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居改造多讲究

发布时间:2011-05-10 16:43:37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今年,丽水新启动100个村旧村改造、35000户危旧房改造。危旧房改造仍旧是丽水“三农”工作的民生重头戏。

今天,本报“民生考察团”来到危旧房改造示范县松阳县,探寻危旧房改造给农民带来点点滴滴的好处与变化。4位成员在探寻过程中,提出了条条改善和建议性意见,为改造中的农村新家园再添新愿景。

新村生活几多乐

北山村是松阳实施危旧房改造最早的村。经过两年改造,如今,全村75%的农户住进了新房。村里排排新房林立,干净整洁。每排由5幢连体排屋组成,统一的蓝顶灰色调的外立面大气、美观。排屋之间6米宽的水泥路间距显得很宽敞,排污、排水、水电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除街面的房屋是五层高其他都是统一的三层半。

在农户郭超(微博)锋的家里,考察团成员大饱眼福:一进门,门厅处铺着一块大地毯,旁边整齐地排列着二十多双拖鞋,进门前要在这里脱鞋换鞋。一楼是厨房和客厅,厨房装上了蓝色的整体厨具,微波炉、电冰箱等现代化电器一应俱全,西餐桌上摆放着一盆刚刚绽放的玫瑰花散发着香味。客厅宽敞明亮,一套真皮大沙发,墙上挂着42寸的液晶电视。走到二楼是温馨的大小卧室、书香飘逸的小书房……300多平方米的小洋楼里处处洋溢着新的生活气息。

“这里的设施都已经宾馆化了,比城里房子装修得还好。”住惯商品房的王成有看后特别赞叹:“比我们住得宽敞、舒适多了。”

最令大家开眼界的是一楼45平方米庭院,郭超锋种上了含笑、桂花和各式盆景等,就像一个私家小花园。由于家里的田都种上了茶叶,郭超锋还在院子里种上了土豆、番茄等时令蔬菜,他说爷爷奶奶喜欢吃自己种的菜。

“住进新房了,农民对环境有了新要求,在新房周围应该多留些种花草、树木和健身的地方。”生活在农村的吴杰知道农民还想要什么,他建议,在新村建设早期就应该规划留足绿化和村民娱乐活动空间。

在新村东面,保留着一片8户即将被拆除的老房子:黄泥墙体大多出现了二厘米以上的裂缝,房子与房子的间距很窄,只能容一人通过。村党支部书记郭土根告诉我们,这里马上就要拆除了。

宅基地换养老

吴弄村是县级历史文化保护村,统一的白墙黑瓦,高高的马头墙,与村内保留的35口古井和13幢体现徽派建筑风格精致题刻雕饰的清代古民居呼应。

“我们的危旧房改造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新村建设和古村保护。”村支部书记何跃平介绍道,在村庄规划中,将全村规划为新区建设和古民居群落保护区两大功能区块。对13幢古民居,做到修旧如旧;在新村建设当中,新房的建筑设计风格注意保持原有古村风貌,破解了新村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相碰撞的问题。

在吴弄村,一幢二层500平方米的“老年人公寓”特别引人注目。这是村里在危旧房改造中,“以宅基地换养老”创新做法,有效破解了农村“空窠老人”和特困群体无能力拆旧建新的问题。

投资近80万元的“老年人公寓”分上下两层,每套公寓由卧室、厨房、卫生间、客厅组成。可容纳近18户住户。目前,村里已安排住户16户。

何跃平介绍,老年公寓入住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原旧房拆除后无子女依靠,无能力再建房的无房户。老年人在公寓免费住,直到过世之后其房子的使用权要由村里收回。

今年81岁的何珠秀老人正在厨房烧菜,孩子都在外地打工,没有能力造新房,村干部把她接到了老年公寓。“这里空气好,很干净,没有了老房子的霉味。相互间有了照顾。我很喜欢这里。”何珠秀握着考察团成员的手说着心里话。

“这种‘以宅基地换养老’的方法盘活了村里的土地,有效地破解了农村住房困难户,这给丽水危旧房改造工程中遇到没有能力造新房的现象有了启示,可以通过旧房换新房、土地置换等方法实现困难户住新房的愿望,以免造成新的‘无房户’。”潘剑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何规划空间

横山村有500多户,依山而建。由于山多地少,村里已近20年没有盖新房了,80%都是危旧泥房。今年要整村搬迁,重建一个新村。

走进横山村,只见远处群山环绕,近看小桥流水,村舍掩映绿中;村中5棵800多年树龄的古樟树或横或缠,无比风韵。新村将围绕着古树群,建起一个有景有致的新村。

一番考察下来,吴杰对村规划更有信心,他在考察团前展示出一幅新村蓝图:整个村以发展旅游、茶产业为主,老房子拆除后全部复垦种茶叶,在现在的东、西村之间的平地上规划造新村,盘活出的土地计划建造娱乐休闲中心和农贸中心。 娱乐中心建有小超市、医疗服务中心、图书室等方便农民生活。农贸中心用于农资供应、茶叶交易、加工等,让农民在家门口致富。

“危旧房改造蓝图再美,一定要规划先行。有了科学规划,才能通过危旧房改造拆除村内危旧房、闲置房,实现重新整理宅基地,盘活现有存量建设用地,有效地拓展农民住宅、水果仓储、村办茶厂等生产生活用地空间。同时,按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对宅基地进行重新规划,合理布局,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雷法宝说出了他对危旧房改造的见地。

“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往往只注重以旧建新,忽视保持应有的农村特色,在规划中应该保留展示农具、农业知识等。”王成有说。

“我们计划,在5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一楼是村民们加工、经营、销售茶叶的场所,二楼我们要建生产用房,三楼将建博物馆。博物馆里展览的是一些农户丢弃的农耕工具和一些传统文化。保持住农村的特色。”吴杰对新村生活充满信心。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