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民间茶艺文化谈片

发布时间:2012-02-23 16:11:54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紫阳产茶已有二千余年历史,是名闻暇尔的茶乡。紫阳土著祖祖辈辈嗜茶,“宁可三日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茶为紫阳人的生命要素之一。此为“人化自然”的风格秉性,不足为怪。

长期以来,紫阳民间形成了一整套关于茶的习俗、礼仪以及茶歌谣谚,笔者将其归纳为:以茶为友,人茶一体;以茶为礼,礼轻情重;以茶为歌,歌美茶香。体现的是一种民族民间地域文化。它是否“独特”?笔者囿于见识不敢妄下断语,但相信“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谷”一说,应该有其自己的特点吧。分述如下:

以茶为友 人茶一体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居“七事”之末,是就变普通情形而言,在茶乡紫阳,不然了——开门头件事,是捅炉子,坐水壶,烧开水——泡茶。泡茶须滚开水,冲泡时,让壶嘴跟茶壶保持一定距离,水是“冲”入杯中的。冲得杯中茶叶乱云般翻滚。先是小半杯,吹去浮沫,捂上杯盖,泡两分钟后,再将水续满,可以喝了。也有人于冲泡前将搁了茶叶的搪瓷杯置于火上,将茶叶炒一炒,然后再冲泡,说是这样的茶水味道更浓。

紫阳人爱饮早茶,如果某天未饮上早茶,这天便觉身子慵懒,精神疲困,话也懒得说,饭菜少香味,何故?有人说俗了,早茶“洗肺”,许是夜间淤积了不少浊气在肺里吧。有人说得雅,“早茶一杯,元气百倍”,有人说得实在,“长期养成的习惯”。是的,紫阳人离不开茶。渴了要喝,说是止渴,累了要喝,说是消乏;油腻了要喝,说是去腻;醉酒了要喝,说是解酒;伏案工作要喝,说是益思;熬夜时要喝,说是提神醒脑;烦愁时要喝,说是破孤闷;高兴时要喝,说是助喜兴;不渴不累不瞌睡照样要喝,说是品滋味。一个“品”字,还有几多说法,“品”字三个口,一说要三口以后方可喝出滋味,一说要三朋两友一块同饮味道更佳。

干部上班或参加会议,一手公文包,一手茶杯。会上的矿泉水一类饮料,皆无人动它。出差外地,必自备茶叶,总觉一切茶都不如紫阳茶来得够味。紫阳茶培养了他们的紫阳情结。一般居民家中,常将茶壶茶杯煨在火边,以供随时喝到热茶,“冷茶伤胃,热茶和脾”。有的陶制茶壶颇具“资历”,壶中既便无茶叶无茶水,嗅嗅也有清香扑鼻。

紫阳有不少“茶人”,他们有一条好舌头,可分出茶的味型是浓厚、浓鲜、醇和、醇厚、平和、鲜甜、苦、涩、粗、老等等;也有一双好眼睛,搭眼就看出是明前茶、谷雨茶、南山茶、北坡茶。“茶人”是一种“资格”,几十年的经验积累,使他们成了茶之人精。这些人在新茶上市时节皆是忙人,被人请到市场帮助挑选自己喜欢的茶叶。

有人恭维紫阳茶中君子——一身茶叶清香,是一棵茶树吧!

以茶为礼 礼轻情重

客人进门,主人必先奉茶。谣谚说“来客不奉茶,不算好人家”。为什么?因为他少了人情味。茶之于味,人情是主味。而且必须是新泡之茶,现成茶待客,有轻慢之嫌。“客来茶为先”,是当地礼俗,祖祖辈辈传承下来,谁坏了规矩,会被人小瞧。茶泡好了,双手递给客人,主人这才落座,陪着客人一边拉话一边饮茶,显得从容而且亲近。杯中浅了,又连忙续上。杯中茶水只可七成,有“茶七酒八”一说,太满或太浅则为失败。

娶媳妇、嫁女、过生日、贺新居以及办丧事,来客多人,必专设三五人“司茶”。他们手托摆满茶杯的茶盘,往来穿行于人群之中吆喝:“茶来了——请用茶呀!”这种情境下的茶,主人是为了礼数,客人是为了解渴,已元“品尝”的从容。去大小餐馆赴饭局,老板必先送一壶好茶免费让顾客享用,让你一边消停饮茶,一边等待菜肴。饮毕,一杯茶仍是少不了的,可饮用,可用它漱口。茶水漱口更利口腔卫生。机关部门召开稍大一点的会议,必有服务员专事司茶。茶水不是只斟给主席台上的人们,所有与会者皆会一一照应到位。茶水本身就是一种平民大众饮料。

女婿看望岳母,各色礼品中少不下茶叶,有一首民歌这样唱道:“小郎打扮一枝花呀,摇摇摆摆到姐家呀,手提二封茶,一步跨进堂屋中呀,双手递上茶二封,礼轻情意重。”古代称茶叶为“不迁”,因此本地多以茶叶为订亲礼品,恐怕是取其“不思迁”的意思,以求永结同白头偕老吧。同样,女方的陪嫁物中,也是必有茶叶的。

较殷实的人家来了贵客,是要摆“茶食”的,小方桌上,先泡一碗盖碗茶,用的是明前毛尖。茶具是紫砂壶、紫砂杯、碗。接着摆放数碟瓜子、花生、核桃、板栗、柿饼、桔子以及糕点、糖果。主人同客人一边细吃慢饮,一边喁喁交谈,其乐融融。中秋赏月,全家老小围坐月下吃茶食,除上述食品,还多了佳节必备的月饼。一轮满月在天,悠悠茶香在怀,融融亲情在心,或讲古今趣闻,或联句,或猜谜,那份乐合情调,如何?

敬神、祭祖,仍少不下一杯茶。好茶称“仙茗”,神仙自然喜欢。茶是祖先留下的宝物,自然有权永远享用。

当地人打发来客,自是少不了茶叶。外出探亲、访友、出差、联系工作,一般都会带上茶叶作为见面礼品。你不必担心有收受财礼之嫌,这跟赠送鲜花、贺卡、字画一样,属君子之交的“雅礼”。也不要嫌弃它值不了几两银子,“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情,有古典又清新的茶乡风情,有浓酽又雅致的送茶人的真情。再说,茶叶在当地有着如此之高的文化品位,其精神份量不轻啊!

茶是紫阳的名片,帮你认识这个地方,记住这个地方,成为永远的朋友。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