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茶业发展史别裁——种质篇

发布时间:2012-06-06 17:42:25 来源:《问茶之旅》杂志 编辑:沙赵 
 
     福安畲家宝塔茶表演 
      福建茶叶网6月6日讯:闽东茶区茶树种质资源相当丰富,是福建茶树的原产地之一。闽东茶区育种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300多年前的唐代茶树,人们在茶叶生产的过程中,发现并利用野生茶树,进而人工栽培茶树,通过有性繁殖,扩大栽植区域,使茶叶生产规模得以不断扩大。茶树再经过长期的自然驯化、人工栽培利用与选育,形成了一批品质优异、抗逆性强、适制性广的良种。近代以来,随着育种技术水平的提高,一些新选育的无性系良种也随之应运而生,并在全国一些主要产茶区推广开来,为提高茶叶品质和丰富茶叶花色品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闽东拥有11个国家级良种、19个省级良种,无性系良种普及率达95% 以上,居全国第一,而且宁德是全国最大的良种繁育基地,每年繁育良种茶苗2亿株。
      发现最早野生大茶树:太姥山大茶树
       闽东野生茶树主要分布在北纬26.5°~27.5°太姥山系,海拔800~1000米茂密的乔木林或次生林是野生茶树的摇篮。自1957年起,育种专家们先后在福鼎太姥山,宁德霍童、虎贝,寿宁的路后坑等地发现野生大茶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其中太姥山大茶树是最早发现的,于1957年8月发现于福鼎市秦屿镇太姥山顶的雪鸿洞旁,最大的一棵高6.16米,幅宽5米,主干直径18厘米,圆周达48厘米,最低分枝离地3米。主干弯曲,呈灰色,枝干粗大,分枝对水平状。
       培植最早的菜茶:坦洋菜茶
       坦洋菜茶因原产于福安坦洋茶区而得名,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闽东最早培育和栽植的有性系良种。明洪武四年(1371年),从浙江迁居寿宁斜滩老坑村,后又移迁坦洋村的村民胡成德,开始培育茶树,所植之茶树称之为“坦洋菜茶”,并试种成功。树为灌木型,矮壮半开展,中芽种,芽叶多发、肥厚,叶质柔软,耐旱耐寒,适应性广,生长期长,适制红、绿茶。
      1912年,四川茶务讲习所试验场向福安函索茶树良种;同年6月,吉林省农业试验场来文索购茶树200株,均于当年秋季寄去,此为坦洋菜茶向外推广之始,亦为闽东茶苗外销之始。坦洋菜茶还曾向苏、鄂、湘等省份推广,上世纪60年代曾输往马里、肯尼亚等非洲国家试种。
      引种最广的无性系良种:福鼎大白茶
      福鼎大白茶是目前全国引种最广的茶树良种,在全国17个产茶省(区)都有大面积栽培,种植面积170万亩,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茶树品种。它曾于1965年和1973年两次被全国茶树品种研究会确定为全国推广良种,1985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良种,是举国公认的区试标准对照种。
      福鼎大白茶最早是在清咸丰七年(1857年),由福鼎点头镇翁溪村村民张阿河发现的,具有150多年的栽培历史。当时,他在田塍边见到有株芽心银白的茶树,便挖回家种植,后来用破草席包捆繁殖3株,自留1株,其余分送给过笕村的林阿大和岩头子林阿防种植,再由二人传播至柏柳各地。福鼎大白茶为半乔木型,树高1.5~2米,分枝较密,叶呈椭圆形,叶色黄绿、具光泽,锯齿较整齐、明显,叶肉略厚。发芽期在3月上旬。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耐旱亦耐寒,在零下3~4℃或更低亦不受冻。繁殖力亦强,压条、扦插发根容易,成活率高达95%以上,产量比当地菜茶高。
       此外,1962年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的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福云6号,为特早芽种,嫩芽肥壮,嫩梢生长迅速,适应强,产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母本福鼎大白茶增产四成以上,并在浙、湘、皖、鄂、赣、川、黔、桂等省均有引种。
>>>延伸阅读:福鼎大毫茶和福安大白茶的“发现档案”
福鼎大毫茶:光绪六年(1880年),福鼎点头汪家洋村村民林圣松,回乡探亲路过太姥山麓五蒲领时发现一株大号白毛茶树,当即就挖回家种植,经过压条繁殖,使数量大大提高。当时人们称之为“大号白毛茶”,后来根据谐音定名为“大毫茶”,是制造白毫银针、白琳工夫等茶的优质原料。
福安大白茶:宣统元年(1909年),福安穆云高岭村村人林秀珠的祖父,在当地野生茶树中发现了一株高大的茶树,叶片肥大,芽头壮实,名为“福安大白茶”,又名“高岭大白茶”。该茶种于1984年被认定为全国茶树良种。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