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现场观摩暨技术交流会召开
8月12—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广元市人民政府联合在四川省旺苍县召开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项目“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现场观摩暨技术交流会,展示黄化茶树品种优质高效配套技术集成模式成果,交流秦巴山区茶产业绿色发展技术。
本次观摩交流会获得了各界的高度重视,中国农业科学院梅旭荣副院长到会指导,秦巴山区的四川、陕西、甘肃等3省的省、市、县三级行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校、茶叶龙头企业、合作社和新闻媒体近90家单位的220多名代表参会。 8月13日上午,与会代表前往木门镇东凡现代农业园区黄茶基地和米仓山茶业集团三江茶叶加工厂观摩学习。
8月13日下午的交流会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阮建云副所长主持,广元市委副书记冯磊和旺苍县委副书记、县长余飞宇致辞。中国茶科所曾建明研究员在交流会上作项目工作报告,“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遴选核心示范区、凝练需求、集成技术、整合资源,打造了7个示范模版,分别是特色黄化品种优质高效栽培集成模式、陕南坡地茶园提质增效技术集成模式、陕南有机茶园增效技术集成模式、鄂西北优质绿茶品质提升技术集成模式、山区台地优质茶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川东北低效老茶园提质增效改造技术集成模式和普洱茶区大叶种茶园提质增效技术集成模式。
交流会上,四川省农业农村厅首席茶业师段新友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梅旭荣副院长讲话,梅旭荣副院长对项目的协同创新工作提出了要求与殷切希望。
旺苍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王尔敏就茶产业发展作经验交流,着重介绍了旺苍如何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茶产业提质增效。此外,中国茶科所王新超、马立锋和叶阳3位研究员和旺苍县木门镇龙山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义良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秦巴山区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是国家限制开发的主体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川陕革命老区“四区叠加”地区。茶产业在秦巴山区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区域内的76个县(区)产茶,茶园面积达到了670多万亩,约占全国的15%。
2018年以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下,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秉承“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产业需求”的宗旨,在秦巴山区组织开展“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科技攻关与协同合作。项目实施以来,共举办秦巴山区涉四省一市的现场观摩会3次,累计参会人员超过600人次;组织或参与培训授课61场,培训学员超过505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350多份(册),技术辐射覆盖整个秦巴山区。
3年来,已建成一批年亩产值超过4万元的产销一体化自营基地、年均鲜叶亩产值达到2万元的种植大户和一批村域亩产值过万元的示范村;实现了中黄1号、中茶108、硒香茶等系列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支撑实施省部级以上重大或重点科技项目5项;7个示范企业通过增加就业、技术培训、现场指导,推广科学种茶、规范茶园管理技术等措施直接带动贫困户2678户,其中2414户实现稳定脱贫,新增长期就业岗位342个,使茶产业在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来源:杨锐 中国茶叶)
版权及免责: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原作者提供素材,如有素材请联系邮箱:info@fjte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