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人与武夷茶(中、下)
福建茶叶网1月15日讯:蔡襄不仅是文学巨匠,同时对茶文化也有着相当造诣,他写的《茶录》一书是宋代重要的茶学专著。《茶录》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计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熁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丁谓和蔡襄这两个人先后活跃于茶学界事实上与宋朝张文弛武的国策有很大的关系。正是文人广泛、频繁参与茶事活动,以文学形式赋予茶学内涵,使茶的应用更为通俗和人性化,同时也使茶文化、茶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实现了北宋茶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比如蔡襄所著的《茶录》,提出了对待茶要认真严谨的观点,这其实就是一种为人处世的观念,同时也是对茶精益求精的要求。
宋代的茶人在我国茶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因为宋代的优秀茶人从人数到茶道技艺精深程度,以及对茶道的理解都已登峰造极,这其中不得不提到的代表人物有大文豪苏轼。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是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而且对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常常将茶事与茶友入诗,书字,为后世留下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对于苏轼来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是他的座右铭,而事实上苏轼这个人是竹、肉、茶三者均沾,三者缺一不可。他咏颂武夷茶的诗文非常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叶嘉传》。《叶嘉传》通篇约1600字,把武夷茶命名为“叶嘉”,意为叶子嘉美。文中说,叶嘉的曾祖茂先好游名山,游到武夷山“悦之,遂家焉”。当时有位任汉武帝近臣的建安人,把叶嘉举荐给汉武帝,即得欣赏,待以名流礼遇。后来叶嘉被谗官诬陷,汉武帝将其贬为庶人,之后又因其如“清白之士”被重新启用。这篇文章用拟人的方法,声情并茂地记叙了叶嘉的事迹,在茶文学里奠定了武夷茶文化思想的基调。正如南宋理学家朱熹所说:“进则如,退则如”,把茶比酒淡、比水浓的中庸特点诠释得淋漓尽致。从《叶嘉传》中不难看出,苏轼对茶的主张有进、退两面性:论进,则茶中有道,品茶可以入道,可一知物而知万物、通一理而通百理,这就把茶与哲学、与认识事物的方法结合起来,事实上也就形成了茶哲学,即茶道;论退,茶是老百姓开门七件事之一的生活用品,是一种可以解渴的饮料,正如贤者“穷则独善其身”一样,在逆境中也能克己复礼,发挥自己的作用。
苏轼对茶文化的理解与当时另一位文学巨匠范仲淹有异曲同工之妙。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在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其实就是一种可进、可退的理学思想,与“品茶若知甘苦味,逢事应知进退机”的茶学思想如出一辙。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时期举足轻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茶人之一。他著述的《斗茶歌》至今脍炙人口,相对于唐朝卢仝写的被称为第一茶歌的《七碗茶歌》,范仲淹的《斗茶歌》在茶学界被称为第二茶歌。文章开篇写道:“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清楚地描述了武夷茶的生长季节、产地,以及天赐所产的价值属性,表明武夷茶是世所罕见的稀缺之物。随后“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的文句则向世人展示了茶树生长的景象,在古代文学中像这样精细描写武夷茶的篇章并不多。“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写到了建茶的加工制作过程,古汉语中鼎即是锅的意思,首山铜做成的鼎是上好的锅;而“黄金碾”应指鎏金碾子,“碧玉瓯”是青瓷杯,“翠涛起”说明是在冲泡绿茶,这个句子描述了抹茶的饮用过程,说明当时人们在品饮武夷茶时对品茶用具已十分讲究。
在《斗茶歌》其后的文句中,范仲淹的茶道思想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堪称写茶的经典之句:“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文句形容茶的滋味比美酒琼浆还好,其香气比兰花、栀子花更香,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用商山丈人、首阳先生等名人典故比喻茶超然脱俗的品质,将茶与酒、药联系起来,烘托出茶的珍贵,品之一口俨然如登仙境。
在北宋时期,参与茶事的文化不胜枚举。所谓茶道思想,其实就是文人通过文学形式所赋予茶的内涵,除了上述的几位文人外,北宋时期的黄庭坚、米芾、梅尧臣等文学思想巨匠,或多或少都在著述中为茶润色,赋予了茶各方面的色彩。在中国正史上283位皇帝中,只有宋徽宗因撰写《大观茶论》,而被载入茶史。正是这种自上而下对茶的推崇备至,使得北宋的茶文学、茶文化跟当地的诗词歌赋一样,享有崇高的地位,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基础,闪耀千年,直至今日。
新闻链接:北宋文人与武夷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