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银壶意趣泡茶,美丽而贵重
古董银壶:在古老的中国,银和金、铜被称为“唯金三品”,在贵金属中地位极其崇高,故被能工巧匠用来表现文化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
银壶功能:首先银壶是用来烧水的,它能非常明显地改善水质,提升茶汤口感,补充微量元素。银甚至是可以食用的,所以它同时兼具很多养身功能:可平心境、暖肠胃、舒精气等。在饮茶或茶道中的运用主要还是帮助获取最为优质的水源。其次每一把银壶也是金工工艺和唯美生活品质的呈现者!
银壶欣赏:每一把银壶除去它的器型、装饰的曼妙工艺和文化传承,还有一个看点就是纯银制品本身表面呈现的色泽,在老银壶上我们称之为“皮壳”或“包浆”。白银的自然色泽,虽经使用,但经常保养擦净如新;历经几十年、几百年使用后,由其自然氧化所形成的自然表面,泛色各异,有些甚至形成五彩光泽;也有制作初始表皮便经过珐蓝等工艺处理的,总之千变万化……
银壶使用:每一把老银壶都是一件贵重的茶器,同时它也是一件纯美的全手工艺术品,加之一些知名艺术家、金工师对其的创作加工,本身它都会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传承和人文故事,所以,虽然较之瓷、陶、紫砂等材质的壶相比不易损坏,但细致呵护还是需要每一位拥有它的新主人所必须做的。
对银壶的加热通常有:炭火加热、电加热这两种。有条件的以炭火加热是最佳的方法,但较为繁复,在这里就不作推广了。余下的就是电加热,在电加热中有很多的器具选择,如电热丝加热炉、远红外加热炉、电磁加热炉等,特别要说明的是如选用电磁炉加热的话一定要购买仿屏蔽的电磁炉,因为大多数的普通电磁炉是受银金属屏蔽的。但无论哪一种加热方式,在银壶的使用中切记以下三点:
盛水位:保持在整壶容量的80%-90%为最佳,否则沸水外溢会将加热炉的电热丝彻底损坏,也会导致其他不必要的危险。
把手需防烫:除作观赏收藏外,如果购买后是用来作使用的老银壶把手必需进行防烫包裹(除少数壶把为低导热体或由低导热体作过阻隔),否则加热后手是无法对银壶作提取的!
不得干烧:银壶不得在无水状态下加热,因为有部分连接处如:壶嘴、壶把等是由银焊点进行连接的,焊点很可能由于无水状态下的过度加热而流失从而损坏您的宝贝!
除去上面三点,一把上品的老银壶不但可以让您受用好水一辈子,您的下代、下下代同样可以加以传承使用。老银壶的日常保养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不碎,轻微磕碰是无碍的,日常保持清洁即可。
银壶的意趣泡茶
文/黄竹
银壶泡茶,红袖添香,那是人生意趣。
其实,品壶好茶,无外乎三样东西,好的茶叶、好的泉水、好的茶具。其次才是环境和对饮之人是谁。
好的茶叶,不管产自何地,洗后放入杯盏,茶叶由青变绿,由片状而舒展成一叶一茶,在杯中上下起伏翻滚,氤氲散开的醇香湿润气息扑鼻,小呷一口,满齿醇香。如果说粮食粒粒皆辛苦,那片片茶叶都是情。试想,茶农迎着朝阳,踩着晨露去采茶……付出的心力和精力,对采茶人理当怜惜。
好水不宜取。污染让水变浊,深山的山涧也染色变混,更何况在甚嚣尘上的都市,到哪里找好水?周遭的水晨起焚香泡茶,香气全无。且茶水表面还浮起层色膜,难以下咽。哪还有心情。水者,茶之母也。忽然怀想那些年月,物质虽不丰富,但乡村小镇上的井水和山涧的溪流纯净,取水,柴火烧开,冲泡之茶,香气四溢,远远就能闻到。至今让人陶醉。而今,好水何处觅,只好寄愿茶具。
银壶泡茶是不错的选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了银屑有安神作用,久服轻身延年;陆羽《茶经》对银壶也高度认可。古人还知道银加速创口愈合,防治感染,银的杀菌功效和保健功效早就得到证实;现代科学也认定银有强大杀菌消毒功效。“银离子杀菌”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杀菌技术。银壶本身洁净无味,而且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锈,不会让茶汤沾染异味。银的热传导性在所有金属中是最突出的,它能够迅速散发血管的热量,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器为茶之父。银壶泡茶,涩减韵长、软化水质,甜润绵软,和顺温润,茶汤饱满,滋味丰富,唇齿留香。银壶冲泡各种好茶,如普洱、如乌龙、如铁观音、如碧螺春……
当然,银壶泡茶,更讲究心境和茶境合而为一。花草茶香,周遭有蝉鸣,或太阳将出将没之时,最有意境。再有人性与茶性。人性清明和畅,厚道诚信,茶性亦然。得道高僧“以茶鉴心”说,浮躁的人性如同没有经过风雨沉淀的普洱,没有发酵出本色,故形似而神不似,少了细滑绵柔,以及陈香,或者说如同茶没保存好,被酒糖浸染了。人性要如茶性一般高洁,柔软绵长,经泡,色正、醇香,经得起品评才是好茶。好人也如是,人性忌火气、霸气、浮气,茶性亦然。壶小易热,量小易怒。
生活需要一种奢侈,那就是给疲惫的灵魂敬一杯银壶冲泡的茶。安神定心,气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