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间一茶农(图)
发布时间:2011-03-28 09:39:18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
时近清明,茶叶产地采茶旺季到来,一位采茶女正在展示刚刚采摘的新茶
现在,北京城里完整的四合院留存不多,很显然,我们这一代人要想和我们的先人一样在四合院的院落里种两株石榴,养几缸金鱼,在葡萄架下吃碗炸酱面会是件极其奢侈的事。但是,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因没有而放弃。我们无法拥有先人那时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状态,但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生活态度调理得像我们的先人那样内敛、自在、自然、从容、安宁。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已经有人悄然地用着这样的态度安静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过着自己想过的那种生活。“新四合院生活态度”是我们给这种态度这类生活的定义,让我们有机会一个一个地来慢慢认识他(她)们吧……
上周日,沈四宝忙了一整天早晨四点钟起来安排从安徽等地招来的采茶女工上山采茶,下午开始一字排开的十几个炒茶锅下的果木枝杈,都已经烧了起来,空气中弥漫着茶香、枇杷香、梅子香、板栗香……
忙活了一整天,晚上九点多,沈四宝终于坐上了苏州开往北京的D386次动车,手里的小纸箱里装的是一百多采茶女工、二十多炒茶工赶制一天,纯手工炒制、一锅才炒二两的今年头拨20多斤通体茸毛的明前碧螺春“铜丝条,蜜蜂腿,吓煞人香”。
从现在开始的三个月里,是沈四宝一年当中最辛苦的。作为碧螺春的原产地苏州太湖洞庭西山天王坞茶果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他不光要让200多户跟着他一起种茶做茶的茶农安安心心炒茶过日子,还要让这散发着果香的好茶碧螺春在老字号吴裕泰里不断顿、不变味,保证每一片茶叶都是天王坞的茶农炒出来的,绝不能让好这一口的北京茶客失望。
“品我的茶,
就在品我的人!”
沈四宝1976年当上空军雷达兵,在部队也有不错的发展。1982年沈母身患癌症,整日念叨在福建当兵的四宝。为了回家尽孝,沈四宝不惜和团长打了一架,结果是沈四宝伺候了老母亲三个月,让老人家安然离世,换来的是不得不放弃部队的前途转业回家。
沈四宝的老家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和花果之乡苏州的洞庭西山。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这里将大量的梅子加工后出口到日本。有一年为了帮镇上完成出口任务,他以8毛钱一斤的价格收购加工了大量积压在农民手里的梅子。结果,赶上贸易制裁,运到目的地对方不让卸货,运回来还要额外负担一笔运费,最后只能以一斤1毛5的价钱在当地把货处理掉。两天时间沈四宝损失了一百八十万。
为了挽回损失,也为了东山再起,沈四宝打起家乡另一样名产碧螺春的主意。1999年沈四宝第一次提了十斤碧螺春到北京,茶倒是卖了,可去和人家结账人家要发票。第一次出门卖茶,哪里知道还要带发票。最难的是茶没了,身上的盘缠也没了,要强要面子的沈四宝哪里肯向朋友和战友张口,结果是他到旅馆附近的小医院卖血才有了钱买票回家。
虽然第一次进京卖茶留给沈四宝的回忆并不美好,可北京人对碧螺春的喜爱坚定了他把碧螺春卖到北京的信心,有道是:若品“雀舌”,佛心也动。十年里,他来北京多少次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洞庭山的碧螺春世世代代供皇家享用,成为贡品。碧螺春之所以成为贡茶,除了口感极佳香气逼人,当然还有稀贵。碧螺春采摘技艺高超,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分前”和“明前”均为极品或上品。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到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上好的洞庭山碧螺春约需采6.8至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一斤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的极品!上好的洞庭山碧螺春需上午采,下午拣,晚上炒,所有的工序在一天之内完成,才能保持它的鲜嫩与香气。每一道工序还都有严格的程序,要交给炒茶高手炒制。炒茶讲出手,做手好坏,关键是掌握火候,不怕烫手,全凭经验,“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茸毛不落,卷曲成螺”。
沈四宝常说:“品我的茶,就在品我的人。别人的茶我管不了,我的茶保证每一片叶子都是西山摘的。”
“一山一茶一味,
雕刻人生时光”
洞庭山碧螺春茶树的生长环境和一般茶树不同,老沈口中“听茶农真话,为茶农办实事”的高级茶艺师、茶专家王梅农先生是老沈的好友,碧螺春是他的挚爱。他说太湖中的洞庭东西山,是碧螺春茶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太湖水面,水汽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洞庭西山是太湖中的最大岛屿,也是中国内湖第一大岛,土壤肥沃,泉水长流,云雾弥漫,是我国古老的茶果间作区。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在茶园里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橘、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因而这里素有“花果十八熟”的美称,茶园里一年四季花果不断,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丫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熏染着碧螺春花香果味,造就了洞庭碧螺春茶独特的天然花果芳香,这是其他地区仿制碧螺春所没有的。洞庭山碧螺春的外观形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俗称为“满身毛、铜丝条、银绿隐翠”。
洞庭山碧螺春的冲泡和品饮方法也与众不同,美感十足。
通常泡茶,往往先放茶叶后冲水,而碧螺春则相反,先注水,后投茶,叫“上投法”。而茶在杯中,观其形,可欣赏到犹如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三种奇观。
品饮碧螺春,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可以尽情欣赏杯中的奇妙变化。用70到80摄氏度的水注入杯中,投入3到5克洞庭山碧螺春,投入杯中银绿隐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后即向下沉,白色茸毛上下漂浮,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随着嫩芽下沉后慢慢舒展,许多乳白色的小水泡像白浪喷珠。此时再冲入开水,展开的碧绿色芽叶,随开水上下翻滚,仿佛天上的“翠云浮动”,经过三四分钟后,芽叶全部展开,碧玉色的茶汤、翠绿的芽叶交相辉映,像“春染杯底”、“绿满晶宫”。
在沈四宝简陋甚至可以说有些寒酸的办公室和茶室的墙上,挂着不少的奖牌,他说太多了挂不下,不少都放柜里了。有人喜欢花钱买奖牌,沈四宝说,得这些奖牌他一分钱也没花过,有些还给他挣了奖金,像那个“中国茶叶学会第六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就为他带来了一万两千块钱的奖金。
沈四宝的茶园月月有花开,季季有果熟,天天有鱼虾,枇杷的花期在冬三月,三月起更是梅花烂漫盛开,香气沁人,茶叶在孕育的冬日里吸足了花香,这里每年有炒茶大赛,当地人说,得大奖的茶几乎都是产在枇杷树下。
“我的财富,
就是我的花果山”
相比其他茶的品类,如西湖龙井茶、黄山毛峰、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等名茶大面积的种植,碧螺春的种植面积可谓是小之又小:1933年只有茶园1000亩,解放前只有3000亩,现在东、西山总共面积也仅有2.8万亩,但碧螺春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却是如此巨大。
去年王梅农先生随农业部茶叶专家团在英国考察时应邀参加英国的一个上等名流的派对,在现场碧螺春是如此的“受宠”让在场的中国农业专家齐称“没想到”。茶专家有这样的观点:碧螺春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活化石,数千年来它形成三个极具意义的特点最具历史的品种、最具特色的加工、最具文化的产品。也就是说,现在喝的碧螺春与唐代茶圣陆羽喝的品质是一样的,不像有些茶叶通过改革创新已有“七姨八大姑”,碧螺春就是单传爷爷、父亲和孙子。其实,碧螺春最大的魅力就是 “原汁原味”。
因为茶好,更因为人好,沈四宝的天山坞茶果合作社远近闻名,不光苏州本地的人指名道姓专喝他的茶,北京也有不少爱喝碧螺春的讲究人,每年的烟花三月要南下苏州,到老沈这里赏景赏花品茶买茶,也因为老沈的厚道诚实。
沈四宝说:“我没有钱,我的财富就是我的茶山茶园,我的花果山。”
我来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