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湄潭近现代茶业史略(一)
2011年春夏之交,经过湄潭县茶文物调查组成员一个月的辛勤劳作,一座陈列在湄潭山野乡间的茶文化博物馆的门窗正被打开。
在上世纪30年代末,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僻静却又山清水秀、产茶历史悠久的湄潭,迎来了一批重要“客人”。他们当中既有中国茶叶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也有经历了“文军西征”壮举的浙江大学一代知识分子的精英。他们在这里承担起了中华民族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
1939年,国民政府意欲在西南山区建立茶叶科研生产出口基地。是年4月初,由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联合派遣王淘、张天福、李联标、朱源林等组成茶叶专家考察组,先后考察了四川成都、宜宾,西康雅安,云南昆明,贵州贵阳、遵义、湄潭等传统老茶区。是时,民国贵州省主席吴鼎昌因知湄潭山清水秀,历产眉尖贡茶,且社会秩序稳定,地处筑渝公路东侧,交通较为方便,便建议将中央实验茶场选址湄潭。考察组亦认为,湄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宜大面积种茶,将来茶业之发展,未可限量。考察完毕,张天福便执笔将专家组的考察情况写成《发展西南五省茶叶》,并将其作为会议提案上报民国政府。最终,国民政府决定在湄潭创建“民国政府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以下简称“民国中央实验茶场”)。于是,40余位国内知名的茶叶、昆虫、农业、森林等专家抵达湄潭,开始筹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生产机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即今天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和贵州省湄潭茶场的前身。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后,将县城南万寿宫、水府祠作为场部办公场所,收购校场坝、老龙田、水井湾等地总面积约1686亩土地作为实验场地;在象山(打鼓坡)开垦茶园555.50亩作为示范园;在桐子坡开垦土地种植桂花、紫薇等植物,将三面环水的桐子坡培植成为花园式茶园,形成浙大“湄江吟社”九君子赋诗称谓的“湄潭茶场八景”,并收集全国14个省166个县的茶树品种种植于茶园之中,还建立了简易昆虫实验室;同时收集全国各地的科技书籍,建立了图书室。
据1943年国内有关茶叶机关到湄潭调查了解,当时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已拥有昆虫室1间,标本室1间,图书室1间,办公室1座,萎凋室1座,炒青室1座,发酵室、烘干室各1座的规模。
1944年至1945年期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扩大茶叶生产加工,扩建厂房,制造了出口红茶生产线等规模庞大的木制茶机具,大量生产红茶和绿茶,使湄潭成为当时中国出口红茶和绿茶的主要原产地,也为新中国成立后湄潭乃至贵州茶叶科研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技术及外贸基础。
一代茶学泰斗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等与次年到达的浙大师生一起“合力推开中国近现代茶业发展的第一扇大门”,使湄潭在以后数十年里一度成为中国现代茶业科研种植与推广中心之一。在中国现代茶叶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地方像湄潭这样,汇集了这么多重量级的茶学专家;也没哪有一个地方的茶叶能够得到当时浙大“湄江吟社”九君子等一代科学精英的同声赞美,他们当时所作的同题诗词《试新茶》,已成为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的绝唱。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期间,还留下一大批茶叶科研生产旧址及所属茶园等难以估价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仍有6处之多。主要有:保存相对较为完好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场部旧址(义泉万寿宫、水府祠)、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茶叶试验站旧址、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制茶工厂旧址、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茶树品种园(桐子坡)、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象山(打鼓坡)茶园,以及室内保存完好的各种科研制茶机具、标本、图片、手稿、书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