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茶文化(一)
发布时间:2011-06-17 16:17:15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中国茶文化在整体上是一个综合的集成体,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渗透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其中典型的体现即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特别是佛教,与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早在佛教从印度传人中国的初期阶段,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庐山志》记载,晋时庐山就有“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的风气,其中东林寺名僧慧远曾以自种之佳茗招待大诗人陶渊明,谈诗论佛。到了唐代的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丛林清规》中,更是明确的把禅门饮茶的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寺院日常生活修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茶和佛教的关系紧密不可分割的。
佛教僧人为什么选择茶作为生活中必备的饮料,并将之升华为修行的重要部分呢?应该说,这与茶性本质有着密切的关联。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专注一境,从而开发智慧,体悟大道。在长期的坐禅过程中,要求僧人少食少眠,克服昏沉、散乱等无名烦恼,达至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从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来说,茶正好可以提供最理想的帮助。茶叶性淡而俭,醒脑提神,即能够防止磕睡和昏沉;又能够清除虚火,涤荡身心,去除疲劳,对于坐禅修行进入“禅定”,睿发精神,敏于悟道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茶汤清淡净洁,即不会违反佛门的各种戒律,而且符合佛教寂静淡泊,抑欲忌荤,提倡素食的人生态度。佛教精神与茶性本质的内在共鸣,是茶与佛教结缘的必然,也是最终形成“茶禅一味”,“茶佛一味”的基础。
我们从寺院的日常陈设和佛事活动中可以看出佛教与茶的密切关系。一般寺院都设有“茶堂”,是禅僧讨论教义、招待施主和品茗之处;法堂内设有“茶鼓”,是召集僧人饮茶所击之鼓;寺院设有“茶头”,负责煮茶献茶;寺院前有数名“施茶僧”,施惠茶水。不仅寺院的陈设和僧人的职务与茶有关,就连“寺院茶,’(佛寺里的茶叶)也按照佛教的规则有不少说法:每日佛前、灵前供奉的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龄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请众僧喝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的茶称作“化茶”。可以看出,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饮茶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几乎寺必有茶,僧必善茗。
茶既然渗透到寺院日常生活中,自然与僧人的修行生活发生了关联。佛教认为,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不存在佛法,在生活的每一刹那都可以修行悟道,饮茶既然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也可以通过饮茶参禅悟道。据《五灯会元》记载:儒士陆希声曾拜见仰山慧寂禅师,问“和尚还持戒否?”师日:“不持戒”,问“还坐禅否?”师日“不坐禅”。师曰“听老僧一褐: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注:一种刨土的农具)边”。这里把吃茶与悟道直接联系起来,重在了悟,不存芥蒂。甚至以酽茶三两碗来代替持戒和坐禅,其旨是在借饮茶来明示学人“日常生活即是道”,参悟在心,圆通在意,原不必执泥于种种表象。广为流传的著名公案“吃茶去”也无非教导人们不要妄生分别,“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破迷开悟应在当下体验,若心生分别,执泥过分,反而失去了禅的宗旨。
[pagebreak]
茶道与禅学在精神上有深层的相通,宋代禅僧圆悟克勤手书“茶禅一味”赠送来华学佛的日本弟子,即是对茶与禅内理相通的精典概括。禅宗与茶道在精神本质上有着许多同构现象,禅学主张打破分别,于顿悟中得以对世俗尘念乃至佛教理论的超越;饮茶在纯雅清淡之中,通过“隽永平和”完成自我性情的升华。形式上互为依托,精神上潜在沟通。茶可以使僧侣步入理想的禅境,同时禅境也以茶人的胸怀契合,这即是“茶禅一味”的深刻内涵所在。
茶在成为寺院生活一部分的同时,僧人也通过生活中的实践推广了茶。首先在茶树的栽培上,僧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常说“高山出好茶,名茶出名山”,而远离尘嚣,高山密林正是佛教建寺庙的地方,“天下名山僧占多”,为僧人种植茶树提供了理想的天然环境,也因此培植出了无数好茶。如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样地,素有“佛天雨露,帝王仙浆“之名的名茶“天台云雾”就首创于僧人之手:现今仍享有盛名的西湖龙井茶,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在天竺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去的。四川雅安的蒙山茶,相传是西汉蒙山甘露寺禅师吴理直所栽,称为“仙茶”。庐山云雾茶是晋代名僧慧远在东林寺所植,福建武夷山出产的名茶“武夷岩茶”,以寺院的采制最得法,僧人们把很据不同时节采摘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风尾龙须“三种名茶;武夷山天观寺所产的大红袍,也是寺院名茶;江苏洞庭东山的水月院山描所植并制的“水月茶”。安徽黄山松谷庵所产的黄山毛峰、安徽九华山的九华毛峰。徽州松萝庵的松萝茶等,都是产于寺院的名茶。佛教僧人对于茶树的培植直接提高了茶叶的质量,名茶竟出。更加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
茶,早是作为贵族阶层特有的上等饮品,一般民众难以企及,它的广泛普及传播和佛教的僧人有着密切关系。寺院拥有寺产茶田,不用上缴国家税收,不仅可以自产自用,而且经常举行大型的施茶活动。《入唐求法巡札行记》载:“(法会中》设无碍茶饭。十方僧俗尽来吃。”寺僧以茶结缘的情形还大量的出现在唐人的诗歌中,如诗人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茶熟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玉泉之山,旷古未晓,因持之见遗。兼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诗曰“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芽。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全摘应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彻下金沙水。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悠扬喷鼻宿酲散,清菁彻骨烦襟开。”茶可以说是随着佛法的传播而普及的。人们在接受佛教教义的同时,对于寺院生活的方式自然也潜移默化的吸收。据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见闻录》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效仿。遂成风俗。“以茶过道闻于世的日本,原来并不产茶。在唐代日本留学僧人才从中国明州广惠禅寺和宁波天童寺把茶籽常回日本梵释寺种植的。日本第一部《茶经》,,也是由宋代日本禅僧传播佛法过程中所作,对推动日本的社会饮茶起了很大的作用。
[pagebreak]
僧人对茶艺的发展也起过重要作用,他们最早吸取民间方法将茶叶、香料、果料同挂、姜等一起煮饮,并称之为“茶苏”。到了宋代,余杭径山寺还举行“茶宴”和“斗茶”活动,并且发明把嫩芽研成粉未。用开水冲泡的“点茶法”。这些都有助于当时民间饮茶习俗的普及。
从历史的验证和未来的发展来看,佛教与茶的关系都是紧密不可分的,茶助禅功,喝茶是“和尚家风”,而通过饮茶来体悟人生则是茶道的最高境界。
佛教僧人为什么选择茶作为生活中必备的饮料,并将之升华为修行的重要部分呢?应该说,这与茶性本质有着密切的关联。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专注一境,从而开发智慧,体悟大道。在长期的坐禅过程中,要求僧人少食少眠,克服昏沉、散乱等无名烦恼,达至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从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来说,茶正好可以提供最理想的帮助。茶叶性淡而俭,醒脑提神,即能够防止磕睡和昏沉;又能够清除虚火,涤荡身心,去除疲劳,对于坐禅修行进入“禅定”,睿发精神,敏于悟道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茶汤清淡净洁,即不会违反佛门的各种戒律,而且符合佛教寂静淡泊,抑欲忌荤,提倡素食的人生态度。佛教精神与茶性本质的内在共鸣,是茶与佛教结缘的必然,也是最终形成“茶禅一味”,“茶佛一味”的基础。
我们从寺院的日常陈设和佛事活动中可以看出佛教与茶的密切关系。一般寺院都设有“茶堂”,是禅僧讨论教义、招待施主和品茗之处;法堂内设有“茶鼓”,是召集僧人饮茶所击之鼓;寺院设有“茶头”,负责煮茶献茶;寺院前有数名“施茶僧”,施惠茶水。不仅寺院的陈设和僧人的职务与茶有关,就连“寺院茶,’(佛寺里的茶叶)也按照佛教的规则有不少说法:每日佛前、灵前供奉的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龄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请众僧喝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的茶称作“化茶”。可以看出,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饮茶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几乎寺必有茶,僧必善茗。
茶既然渗透到寺院日常生活中,自然与僧人的修行生活发生了关联。佛教认为,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不存在佛法,在生活的每一刹那都可以修行悟道,饮茶既然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也可以通过饮茶参禅悟道。据《五灯会元》记载:儒士陆希声曾拜见仰山慧寂禅师,问“和尚还持戒否?”师日:“不持戒”,问“还坐禅否?”师日“不坐禅”。师曰“听老僧一褐: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注:一种刨土的农具)边”。这里把吃茶与悟道直接联系起来,重在了悟,不存芥蒂。甚至以酽茶三两碗来代替持戒和坐禅,其旨是在借饮茶来明示学人“日常生活即是道”,参悟在心,圆通在意,原不必执泥于种种表象。广为流传的著名公案“吃茶去”也无非教导人们不要妄生分别,“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破迷开悟应在当下体验,若心生分别,执泥过分,反而失去了禅的宗旨。
[pagebreak]
茶道与禅学在精神上有深层的相通,宋代禅僧圆悟克勤手书“茶禅一味”赠送来华学佛的日本弟子,即是对茶与禅内理相通的精典概括。禅宗与茶道在精神本质上有着许多同构现象,禅学主张打破分别,于顿悟中得以对世俗尘念乃至佛教理论的超越;饮茶在纯雅清淡之中,通过“隽永平和”完成自我性情的升华。形式上互为依托,精神上潜在沟通。茶可以使僧侣步入理想的禅境,同时禅境也以茶人的胸怀契合,这即是“茶禅一味”的深刻内涵所在。
茶在成为寺院生活一部分的同时,僧人也通过生活中的实践推广了茶。首先在茶树的栽培上,僧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常说“高山出好茶,名茶出名山”,而远离尘嚣,高山密林正是佛教建寺庙的地方,“天下名山僧占多”,为僧人种植茶树提供了理想的天然环境,也因此培植出了无数好茶。如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样地,素有“佛天雨露,帝王仙浆“之名的名茶“天台云雾”就首创于僧人之手:现今仍享有盛名的西湖龙井茶,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在天竺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去的。四川雅安的蒙山茶,相传是西汉蒙山甘露寺禅师吴理直所栽,称为“仙茶”。庐山云雾茶是晋代名僧慧远在东林寺所植,福建武夷山出产的名茶“武夷岩茶”,以寺院的采制最得法,僧人们把很据不同时节采摘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风尾龙须“三种名茶;武夷山天观寺所产的大红袍,也是寺院名茶;江苏洞庭东山的水月院山描所植并制的“水月茶”。安徽黄山松谷庵所产的黄山毛峰、安徽九华山的九华毛峰。徽州松萝庵的松萝茶等,都是产于寺院的名茶。佛教僧人对于茶树的培植直接提高了茶叶的质量,名茶竟出。更加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
茶,早是作为贵族阶层特有的上等饮品,一般民众难以企及,它的广泛普及传播和佛教的僧人有着密切关系。寺院拥有寺产茶田,不用上缴国家税收,不仅可以自产自用,而且经常举行大型的施茶活动。《入唐求法巡札行记》载:“(法会中》设无碍茶饭。十方僧俗尽来吃。”寺僧以茶结缘的情形还大量的出现在唐人的诗歌中,如诗人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茶熟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玉泉之山,旷古未晓,因持之见遗。兼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诗曰“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芽。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全摘应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彻下金沙水。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悠扬喷鼻宿酲散,清菁彻骨烦襟开。”茶可以说是随着佛法的传播而普及的。人们在接受佛教教义的同时,对于寺院生活的方式自然也潜移默化的吸收。据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见闻录》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效仿。遂成风俗。“以茶过道闻于世的日本,原来并不产茶。在唐代日本留学僧人才从中国明州广惠禅寺和宁波天童寺把茶籽常回日本梵释寺种植的。日本第一部《茶经》,,也是由宋代日本禅僧传播佛法过程中所作,对推动日本的社会饮茶起了很大的作用。
[pagebreak]
僧人对茶艺的发展也起过重要作用,他们最早吸取民间方法将茶叶、香料、果料同挂、姜等一起煮饮,并称之为“茶苏”。到了宋代,余杭径山寺还举行“茶宴”和“斗茶”活动,并且发明把嫩芽研成粉未。用开水冲泡的“点茶法”。这些都有助于当时民间饮茶习俗的普及。
从历史的验证和未来的发展来看,佛教与茶的关系都是紧密不可分的,茶助禅功,喝茶是“和尚家风”,而通过饮茶来体悟人生则是茶道的最高境界。
我来评鉴