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方式决定了茶器
福建茶叶网11月15日讯:茶何时出现,中国人从什么时候起认识了茶,并开始培育它,利用它,史料记载没有确切的上限。但这一古老的经济作物,成了今天百姓喜爱的饮料,却经历了各种传说及史料记载的由药用、食用到饮用的漫长历史变化。
据我国战国时期的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疗疾,茶是其中之一,茶叶既然有治病的功效,自然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到了周朝开始设置管茶的官吏。不仅把茶叶用在丧事上,而且还推广作为祭祀用品。
西汉杨雄“蜀都赋”中,已有赞美茶的句子,“百华投春,隐隐芬芳,蔓茗菼郁,翠紫青黄”。
《广稚》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上述各种资料的记载,显示出早期茶在不同时期社会中的发展变化,并已在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也首次明确提到了陶瓷茶具。
唐代点茶增加了茶瓶
唐代陆羽的一部《茶经》,叙述了公元八世纪中唐以前的饮茶生活。
《茶经》五之煮记载的煮茶方式,即为延续魏晋以来的投茶法。在整个煮茶过程中所使用的茶具有:釜、风炉、小舀、竹夹、盏等。
《茶经》四之器中,将中唐时的茶具归纳为烹煮器、焙碾器、贮盛器、饮器、点茶器、洁器等计二十八件。并对整套茶具中的每一件,形制,大小尺寸,材质都作了明确的论述。有些茶器因饮茶方式变了,在今天看来都已不算是茶具了。
晚唐时,又兴起了一种在茶瓶中煮水,将茶末调成茶膏置于茶盏中,用装入沸水的茶瓶向盏中注入沸水,这种饮茶方式称之为点茶法,茶瓶是新增的重要用具。根据出土文物考证,茶瓶通常腹部圆鼓,喇叭口,丰肩,肩上装有短流,与唐时流行的酒具有明显区别,当时南北各地很多窑口都相继生产过此种类型的茶瓶。
宋代斗茶最爱深色厚茶碗
饮茶之风,在宋代十分盛行。宋代有关记载论述茶器的书主要有北宋蔡襄的《茶录》,成书于皇祐年间(1049—1053),宋徽宗的《大观茶论》(1107),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1269)。上述三篇都对宋代流行的点茶、斗茶所使用的主要茶器作了阐述。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南北窑场林立,最为著名的为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
通过上述饮茶方式的变化,可以看出茶对中国陶瓷的影响。唐代出现了南方青瓷,北方的白瓷,陆羽认为青色的茶碗是理想的颜色,因为它可以增添茶水的绿色,故推青瓷为上。而白瓷则使茶水显得粉色,给人无味的感觉,便认为白瓷为次。当宋代饮茶为大小龙团,名曰斗茶时,人们便推崇和喜爱深色的厚茶碗,如建盏。
明代泡茶出现了茶壶
进入明代,泡茶法的提倡与普及,便相应产生了以泡茶为主的茶壶。
但史料中关于泡茶茶壶的记载,直到明万历中期才出现。明·张谦得撰《茶经》下篇论器中云:“茶壶,茶性狭,壶过大则香不聚,容一两升足矣,官哥、宣定为上。黄金白银次,铜锡者斗试家自不用。”
随着泡茶法的逐渐普及,最终大家认定,“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存香,又无熟汤气。”所谓“砂者为上”,即指宜兴“紫砂壶”。此种看法,一直延续自今。在人们的饮茶方式为泡茶法时,最为看重的是用来泡茶的茶壶。关于壶的大小,亦有各自的看法,张谦得认为:“茶壶过大则香不聚,容一两升足矣。”文震亨则认为:“若得受水半升,更为适用。”
明清两代的茶具发展,得益于文人雅士及社会各阶层茶人的参与,他们放下自己的架子,与陶工合作,进行茶器创作并把茶人的思想、情趣、喜好、审美等直接融入茶器创作之中,使得明清两代的茶器发展出多种风格特点。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