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堡 ”号古茶再现及其意义会
茶于 14世纪 50年代开始出现在欧洲人的视野并逐渐风靡欧洲市场。建于 1738年的“哥德堡”号先后 3次前往 中国采集货物,沟通中瑞贸易,以此获取巨额利润。然而在其第 3次返航 中,“哥德堡”号意外触礁沉没,船上 366t中国茶叶、133t金属、60万件景德镇瓷器等货物无一幸免。瑞典人对“哥德堡”号上的货物做了抢救性打捞,经拍卖出售,所得不仅支付了航行的所有成本,而且尚有盈利。19世纪人们陆续进行多次打捞,在打捞上来的货物中,沉没海底 250余年的乾隆时期古茶因包装密封良好,一部分仍能饮用,震惊世人。古茶再现,证明中国茶叶很早之前在欧洲就已普遍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此外,它也是中瑞友谊的生动展现。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21世纪的人们有幸见到 18世纪的古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早年茶叶产品、制茶工艺和茶叶运输时的包装密封技艺,而且有助于弘扬传承中国技艺、文化、文明。瑞典人重建“哥德堡”号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哥德堡”号是艘友谊之船,是和平友谊的象征,其建造、沉没、打捞以及重建一直以来备受世人关注,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宣传价值。以“哥德堡”号为载体,加强中瑞在新时期的合作与交流,作为宣传瑞典的金名片,无疑是巨大的成功。中国文化文明的发展可以积极借鉴“哥德堡”号的成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策略,茶作为重要商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健康的食用饮用价值,可以作为良好的载体传扬中国精神和中国梦。在这样的黄金时期,应充分抓住机会大力发展茶。
1.茶的远航与友谊之船的由来
1559年由奇安姆巴提斯塔 •拉谬西欧 (GiambatistaRamusio)撰写的名为《航海与旅行》和《中国茶》的书在威尼斯出版,“茶”首次在欧洲文献中出现。1607年来自荷兰的商船从澳门装载绿茶运送到阿姆斯特丹,打开了中国茶叶销往西方的大门 。17世纪末到 18世纪初,中国货风靡欧洲,洋人争相追求,瑞典也不例外。以茶为例,自从茶叶传入欧洲,由于价格高昂,一开始为有钱人专享,只有声名显赫的大人物才有机会品尝。这种前所未闻的饮料突然在本土风靡一时,一些人害怕茶巨大的商业前景冲击本土商品,开始对茶大肆攻击,宣称茶毒害身体,饮茶是颓废的习惯,甚至有些人认为喝茶会让男人变得女性化。但与之相对的更多是赞同的声音,大多数人认为饮茶有益于健康,可以预防癌症、心脏病、中风,降低血糖,提高视力等。一时间,商人、农民、士兵、绅士都在喝茶,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茶。在欧洲,茶叶人均消费量逐年增大,几乎所有茶叶都来自中国。那时,凡是往来海上丝绸之路运送中国商品的商船都获得了巨额利润。中国商品物美价廉,以其精妙绝伦的工艺征服了世界 。170O一1721年在与沙俄的“北方战争”中,瑞典战败,其帝国地位渐渐被沙俄取代。此时波罗的海已成为沙俄的主场,瑞典人不得不重拾他们曾经看不起的海上贸易 。
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较大变化。1685年清政府宣布结束海禁,实行对外贸易并设置了海关。1757年乾隆皇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夷互通有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指定广州为唯一对外贸易口岸,撤销其余海关,此时整个中国只有黄埔古港一口通商,各地商船蜂拥而至,广州的经济贸易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大航海时代,中国琳琅满目的商品让西方人爱不释手。
然而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几乎不需要从西方人那里获得任何东西,确信自己生产的东西比西方人试图卖给自己的更好。中国人只对白银感兴趣,但出口大量白银会使货币贬值。东印度公司发现中国人对鸦片感兴趣,且消费量逐渐上升,所以开始向中国出售鸦片,维持白银收支平衡。
虽然瑞典东印度公司于 1767年向中国运来 150多箱鸦片,建于 1738年的“哥德堡”号从未向中国运过鸦片,所以中国人愿意把这艘沟通中瑞两国交流与贸易的木帆船称为“友谊之船”。
2.茶是“哥德堡”号远洋商船载货之一
瑞典东印度公司成立于 1731年,觊觎与中国贸易所带来的巨额利润,1738年专门建造了装备有 30门大炮、排水量为 833t的远洋商船“哥德堡”号。作为这家公司 38艘远洋商船中第二大的船只,“哥德堡”号 5年之内曾3次到广州贸易:第 1次是在 1739年 1月一1740年6月,第 2次在 1741年2月一1742年 7月 2次远航让瑞典的商人赢利丰厚,随之 1743年 3月“哥德堡”号再次出发,经过长达 18个月的航程,于 1744年 7月抵达中国广州黄浦港。
1745年 1月 11日,装有 366t中国茶叶、133t金属、60万件景德镇瓷器等货物的“哥德堡”号从广州启航返回瑞典。在海上颠簸航行了8个月 ,使得“哥德堡”号和船上的人都很疲惫,再过不久他们就要到达瑞典的哥德堡港,在那里,亲人们正在翘首期盼他们的归来,并且满船的货物无疑又将带给他们巨大的财富。1745年 9月 12日,站在甲板上已经可 以看到哥德堡港,然而在距离它 900 m的地方 ,“哥德堡”号意外在艾尔夫堡触了暗礁,船首被击穿,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带着它的货物沉没了。
3. 沉船打捞与古茶展示
船只沉没后,所有船员皆被救起,与此同时也对船上的货物进行抢救性的打捞。1745年 11月 28日,第 1批打捞上来的30t茶叶、80匹丝绸和大量品种各异的瓷器 ,经过拍卖出售后,所得不仅支付了“哥德堡”号东方之行的全部成本,整个航行还获利 14%。19世纪人们陆续又对“哥德堡”号沉船进行了多次打捞,共打捞出370t茶叶,这些茶叶在经过紧压处理后密封于2000只箱中。其 中,1984年“哥德堡”海洋考古协会利用现代化手段,从海中打捞出了“哥德堡”号的残骸以及 1000多千克由锡罐封装严密而未被氧化变质的茶叶和大量用稻草捆绑的瓷器 。
有专家测定说这些茶叶是清代乾隆时期的安徽松萝茶和福建武夷岩茶 ,但目前关于沉船中到底装了哪种茶叶,众说纷纭,且各方都拿不出确定性证据,所以仍待进一步考究。有趣的是这些茶叶埋藏海底 250余年,非但没有氧化,打捞上来后,其中一部分仍能饮用。究其原由,其一,茶叶包装严密。“茶用木箱包装,板厚 1cm以上,箱内先铺一层铅片,再铺盖一层外涂桐油的桑皮纸,内软外硬,双层间隔,被紧紧包裹在里面的茶叶极难氧化'’。其二,散茶多压制成茶饼,茶与茶间空隙少,氧气含量低,减轻茶叶氧化程度。其三,当地海水含盐量较低,茶叶沉人海中后又被海底泥沙覆盖与氧气隔绝,避免氧化。其四,海底温度低。因此沉船中的乾隆时期古茶依然色味俱存,使得 250多年后的现代人也仍有机会一饱口福。
1997年 4月 13日,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及随访的贸易参观团到瑞典东印度公司造船厂访问,宾主曾一起品尝过这批珍贵的古茶。考古学家韦斯特费尔特先生向吴邦国总理赠送的礼品中也包括了沉船中打捞上来的茶叶。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内便陈列着一包由瑞典驻华使馆特地赠送的古茶,广东省中山大学历史系蔡鸿生教授也提供了一 盒从沉船中打捞的古茶,供广州博物馆陈列展出 。
4. 重建“哥德堡”号唤醒古船智慧
由于“哥德堡”号沉船保存基本完整,为世间少有,多次打捞的货品不仅收益颇丰,且一直备受世人关注。目前国际大环境较为和平,各国纷纷与逐渐崛起的中国扩大合作规模。作为大航海时代中瑞交流的和平使者,“哥德堡”号仿古船的重建有着非凡的意义。
“哥德堡”号的重建源于 1984年韦斯特费尔特和几名海洋考古协会打捞队员在水下发现沉船残骸,紧接着从 1986 年开始直到 1993年 ,陆续从水中打捞出“哥德堡”号残体部件及所载瓷器、丝绸、茶叶、珍珠母、藤器等大批货物。渴望重塑“哥德堡”号的辉煌,瑞典东印度公司曾建造 “哥德堡 Ⅱ 号”,但它最终不幸沉没在南非海域” 。
1992-1993年创议者与挪威船级社、瑞典海事局等共同组织了可行性论证,确定可以利用哥德堡市埃利克斯堡的新地船厂原有滑道来重建“哥德堡”号 。整个复仿工程从1994年春季新地船厂改造奠基算作启动,历经 10年,耗资约3亿元,由4000名工程技术人员和志愿者合力打造。重建“哥德堡”号不仅花费巨额资金,而且困难重重。没有原始设计图纸,设计师只能借鉴海底沉船残骸和仅有的文史资料,探索着绘制一条长 58.5m(包括船首前冲的牙樯)、宽 11m、深 9m、主桅杆高 47m、排水量 1250t、压载 400t的“哥德堡Ⅲ号”。
5 .“哥德堡”号重游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
2003年 6月 6日,在瑞典国庆日上午 11:05,“哥德堡”号仿古船正式下水。沿岸的观礼人数达 95000人 ,全球数亿人共同瞩目这一神圣的时刻。来自中国、德国、芬兰、丹麦、西班牙和瑞典的 200余位记者为此撰写了400余篇新闻报道 。其后 2年,船上各项装置得以进一步完善。2004年 9 月时任中国副总理吴仪登上哥德堡号访问,并亲笔题词:一帆风顺 。2005年 10月 2日,“哥德堡”号沿着大航海时代的轨迹开始远航。2006年 7月 18日顺利停靠广州南沙客运港码头,作为访问中国的首站。瑞典国王卡尔 16世古斯塔夫和西尔维娅皇后也于当天乘坐“哥德堡”号来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与中国各级领导亲切握手,参加了一系列活动。西尔维娅皇后还带来了精选的礼物《“哥德堡 ”号历险记》——一本瑞典家喻户晓的儿童读物。“哥德堡”号的扬帆远航不仅是瑞典发给全世界人的一张金名片,同时借助这次“重游之旅”把中瑞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再次推向个顶峰。2006年 8月 29日,“哥德堡”号抵沪,上海人民热情迎接了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2007年 9月 ,“哥德堡 ”号顺利回到哥德堡市 。
瑞典仿古船重游中国具有深远意义。政治上,“哥德堡 ” 号重建时,多位中国中央领导人到现场参观,增加了其政治分量。经济上,目前中瑞加大合作力度,瑞典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在中国的投资,以“哥德堡”号为契合点,能够促进茶叶、瓷器、丝绸等多方面的发展商机。文化上,“哥德堡”号是中瑞贸易的友好使者,装载“哥德堡”号沉船打捞上的茶叶、香料、丝绸、瓷器,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再次回到中国,代表了 21世纪“和谐”世界的诉求。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一艘气质浪漫的仿古帆船,既采用了传统造船工艺,又辅以现代科技以适应航海安全和船员生活条件要求。毫无疑问,“哥德堡”号是古今文化激睛碰撞并和谐兼容的典范 。
这次远航,“哥德堡”号肩负着推进国际经贸、投资、文化和科技等诸多领域交流的重要使命。它带来的不仅是人们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记忆,更是全球共享的海洋意识。“哥德堡”号作为瑞典文化的象征,是大航海时代瑞典海上远行者冒险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它帮助推动中瑞的友好交往和交流,让更多中国人了解瑞典的历史和文化、科技与创新。随船而来的是前往各地考察以等待投资合作机会的商人,艺术家们则乘坐“哥德堡”号巡航展览瑞典文化,并与沿途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这样的访客无论走到哪里都必然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
“哥德堡”号已经成为中瑞友好关系的使者。正如瑞典哥德堡市市长约翰松在离开上海之际说的那样:“今天,‘哥德堡’号承载的是中瑞两国真挚的友谊和无限的商机。今后,瑞典在中国的商贸活动将更为频繁,我希望能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开展更多的合作。”
6.“哥德堡”号重游海上丝绸之路的启发
瑞典重建“哥德堡”号并重游海上丝绸之路产生的积极效应同样适用于中国文化复兴。作为有着 5000多年历史的大国,中国有很多值得骄傲的成果。正如瑞典重建“哥德堡”号旨在实现新旧文明的和谐兼容,创造机会进行自我宣传并作为深化国际合作的契机,也可以利用丝绸之路和马帮的重建与延续,恢复旧时风采,传扬中华文化,加大与相关国家合作交流力度,创造发展新契机。
丝绸之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穿越古今,连通欧亚,来自东西方的商队和使者通过这条和平之路互通友谊。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应对危机并加快调整。“一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 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二者有机统一。2l世纪迅速崛起发展的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促进世界经济文化发展,凡是搭上这趟“快速列车”的国家无疑将极大地促进本国经济、文化、政治等多领域快速发展。相关国家沿着丝绸之路频繁往来,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并将中国、印度、埃及、波斯、古希腊、古罗马、阿拉伯等文明串联起来。此时的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之路、文化之路,还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联系的友谊之路。丝绸之路既是世界主要文明的一条动力源,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因此,重振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对实现海陆并进、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的目标至关重要 。古往今来,茶叶在丝绸之路上均扮演着重要角色,茶不再只是一片叶子、一种植物,更是一种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文化。充分开发利用茶的历史文化优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茶文化,是新时期茶焕发生机的关键。
马帮曾是南丝绸之路运输物资的重要途径。从云南和四川经缅甸或西藏通往印度的“茶马古道”,依靠马帮在山谷、驿道中长途跋涉运送往来物资,沟通川、滇、藏边三角地区。茶马古道源于茶叶贸易,马帮作为茶马古道上唯一的运送方式,将盐、米、滇南普洱出产的散茶蒸压加工而成的紧压茶等物送至藏边,又将西藏生产的药材、针织品、马匹等物送至内地,完成茶马互市。滇藏之间的高原地形和崇山峻岭决定了货品的运输只能依靠灵活的马帮。1945年抗战胜利后,马帮这种古老而又缓慢的运输方式因其昂贵的价格,使得众多商号开始衰落甚至倒闭。随着多条进藏公路陆续通车,滇藏茶马古道和走在古道上的马帮商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在古道上发生的故事也随着古道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但马帮并没有完全消失,在云南、西藏最偏远闭塞的山区,依然得依靠小马帮进行短途的物资运输。当然,依靠川藏公路运送物资更加迅捷,但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可以将茶马古道和马帮作为第三产业以旅游形式发展起来,结合川、滇、藏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民俗特色,让旅行者跟随马帮的脚步重游丝绸之路 。
参考文献:
[1]程柱生.中国茶文化史趣摭拾[J].商业文化,1996(3):57—58.
[2]吴荣富.“哥德堡”号、“绿色壁垒”与检验检疫[J].中国检验检疫,20136(9):59.
[3]梁二平.从“瓦萨”ge1]“哥德堡”号.海洋世界,2015(3):62—66.
[4]蒋月月.黄埔古港[J].源流,011(22)2:86—89.
[5]钟瑞海.有多少再造可以重来.读书,2006(12):25—32.
[6]邓玉梅.瑞典“哥德堡 ”号所反映的中瑞贸易交流 .南方文物,2005(3):127—130.
[7]默尔纳.瑞典东印度公司与中国.北京社会科学,1988(1):64—68.
[8]黄小伟.来自大西洋底的证明.茶叶,2000,26(4):232—332.
[9]卢祺义.乾隆时期的出口古茶.农业考古,1993(4):252—532.
[10]李茂荣.歌德堡号一 横跨两个半世纪的辉煌.农业考古,2006(5):256—261.
[11]郑明.“哥德堡号”古船考察归来].船舶工程,2036,28(2):85—87.
[12]李茂荣.“哥德堡号”再次驶进中国.文化交流,2006(6):67—70.
[13]瑞典哥德堡号即将访问中国,续写瑞中友好新篇章.交通世界,2006(4):78.
[14]贾红莹.文化纽带经贸桥梁:沃尔沃鼎力赞助瑞典船“哥德堡号重返海上丝路”.工程机械,2006,37(8):77
[15]许建梅.扬帆,以历史和友谊的名义:见证瑞典 ‘歌德堡号 ’访穗.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06(14):24—82.[16]李尧玉.“歌德堡”号中瑞经贸的使者:瑞典歌德堡市长约翰松专访.
[16]国际市场,2006(10):35.
[17]林文勋.“一带一路”战略与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大走廊构想。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0162,48(2):83—85.
[18]isundust.茶马古道:马帮铃声响彻耳边 黄金时代,015(4)2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联系邮箱:cjn@fjte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