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历史风云里的茶叶之路

发布时间:2012-08-03 12:21:09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编辑:沈冬梅 

福建茶叶网8月3日讯:7月20日晚,摄制组来到汉口,那是茶叶之路重要的一站。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在烈火骄阳下拍摄茶叶之路在汉口留下的种种印迹。

汉口在明代成为交兑的口岸,自清乾隆年间晋商开辟以武夷山为茶源地的茶叶之路以来,汉口一直就是茶货的集散地和中转站,茶叶在此继续着水运的路程,溯汉水西行北上。

而汉口成为最重要的三大茶市之一则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之后。从1858年起,中国陆续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作为发动战争的主力,所取得的利益最大。俄国政府则坐取渔人之利,《中俄天津条约》使之取得福州、上海等沿海口岸的通商权利,并且因为利益均沾的条款取得汉口等内陆口岸的通商权利。

1861年汉口开埠,英、俄、德、日等国商人立即就来到湖北汉口,深入到羊楼洞,设庄收购或监制茶货。最初俄商只是在当地收购茶货,于1863年开办顺丰砖茶厂,直接收购茶叶自行制造;后将厂移于汉口,又相继在汉口开办新泰和阜昌砖茶厂;1870年,俄商又开始在福州设厂制茶。

俄商进入福州特别是汉口等口岸并设厂直接收购茶叶制茶后,不仅使得俄商大大降低了茶叶成本,更为关键的是,俄商从此直接把握了中国茶叶的货源,中国商人因为控制茶叶货源而在对俄贸易中占据主动地位的优势从此荡然无存。

1874年前后,俄商将德国制造并废弃的火车头改造后用于机械制造砖茶,开启了中国境内机制砖茶的历史。俄商茶厂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羊楼洞的人工压砖机1分钟大约能压6块茶砖。俄商蒸汽机制茶的效率非手工可以比拟,它每天出砖茶80筐,只有5%的废品,而用人工压砖机每天出砖茶60筐,25%是废品,俄商机制砖茶的效率是华商的1.7倍。

1862年《中俄陆路通商章程》使俄商获得在中国边贸免税的特权,其在中国境内贩运茶叶只需一次交纳出口税和子口税,而不需要交纳中国内地的关税和厘金,其所经营的茶叶成本较之中国商人,大为降低。1861年,俄国取消了海运茶叶的限制,1866年又强迫清政府取消了天津海关的子口税。因而俄商的砖茶运输线路是从汉口经上海到天津再转陆路经张家口运往恰克图,或者运往敖德萨。1873年俄商最早将蒸汽动力用于运茶商船,1881年,俄国海军军舰自愿为俄商运茶,海轮从汉口直趋海参崴,至俄境内再分用水运或陆运销至其不同地区。

1891年,俄国皇太子周游世界,4月来到武汉,参加了新泰公司的庆典。此举更加激发俄商在华的茶叶经营,此后,他们将茶叶生产与贸易主要集中在了汉口。大茶商李凡洛夫、巴洛夫等都在汉口的俄租界内建起豪宅,至今犹存。李凡洛夫公馆是武汉的优秀历史建筑,巴洛夫的巴公房子虽然斑驳甚甚,但仍为武汉历史建筑突出的一景。

与俄国茶商发展相反的,是晋商茶叶贸易的衰落。在俄商于1917年因欧洲及其国内形势在汉口败落之前,中国茶商已经基本被其挤压出中俄茶叶贸易的市场。1860年晋商从汉口输俄的茶叶占总数的96.8%,1873年降至50%左右,到1894年只占9.2%了。在汉口城市中,俄商及其他西方国家商人主要使用长江洋码头,而晋商等国内商帮,则主要使用汉江土码头。与俄商等外商建筑至今多有完好存留的现状相比,以晋商为主的国内茶商商帮的会馆等建筑、茶市,则几乎都被拆除殆尽了。

汉口,那些小小的茶叶啊,承载了太多的历史风云。(原题《汉口风云》)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