期隶属于浮梁县管辖。
浮梁仙芝其实是一种珍贵的茶叶,属高山茶。之所以得名仙芝,传说是拜唐玄宗李隆基所赐。唐开元年间,饮茶之风已经遍及北方,茶与柴米油盐已同列生活必需品,坊肆煎茶卖茶生意兴隆,大碗茶成为平民化畅销饮品。唐玄宗也极爱饮茶,不管是华清欢浴还是梨园教乐,茶水伺候是必须的。唐玄宗常喝的是药王茶,偶尔一次换换口味喝了浮梁茶,立刻一尝倾情,再喝倾心,擅于揣测圣心的贵妃杨玉环于是也找来浮梁茶品尝。上流社会喝茶解渴从来都是其次,社交性才是首要,喝过之后一般要品评,如果几位好茶之士相聚,那还得猜茶斗茶、吟诗作对才行。杨玉环对浮梁茶的品辞是此茶“有灵芝的香和味,只配神仙所用也”。到底是贵妃,对奢侈品的品鉴经验丰富,类比准确。玄宗对贵妃的建议一向重视,召太医送来灵芝汤对比,尝过之后,发现贵妃在喝茶上的段位毫不输歌舞,味道就是这样,于是赐名“仙芝”。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段佳事从内廷传到朝堂,再到民间,一时,大唐贵族、官员刮起了饮此仙芝茶之风,饮者皆以之为身份象征。浮梁周边也因此形成了热闹的茶市。唐王敷在《敦煌变文集》中记述:“浮梁歙州,万国来求”,唐文宗大和年间(公元827年—835年),浮梁更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叶市场,“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白居易在其七言长诗《琵琶行》中也提到浮梁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歌女言及“老大嫁作商人妇”后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可见盛唐时期商贾云集“浮梁茶市”的盛况,南来北往的茶商熙熙攘攘客似云来。因为浮梁茶产业兴盛,上缴国库税银一度占全国茶税的百分之三十八,玄宗还钦命浮梁县令为五品官阶,并嘱首任五品县令进士柳国钧:“卿职浮梁,善待浮梁也”。希望他喻德以政,爱民如子。
“饶池之仙芝”
唐时的浮梁茶到底是什么味道,现在不得而知。根据记载,浮梁茶以其“形美、色艳、香郁、味醇”四绝闻名,及至宋代,浮梁茶开始成为供奉朝堂的贡茶,元、明时期浮梁茶声名尤为卓著,明朝汤显祖《浮梁县新作讲堂赋》记载:“今夫浮梁之茗,冠于天下”。明朝张谦的《茶经》中也有“饶池之仙芝”的古语。浮梁茶历宋、元、明、清数代而不衰,成为经世品牌,历朝多被诏为贡品。而“浮梁仙芝”更是浮梁茶中的珍品,以其翠绿的色泽、清香的味道以及鲜爽的滋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浮梁茶的茶味非常独特,一般人第一次喝脑子里总是会怀着喝茶的预期,结果味蕾却报告大脑味道类似“灵芝汤”,这种意外肯定会令人很不习惯,多喝几次才能适应。这种独特的口感,是由浮梁瑶里一带的水土造就的。瑶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层峦叠嶂,古木参天,气候湿润,纤尘不染,流泉叮咚,四季云遮雾罩。茶树原本就是在森林生态中生长的植物,具有耐荫的特性,在低温高湿、光照强度较弱的条件下生长的鲜叶,氨基酸含量较高,有利于制成香浓、味醇的茶叶品质。浮梁瑶里的茶园大多分布在高山上,森林覆盖率髙达95%,树木落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使得土壤深厚肥沃,有机层厚,腐殖质含量多,还富含铁、钙、硒等微量矿物质,唐时就被列为全国四大茶区之一。气温对茶叶的生长极为重要,由于山区夏季气候凉爽,茶树不易受到高温危害。在山区的中层,既有山上源源不断的清溪,水顺山势而下,又排水通畅,不易遭受积水的涝浸;加上山上云雾较多,散射光多,十分有利于优质茶叶生长。
除此之外,为了实现浮梁仙芝的高品质,茶农们专业分工,各擅其长,用精湛考究的手工艺,共同完成一捧好茶的制作,每个工序都一丝不苟地操作传统的规范。茶树上的鲜叶要通过“拣尖”,松针形的茶选材一定要是独芽或芽叶初展,茶叶颜色“翠绿”,既表明采摘期早,又表明加工过关,“匀整”表明茶青拣剔精细。“拣尖”后先摊放,再完成杀青和烘干,在这个过程中,用的热源是柴火和炭火,干燥的温度先高后低,要经过头烘、二烘,这期间还需要茶农不断地揉捻来做形,而三烘则需要用足火使之成品。在茶叶出库包装发运前,还要再进行一次小火复烘提香,因此包装里的茶叶饱含香气,打开包装即扑面而来,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形成了“浮梁仙芝”独特的品质。
头泡香高,二泡味浓
在喝茶之道上,浮梁仙芝也有独特之外。首先茶具最好是青花梧桐滗盂、汤瓯或泥壶。因为景德镇的缘故,世人尽知唐代浮梁人陶玉、霍仲初擅制瓷,他们的瓷器作品送到长安总是能得到高度评价,被时人称为“假玉器”和“霍器”,皇帝也经常诏令他们“制瓷进御”,当时进献的茶用瓷器里就盛装着浮梁仙芝一起上贡,瓷与茶互相提升品质。
泡茶用的水最好是浮梁瑶河之水,在讲究的茶会上,茶女要先净手、涤器,然后用白绢轻轻拭器,接下来备茶、洗茶,特别是在冲泡时,采用的是高冲法,茶女一记“凤凰三点头”的身段,将茶注满七成。茶客们捧起茶后,要先闻香、观色,最后才慢啜细品,如此方合传统茶道。
浮梁茶泡起来是“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茶汤明亮、清澈、呈淡黄绿色;茶叶形状有如松针,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匀整;闻起来有兰花的清香,品起来茶味鲜爽、醇厚,看起来芽叶匀齐、叶底软亮,这都是分辨浮梁茶的主要特征。
好茶不缺伯乐,唐玄宗深谙养生之道,茶不离手,更爱饮浮梁仙芝,即使经历了后期的安史之乱和李杨爱情的生离死别,也活到77岁才驾崩,在中国历代皇帝中算是高寿皇帝,不能说没有常喝浮梁仙芝的功劳。
如今历经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浮梁仙芝早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茶品牌,也得到国家的认可。2003年起,“浮瑶仙芝”茶被中国作为国礼馈赠外宾,第二年又进入中南海,成为财政部、农业部、林业部等部委的特供用茶。
茶成了浮梁赖以成名的重要物产,也是浮梁人获得财富的重要源泉。为了兼顾民生保障与商业进取,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浮梁也采用了比较流行的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商业经验丰富的茶叶公司冲锋在前,建立起品牌与示范性的生产基地,茶农们使用传统方式精心侍弄茶园,摘下最精华的茶叶。
四月的浮梁乡村,春意盎然,处处是一派采茶、制茶、售茶的繁忙景象。浮梁仙芝在这种既现代又传统的合作下,名副其实,不坠仙芝的大名,现在每斤的产地收购价就达到了七八百元,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位列名茶之乡。茶香不怕巷子深,像大唐玄宗皇帝那样,一尝倾情再饮倾心的人大有人在,喜欢喝浮梁仙芝的人越来越多,茶中那份特有的芝兰香味,与玄宗皇帝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一道飘扬四海,几成太真外传之外传。洪升当年写昆曲名剧《长生殿》时,哪里知道“钿盒情缘”外“太真传奇”还有仙芝茶香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