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茶:茶香“蝴蝶”内外飞

发布时间:2015-07-27 15:17:22 来源:网络 编辑:左海如薺 

 “危总,数据刚刚统计出来,2009年全国茶叶百强企业总产值约达235亿。”一位戴眼镜的女生走进办公室,将一份统计报告放在总经理危赛明的桌上。他轻轻地点了点头,胸有成竹地说:“和我预计的结果基本一致,应该是比去年来得要多。”200多个亿的巨额,在这类似话家常的对话中变得“轻巧”起来,就像股市交易行情一样,只是个数字上的概念。这个数字,确切地说是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成果。就在半个多月刚刚在贵州遵义落下帷幕的第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2010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上,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毫无悬念又一次在百强企业中榜上有名。

这个响亮且漂亮的数字,或许会召来人们的质疑,认为这串数字里“含水量”很高。其实不然,殊不知在数字背后是历经一个甲子的无数艰辛与曲折,尤其是一家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茶企,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按体制规定的条条框框按部就班,抑或市场经济时代将自己置身于风云变换的市场争夺战中,它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举步维艰的。毕竟,它一只脚踏在体制内,一只脚踏在市场中,既要突破陈旧的枷锁,又要迎接全新的挑战,双重的“负担”令它变得坚忍超拔,经历过或是正在经历着历史与市场的双重“选择”。


 


 

福茶往事

 

1950年元月,时任福建省商业厅厅长的胡铁生电约张天福来到福州。

一见面,胡铁生就开门见山地告诉张天福,省委要成立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分公司,他力邀张天福共同协助筹建。

就这样,张天福成为筹建福建省茶叶公司(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前身)的第一任、第一位员工。后来,张天福被任命为技术科科长,充分发挥了他在茶叶上的专业素养。


dc62a5fc8febe165f3d00408896b541f.jpg

▲ 福建省茶叶公司1950年工作总结会议(前排右起第二人为张天福)


由于新中国刚成立,政权更迭带来的物质匮乏、货币流通混乱、通货膨胀严重,茶叶采购的形式和标准也相当混乱。

为此,张天福制定了毛茶采购各个等级的标准样,指导和促进茶叶品质的提高。在全省茶区各县均要求成立茶叶采购站,加大采购规模,加快采购的速度,解决茶叶采购的乱象。

除此之外,张天福对于白茶的大力推广,更是打响中茶福建这块金字招牌的最佳策略,为中茶福建赢得了一片蓝海。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为福建所特有。彼时作为六大茶类中的“小门派”,白茶在国内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主要由福建,尤其是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出口海外。

在福建白茶的经营发展史上,张天福撰写过白茶专题研究报告、主评白茶上榜全国名茶,对扩大白茶的影响力与知名度起了重要的作用。


c11d00b94dbc302946673587d3f64129.jpg

▲ 1952年公司评茶员培训班


而中茶福建公司自1950年以来,也一直致力于白茶的生产、推广、加工、研发、研究、管理及国内外贸易。

相信和大多数“存活”至今或已被时代洪流吞没的姓“国”的茶企一样,它诞生的经过几乎没有很传奇的故事作为铺垫,它的问世绝对是必然,至少在天时与地利上如此:时势——战火兵燹后的百废待兴,“出生地”——福建丰富的茶业资源。

 



1950年2月20日,中国农历新年正月初四,距离新中国正式成立才刚过5个月。福州安泰桥附近,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与热烈的掌声,沐浴着改天换地后第一个春节的洋洋喜气,它的前身中国茶业福州分公司“呱呱坠地”,成为建国后最早一批获得直接经营茶叶进出口权的企业。在此后近50年的时间里,它紧跟母公司中国茶业公司改组、合并、划转以及国家外贸经营体制改革的步伐,曾七易其名,直到1999才有了现名。事实上,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它只是个符号,至多能从更名中反映出一家国有企业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的来龙去脉,而顺着历史前进的脉络去追索它在它当时所处的时代中如何生存、发展,才能从中体认它的沧桑。

 


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既不愁产,也不愁销,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且凭借作为特种茶茶区福建多茶类的优势,它的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这样,它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走过了60个春秋,荆棘虽不可避免,但总算顺利,而且还曾有过大步前进的好光景。然而,正如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一样,时代总是瞬息万变。进入20世纪的最后一个十年,随着外贸经营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出口经营的通行证不再是国企的“上方宝剑”,有不少民营企业也获得了开展出口贸易的入场券,国企不仅从此失去优势,体制机制上固有的顽疾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在新旧世纪交替仅余10天的时候,它被当时的外经贸部批准改制,转型成“中茶”控股 60%、福茶职工持股会持股40%的茶叶进出口企业,改革之路开始向前延伸。

 



 

改革之路

 

在此后的2年时间里,福茶又着手开展了组织架构的重大调整。“市场格局被打破以后,垄断地位减弱了,库存增加,而且机构臃肿,开支费用大,企业很难发展。因此,就必须先从机构调整开始。”危赛明说。它调整的第一步就是将采购部门与业务部门分开,并成立产品部,同时将出口业务部门按照市场分类,让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以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应对市场激烈竞争,减少内部重复与交叉。相应地,为了建设一只更年轻化、更专业化、更知识化的队伍,一些不能胜任的职工自是在被调整的范围之列。

 


每一项重大改革总是牵系着不同群体的利益,背后总是有着反对的声音,福茶亦是在所难免。“刚开始,我们包括老领导、高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好在一些老职工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理解。”他回忆说。在改革的当年,效果立现,公司库存与资金占用大幅下降,而且全年拼配成本同比节约1000多万元。这使得福茶即便在外贸国企普遍生存艰难的时期里仍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水平。

 

改革“阵痛”过后,前方就一路坦途么?答案是否定的。

 

风起于青萍之末。2006年5月,日本抛出了苛刻的肯定列表制度,欧盟也出台农残新标准,国内外市场无序竞争呈现白热化。6月,人民币汇率变动,国内外原材料成本上升。2008年,国家颁布实施了新《劳动法》,这无形中又增加了人员的开支,而且房产税、土地税税费及财务费用也在不断上升,再加上公司因轻工互保问题承担了3000多万元的互保损失。种种内忧外患因素的附加,再次把福茶推向了困难与威胁的边缘,并随着这些因素的放大与加剧,2008年注定成为它史上最困难的一年。

 

出路在哪里?据危赛明介绍,针对这种形势,当时整套班子做了这几件事:做好自有基地建设和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工作,完善产品检测制度和可追溯体系,保证出口茶叶的质量安全,以此来应对欧、日的技术壁垒;公司内部则加强原料茶以及茶叶的加工、销售的成本核算,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并在与外国客商的谈判时做好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准确预测,以此应对茶叶成本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等不利因素。之后,公司继续加强成本控制,规范成本与价格管理,于2007年、2008年两次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价。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倡导战略转型与改革,将一部分重点转移到被长期忽视的内贸市场。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公司终于渡过了难关,并在艰难险阻中磨练和提升了自己,使它在2009年全球突入袭来的金融危机中安之若素,非但风雨不动安如山,而且成功地实现逆势增长:由2008年-700多万元的负盈利一跃变成2009年的1400多万元,净盈利增长2100多万元!

 



 

乌龙茶传奇

 

爬梳60年的成长史,不过是浓缩成不足1000字的大事记。但是,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绝对是它最引以为豪的时期,而且这也成为福茶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形成的黄金时期。提起这一段光华灼灼的往事,就不能不与一位年近耄耋之年的老人发生联系,他就是时为福茶副总经理的陈彬藩。“可以说,如果没有陈彬藩的积极宣传与推动,就不会出现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乌龙茶热。”危赛明这样评价他道。

 


 

1977年,在四川农业厅从事茶叶技术工作22年的陈彬藩调任福茶任副总经理,利用一次到日本考察的机会,他对当地茶叶市场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考察,这是为他在日后在日本风风火火地推广乌龙茶埋下伏笔。1979年,生在乌龙茶乡的福茶则与日本经销商密切配合,以优异的品质和多样化的宣传推广手段,在日本掀起第一次乌龙茶热潮。2年后,一纸委任状无疑让陈彬藩如鱼得水,他升任为福建省外贸总公司驻日本全权代表,这一任命成为福茶书写中国乌龙茶、再一次在日本掀起乌龙茶热潮的先声。

 

在日本工作的日子里,陈彬藩一边继续在市场“摸底”,一边与日本知名作家和医学专家广交朋友,从茶文化、茶叶保健功效两个方向研究乌龙茶,并将研究成果在全日报刊以及N.H.K电视台上发表发布,此间他还著述出版了一部《茶经新编》(日文版)。这些“动作”为中国乌龙茶在日的推广作了观念上的铺垫。据《茶经新编》中援引的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对茶保健功效的记载:“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轻身耐老”这寥寥四字在中国乌龙茶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根据日本医药卫生组织研究报告表明,饮过乌龙茶一段时间后的肥胖病患者,胆固醇排出量明显地大于吸收量,同时体重也显著降低。这一研究结果一经公布,率先在日本演艺圈中名声鹊起。日本当红的偶像少女组合“Pink Lady”在被问及保持苗条身材的秘诀时,坦言因饮乌龙茶只故,连日本巨星山口百惠亦开诚布公地宣称乌龙茶减肥美容的功效。在这些明星的“代言”下,喝绿茶喝了近千年的日本人的茶杯中茶色开始悄然转变,由青翠的绿色变成油亮的橙黄色。此后,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赴日参加中日邦交十周年庆典时,对乌龙茶赞赏有加,并将其作为国礼送给田中角荣等日本首脑政要,乌龙茶身价倍增,并迅速在日本市场上铺展开来。陈彬藩打了漂亮的一战。

 



然而,这只是中国乌龙茶在日本市场打开销路的成功开始,陈彬藩并没有因此满足,他脑海里还在继续思索着如何让乌龙茶推官得更快。在日工作生活多年,他发现生活节奏很快的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喝冷水和冷饮料,那么茶是不是也可以变成这样方便快捷的饮料呢?这一发现让有着敏锐观察力的陈彬藩洞察到了其中潜藏的商机:要更大范围地普及乌龙茶,就必须给茶“降温”,由热饮变成冷饮。不久,他这一想法就变成了现实,福茶与日本经销商联手研发的手拉罐装乌龙茶,可在常温下保存半年不变质,一摆上日本的商店、超市柜台,就广受日本人尤其年轻人的青睐。从那时起,中国每销往日本的15000多吨乌龙茶中有90%都是用作罐装茶原料。这一次便是日本第二次乌龙茶热,这一热便是20多年,直至今日依旧热度不减。

 


今天,当前往日本考察访问的中国人看到日本举国的车站机场、商超等都设有中国乌龙茶的自动售卖机时,心中无不涌起一种兴奋与自豪,而在弥漫全日的乌龙茶香氛中,陈彬藩这个名字将被福茶发展史乃至中国乌龙茶外销史所永远铭记。

 


 

“蝴蝶”飞啊

 

与福茶如影随形的“蝴蝶”品牌几乎是福茶企业形象的一面鲜明旗帜,“蝴蝶”牌的茶叶产品则是国外消费者认识中国茶的一个窗口,而在国内市场则有点“默默无闻”。引用危赛明的话说,就是“既是起步比较早,又是比较晚,早的是外销市场,晚的是内销市场”。早在半个多世纪前,这只“蝴蝶”就翩然“飞”进港人的茶杯,并扩大转口到新、马、泰等国,并利用柬埔寨对我国货物降低进货税率的有利时机积极成交乌龙茶,“蝴蝶”在东南亚的几个主要国家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在后面的20多年时间里,福茶在夯实“蝴蝶”在东南亚诸国品牌知名度基础上,戮力拓展日本的乌龙茶消费市场,并借助乌龙茶保健功效的宣传和罐装茶水的宣传推广,在日引发了两次乌龙茶消费热潮,同时也因此奠定了此后福茶的日本乌龙茶消费市场中的重要位置。“由于早期‘蝴蝶’牌系列产品都是外销茶,它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是福建省内深受国际认可的唯一知名品牌。”危赛明向记者介绍说,转型前,外销茶的销量与销售额几乎占据了福茶总销售量及总销售额的全部,约95%,即使是在实行“内外并举”的转型后,外销茶仍然占有2/3的比重,“仍以出口为主”。

 


2007年,对于“蝴蝶”乃至福茶来说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年份。“嗅觉”灵敏的危赛明已经从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茶叶消费市场的微妙变化以及企业面临的问题中依稀“嗅”出了一点危机的味道。果然,到2008年时,国内外、企业内外的种种问题接踵而至,企业寸步难行。在危难面前,企业从中求“机”,让“蝴蝶”转了个身,“飞回”内销市场,内外并举,“从领导经营转为参与竞争”,而福州的大街小巷也很快地涌现出许多冠以“中国茶叶”这么“大”的品牌连锁店。2009年,“中茶”放权分公司推广自有品牌后,“蝴蝶”正式“上马”,通过直营、加盟、专柜、商超“店中店”等扩展方式,在短短的1年多时间里,在省内的福州、厦门、漳州以及重庆、东北、内蒙等地建立了30多个门店,初步构建起了行之有效的内销网络。据统计,2007~2010年,国内销售业绩每年都在翻番,从2007年的1000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6000万元,“前后仅仅只用了3年时间”。

 

这就是“蝴蝶”,带着福建茶香飘洋过海,又带着茶香香飘神州的“蝴蝶”。“四‘国’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即作为茶业国企,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倡导国民消费,打造国际品牌。”危赛明如是说。“让‘蝴蝶’为全国、全世界人奉献自然健康、营养美味的茶产品。”

 



时至今日,中茶福建公司成为了中茶体系中卓有建树的一脉,这其中最重要的首先来自于吴觉农先生和张天福先生的苦心孤诣,当然也来自于现代茶业经营者们的精心传承。

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中茶福建公司出口产品覆盖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解放初期至90年代初,中国外销茉莉花茶、白茶均由中茶福建出口。公司茉莉花茶、白茶、乌龙茶出口数量及金额长期稳居全国首位。

f182bb99e6fe00453e1ff3b08b5946fa.jpg

而中茶福建公司国内品牌业务定位花茶、白茶,公司“蝴蝶牌”商标为“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国际知名品牌”,“蝴蝶牌”花茶、白茶为“福建名牌产品”。公司蝴蝶品牌从海外回归国内,深耕国内市场,产品已遍及26个省市自治区。

bc8a17504d5816154777b71d9258b80f.jpg


2014年,“蝴蝶牌”茉莉花茶入选“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官方指定用品”;

2015年,“白芽春雪”获北京国际茶叶展白茶类产品金奖;

2015年,在国际茶业大会上蝴蝶牌黄听茉莉花茶荣获“金丝路功勋奖”;

f2eb74429a66b1d99bf09918aee748f8.jpg

2018年,中茶福建公司在中国国际茶产业投资展览会上获得“中国白茶发展特殊贡献奖”;

bca6a3665f6399b5255b97dd52b1b981.jpg

继2014年APEC会议官方指定用品、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官方指定用品及第七届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之后,中茶福建公司梦蝴蝶茉莉花茶再次作为国家指定用茶,登上了2018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舞台,为世界多国元首所品饮,广受各国代表赞誉。

08e2b832e965b88cde5be43d1e07f9f1.jpg

2017年元月,作为张天福先生因茶结缘的忘年交,时任中茶福建公司总经理的危赛明(现任中国茶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中茶福建公司总经理),登门向张天福先生拜年,张天福老先生亲自将公司即将推出的系列新品命名为“茶寿茶”,并欣然挥毫赐墨。

2017年6月4日,享尽茶寿的张天福老先生于福州驾鹤仙逝,而他的老前辈吴觉农先生也于1989年10月在北京病逝。

中国茶行业的一代传奇就此落幕,而中茶公司和中茶福建的传奇故事却仍在征程。

中茶福建打造的知名品牌“蝴蝶牌”,就如同从旧中国走来的这批茶界先贤,见证了旧中国茶行业的满目疮痍,也造就了新中国茶行业的辉煌景象。

破茧成蝶,展望无限,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