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政策之威 推武陵之力(组图)

发布时间:2011-03-18 13:26:55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图为:脱贫奔小康新农村建设中已建成的邬阳乡石龙村八组之一角

  图为:中营乡大路坪村特色民居

  图为:鹤峰县走马镇古城村村庄整治一角

  图为:燕子乡烟叶专业新村一景

  图为:大垭隧道施工现场

  图为:鹤峰县城全景(王开学 摄)

  绿漫山乡蛹化蝶

  鹤峰特色产业建设侧记

  外贸出口2398.86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09.04%,同比增长11.51%,出口额稳居恩施州之首;

  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14亿元,比上年增长58.22%;

  自营出口、代理出口商品辐射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等32个国家及地区;

  ……

  盘点2010年,鹤峰县抢抓省定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瞄准“富民富县”这一目标,巧借资源优势,扎实推进特色产业建设,县域经济欣欣向荣,乡容村貌日新月异。

  遍地花伞把,润泽万千家。鹤峰多山多云雾,喜温怕水渍怕强风的魔芋在这片大山中觅得一方宜居之地。改革之初,敢为人先的鹤峰人把餐桌上的魔芋成批卖到山外,挣得不菲的收入。不过,出卖原材料毕竟收入有限。2008年,农民党员龚伦洲创建阳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选派5位农民工到宜昌学习精粉加工技术,并与武汉、广州等地企业联系,依靠精粉质量打开了市场。2010年,龚伦洲充分利用338万元贴息贷款,添置1套鲜芋自动烘烤生产线、4台魔芋精粉机、1台研磨机等先进设备,公司生产加工能力突飞猛进。可实现产值3000万元,直接带动农民增收2300多万元。“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的茶叶同样喜好多雾的大山。鹤峰茶园面积达20.96万亩,但精深加工不足,茶农现金收入不大理想。如何化面积优势为产业优势?2010年,该县通过贴息贷款、项目扶持等措施,举全县之力强力推进“质量兴县”和“品牌经营”,茶叶品质、茶叶收入扶摇直上。“没有政府支持,就没有骑龙的今天。”骑龙茶业创建人郭国说,在骑龙艰难支撑的2010年初,县委出台特色产业振兴管理办法,决定通过政府贴息贷款扶持特色产品加工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总投资450万元的名优茶车间改造启动。加工车间、摊青车间、包装车间改造相继完工,一条名优茶加工清洁化生产流水线安家落户。“给力促前进”,2010年,骑龙茶业凯歌高奏,公司实现产值1200万元,茶农增收700多万元。“再添一条绿茶清洁化生产流水线,兴建白茶基地200亩、无性系良种茶核心基地1000亩……”展望前景,郭国称只有带动更多农民增收,才算得一名真正的党员,也才对得住政府的鼎力扶助。

  鹤峰有野生箬竹资源80万亩。上世纪末,年收购量达8000多吨,数十名外商云集鹤峰抢购,价格攀升到干叶3元/公斤。进入二十一世纪,该县尝试“野转家”并取得成功。资源虽丰富,但多数直接出售干叶,没有附加值。“走精深加工的路子,把箬叶文章做好做深做精”,县委书记孙学余与箬叶收购企业、箬叶产销大乡负责人一次次促膝长谈。2011年初,五里乡老党员闵凡聪与武汉大学等单位达成协议,提取天然香精等箬叶精深加工的步子悄然迈开。

  “以特富民,以特兴县,把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2010年5月24日,省委常委张昌尔在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就是竞争力。

  “特色就是竞争力”,沐浴省定脱贫奔小康试点县的甘露,敢为人先的鹤峰人正高擎“特色”大旗,在弯弯的山道上踩着铿锵的足音奋进不息。 (陈勇 张启斌 谢铭松)

  全民创业涌春潮

  阳春三月,以生产速溶茶粉、茶渣转化有机肥等为主的鹤峰县源峰公司便忙着投入生产的事。

  伴随着试点县建设的号角,一股全民创业的大潮正在鹤峰迅猛奔涌。“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精神,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得到生动实践。

  鹤峰县白鹿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老板邱德志,2007年怀揣打工积攒的20多万元回到家乡创办茶叶公司,并组建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在政府400万元贴息贷款的支持下,邱德志引进先进设备扩大了生产规模。目前,公司带动农户518户,发展茶叶3000亩,年均实现销售收入2700万元。

  邱德志只是鹤峰返乡创业大军中的一个范例。鹤峰常年外出打工者有3万余人。在家乡创业优惠政策的激励下,部分打工者踏上回乡二次创业的新征程。目前,全县返乡创业者达392人,创办企业294个,带动就业2000余人。

  高校毕业生成为鹤峰全民创业的生力军。中营乡岩屋冲村二组汤磊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连片开发种植厚朴138亩,并将厚朴深加工作为了新项目。

  在创业致富的舞台上,妇女同样能顶“半边天”。邬阳粮管所下岗职工朱永翠创办的金阳农贸有限公司,资产过千万元,带动周边5个村1500户农民走上致富路。

  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城乡妇女……他们不等不靠、创业拼搏,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精彩人生,汇聚成全民创业的滚滚洪流。

  2010年,是鹤峰县确定的全民创业升温年。该县降低准入门槛,拓宽创业领域,出台《关于大力促进全民创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鼓励能人带头创办、领办实体,引导在外人士回乡创业、兴办实业,大力发展“草根经济”。

  服务平台是推动全民创业的“孵化器”。2010年11月20日,鹤峰县全民创业示范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奠基。这个总投资1.9亿元的创业园,将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更宽阔的舞台。该县充分发挥“一区三园”的市场主体聚集功能,引导创业人员入园兴办实体,打造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等。

  创业最难的是资金和人才。鹤峰一方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支持创业,一方面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每年筹集近1000万元用于政府贴息贷款和“以奖代补”拉动创业。2010年以来,全县创业贴息贷款总额达1.2亿元,拉动民间投资近3亿元。

  该县通过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以职业技术学校和县就业训练中心等培训机构为平台,提升创业能力。并成立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保姆式”服务。全县筛选确定各类人才800余人,建立了全民创业人才库。先后开展创业培训87期,培训1.28万人次。

  在全民创业热潮中,能人辈出,项目众多,一大批本土创业者撑起了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截止目前,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6166户,新增1430户;从业人员总数达到15511人,新增3644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4户总数达64户。(张韬 向红艳)

  明珠耀深山

  鹤峰建设特色民居侧记

  走访东南边陲鹤峰县的山村,犹如走进了一幅幅风光旖旎、浓淡相间的风景画。层峦起伏、色彩斑斓的山岭间,一栋栋风格浓郁的特色民居,散落其中。平整的入户公路,如一条条银带,顺着山势蜿蜒……山城鹤峰在1.9亿元的投入和强力推动下,打造出4000多栋特色民居。

  太平乡龙潭村方彩云家的电视里传出欢快的歌曲。走进她家宽敞的厨房,轻轻一扭,“啪!”地一声,沼气灶上蹿起蓝色火苗。“城里人有的东西我们都有。”方彩云脸上满是笑意。

  鹤峰以特色民居建设作为突破口,打造“一村一户画、一户一片景”的文明新村。“一点两线三片”(以太平乡为试点,建设省道鸦来线、鹤南线文明新村走廊,建成太平乡、燕子乡、走马镇三个重点示范片),作为该县特色民居建设的主题框架,契合了这方红色土地东西狭长的地形特征及公路主干线横贯东西的交通格局。

  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总体原则,鹤峰已编制完成10个特色乡镇集镇(开发区)建设规划、131个村庄规划及5万多户农户改造规划。并组织技术员到村到户,为农户量身定做改房式样,力求充分展现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

  入户公路在苍翠的茶园中延伸,清澈的河流穿村而过,河边吊脚楼高啄的檐牙、河上古朴的风雨桥……这个有着“土苗味儿”的走马镇升子村,是全省首批命名表彰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试点示范犹如驱动器,“以镇带村”、“以户带村”、“迁村腾地”等模式助推着全县特色民居建设迅速铺开。

  铁炉白族乡是恩施州唯一的白族乡。建设中的铁炉白族大理新街,具有典型白族风格的民居顺着街道排开。总投资900万元的新街建成后,可让周边4个村的500多名村民入住。

  按照以镇带村思路,该县在基础条件相对较好、居民相对集中的乡镇集镇所在村、中心村,探索了“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建设模式。全县规划建设特色乡镇集镇10个,吸纳农民向集镇转移。目前,投资250万元的燕子乡清湖土家族特色民居一条街已全面竣工,完成28户房屋立面改造,配套建好了980米街道。

  鹤峰捆绑资金,在农户居住分散、不宜整体连片改造的山村,探索了统一指导,依山就势,一户一策,分户实施的“以户带村”建设模式。同时,制定出台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农户积极投资改造民居。

  既要改善环境,又要发展生产,新农村建设才能焕发活力。在特色民居建设中,为处理好建房与发展产业的用地矛盾,鹤峰县探索“迁村腾地”建设模式。

  太平乡龙潭村按照依山就势、宜居适用、美观自然、集约节约用地原则,统一规划、设计、配套基础设施,打造特色民居一条街,迁移居住在环境恶劣或成片耕地上的农户。第一期18栋民居已完工,宽敞的门厅、阳台、顶部露台以及镂空雕花的窗户,犹如城市里的“联排别墅”。

  据测算,这样统一迁移,平均每户可节约用地360平方米,腾出来的闲散宅基地,可复耕用来发展产业。目前,该村发展茶叶5200亩、高效经济林3000亩,农民增收主导产业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全县首期完成特色民居迁建238栋,节约用地130亩。(孙涛 向红艳)

  撬起发展杠杆

  鹤峰项目建设纪实

  “今年6月,工程便可全面竣工,到时省道南鹤公路的通行条件就会大大改善。”站在省道南鹤线大垭隧道施工现场,听着工程负责人的介绍,笔者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工程竣工时百姓欢呼雀跃的情景。

  加快发展,交通是基础。大垭隧道是该县着力打破交通“瓶颈”实施的重点项目之一。大垭隧道是鹤峰通往湖南、广东等南方8省区的重要省际出口通道,也是恩施州公路主骨架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到冬天,高寒地区的冰雪给通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2008年12月30日,五里乡渡船沟的礼炮声响彻山谷,投资1.76亿元的大垭隧道工程正式开工,成为当年全省批准建设的除高速公路外最大的单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

  近年来,鹤峰通过重点项目建设拉动消费、促进就业,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城镇建设、水电开发、水利建设、土地治理、社会事业都得到迅猛发展。

  为了吸引多方资金向城镇转移,促进城镇的“供血”和“造血”功能不断完善,该县按照“山水园林城、生态宜居城”的定位,实行“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计划投资22亿元实施溇水河风雨桥、亲水走廊、杨柳潭新城等“十大工程”建设。目前,投资2000多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已基本竣工,投资近亿元的风雨桥预计汛期前将进入桥面施工。同时,总投资586万元在走马、铁炉实施异地搬迁移民试点工程安置了250户952人。

  江坪河电站是国家重点工程,也是溇水河流域的龙头电站,总投资40亿元,其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高219米,为世界第二高面板堆石坝。电站建成后,将成为华中电网的骨干工程,对优化湖北电源结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目前,电站大坝填筑至340米高程。
  “太平山连山,种田只靠天。有河流不出,年年遭水淹。”这是曾流传在太平乡的一首歌谣。去年来,鹤峰抢抓试点县机遇,在省、州扶贫开发办、国土、水利、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8000多万元,合并隧洞凿通、河道治理等多个项目进行综合整治。项目完成后,可解决3万多亩良田及太平集镇的排涝问题,每年可直接为群众增加收入1500万元以上。如今太平乡小流域已基本形成“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涝能排、旱能灌”格局。

  鹤峰通过项目建设,撬起发展杠杆。该县已建立项目库,收录重点项目516个,形成了“在建一批、推进一批、策划一批”的局面。目前,教师安居工程、鹤峰县中心医院住院部综合楼工程、社会福利院等民生工程陆续完工或接近尾声,谱写了一曲曲民生保障和谐之音。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