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是怎么“喝茶”的?

发布时间:2012-11-18 11:22:34 来源:国家电网报 编辑:高若虹 

福建茶叶网11月18日讯:我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古老的国家。国人喝茶竟可追溯到两千年前。

茶始早是以为药,据《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树本野生灌木,汉代被识,至唐开始有人将茶移入庭院栽植。后来,茶从药过渡成为一种绝佳饮品,据可靠记载,当在西汉时期。公元前59年,王褒在他著的《僮约》中有“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烹茶净具,已而盖藏”之句,即反映了当时煮茶、买茶的情景。

茶原生长在四川、湖南,唐末宋初,扩种至江南。唐代陆羽嗜茶成癖,且对茶道深有研究,撰有专著《茶经》,被后人尊为“茶神”。唐代另一著名茶道专家卢仝咏茶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如此索尽数其碗数,我想一是非渴极之人,二是专事品茶之家所为也。还有诗人白居易在名篇《琵琶行》中咏道:“……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可见唐代已有专门的贩茶之商。能被白居易拈茶入诗,可以想象,当时茶的贸易,并不算萧条。

由于茶之特性,它便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茶,不断地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南宋诗人杜耒的《寒夜》诗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苏轼词《浣溪沙》有“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翻开唐诗宋词,写茶之诗句,比比皆是。连《红楼梦》《儒林外史》也不例外,似乎少了茶,便少了些许意境和品位。

古人煮茶与今之烹茶其法大异,《茶经》述及唐人之煮茶法系用釜煮之,为粥茶法。唐宋以前煮茶是将茶叶碾成细末,加上油膏、米粉之类的东西,制成茶团或茶饼,饮用时将茶捣碎,放上葱、姜、薄荷、盐等调料煮而饮。这种喝法,保留了药用的遗风,但损害了茶的本色清香。后来,明代人改变了唐宋时茶的做法,而采用炒焙之法,制成青绿茶,烹煮之法也大异于唐宋。青绿茶由于饮用时需要较长时间的浸泡,以使茶的色、香、味尽现,于是有盖的茶具便应运而生。

当然,喝茶还得善鉴茶。宋代四大著名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的蔡襄,便是著名的茶鉴赏家,著有《茶录》一书。鉴茶说来话长,且需品茶的经历、茶的知识颇厚丰才可。我等平常人,喝的平常茶,能识得真假、优劣、新陈则不易。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